在三亞市區的西南,是天涯海角游覽區,一段綿延數公里的沙灘。天涯海角景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勝地。
其名字源于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在海濱巨石上題刻的“天涯”,和民國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將軍題寫的“海角”二字,賦予了這片海灘更為深遠的文化內涵。
由此,“天涯海角”石刻,也成為了景區一景,2009年被定為海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沙灘上的“天涯”石刻,由崖州知州程哲題刻于清雍正五年(1727),“海判南天”石刻由欽差苗曹湯題刻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1938年1月8日在崖縣馬嶺舉行六千黎民歃血會盟共赴國難大會,會后,時任第九區保安司令員王毅題刻了“海角”二字。
另有“南天一柱”石刻,由范云梯題刻于宣統元年(1909)。1961年2月,郭沫若游覽天涯海角,題“天涯海角游覽區”七字,鐫于“天涯”石刻東側上端。另有“游天涯海角”詩文三首,勒碑嵌于“天涯海角游覽區”正下方。(瓊46,第二批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寫于2024年5月21日)
本頁圖片、文字、視頻為“烏何有之鄉大樹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搬運或他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