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這是2024年9月25日在柬埔寨磅士卑省拍攝的金港高速公路(無人機照片,圖/新華社)
提起“鐵桿朋友”,中柬關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從政治互信到經貿合作,從醫療援助到區域合作,中柬關系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國家交往,形成了一種“鐵”的友誼。那么,中柬“鐵”到什么程度?這些中柬務實合作的真實故事便是答案。
中柬基建合作,打通發展“大動脈”。基礎設施建設是中柬合作的堅實基石,如同為柬埔寨這片土地編織了一張騰飛的翅膀。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是柬埔寨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宛如一條金色的巨龍,蜿蜒在柬埔寨的大地上,將柬埔寨首都金邊與最大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緊密相連。交通的巨變,不僅縮短了兩地的距離,而且為當地居民通向幸福生活搭建了橋梁,柬埔寨人真里就是其中一位。五年前,真里住在柬埔寨東北部的臘塔納基里省,每月靠洗摩托掙得的一百美元微薄收入艱難維持一家的開支。2022年金港高速路通車后,在中國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真里從零開始學習高速事故處理流程、路產知識、定損明細等專業內容,最終通過考核,進入K26路政巡排大隊擔任路政員至今,收入比五年前翻了幾番,一家人的日子有了盼頭。柬埔寨《高棉時報》評論稱,金港高速的良好運行,將為柬埔寨未來更多高速公路的通車打下基礎,也將為人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總秘書處副秘書長洪宋寧表示,互聯互通會促進經濟要素流動,帶來發展和繁榮,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領域,中國的投入增強了當地民眾的信心,讓他們感到生活更有盼頭。
中柬經貿合作,共筑產業“新鏈條”。中國長期是柬埔寨最大貿易伙伴國和最大投資來源國,兩國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斷深化。以作為中柬務實合作樣板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為例,目前,該經濟特區已吸引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企業入駐,產業覆蓋汽配、光伏、機械等高附加值領域,創造了約3萬個就業崗位。這些企業的入駐,不僅為柬埔寨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還促進了當地產業工人的技能提升。以汽配產業為例,入駐企業帶來了現代化的汽車零部件生產技術與工藝,培養了一批熟練掌握相關技術的柬埔寨工人。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圍繞汽配企業形成了上下游配套產業,如零部件加工、物流配送等,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條。柬埔寨首相洪瑪奈日前表達期待稱,柬方愿同中方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尼亞·占達利斯表示,“西哈努克港經濟區為促進柬埔寨經濟增長和為當地人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做出了貢獻。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與其他‘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一道,在幫助柬埔寨實現其雄心勃勃的目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柬民生合作,澆灌百姓“幸福花”。中柬合作始終聚焦民生福祉,處處體現“以民為本”的溫度。在醫療援助方面,中國援建的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于2022年投入使用,配備先進醫療設備,為柬埔寨患者治病解憂。今年60多歲的柬埔寨人棱薩阮長期受眼神經疾病困擾,在多次嘗試西醫治療無果后,選擇來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找中國醫療隊求助。在詳細了解病情后,中國醫療隊為他制定了針灸結合中藥的治療方案。目前,棱薩阮的病情已明顯緩解,他曾對中國醫生說,“是你們讓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在減貧幫扶方面,中國這些年來在柬埔寨鋪設“友誼路”,挖掘“幸福泉”,打造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達弄村是位于金邊以南的一個貧困村,近年來,在中方相關機構的幫助下,達弄村建設了鄉村道路,村民喝上了清潔飲用水,居住環境顯著改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多次前往中國考察扶貧項目的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評價稱,“中國的精準扶貧取得了巨大成功,積累了豐富經驗。柬中友好扶貧示范村是一個全方位的扶貧建設模式,將為柬埔寨的減貧工作帶來更多啟示。”
從金港高速公路到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從金邊的摩天大樓到鄉村的菌菇大棚,中柬合作的故事寫滿了希望。面向未來,中柬這對鐵桿朋友將繼續攜手,更好地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推動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