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楊爽) 攜一身書香,赴一場春約。讀一首詩詞,領略國學之美。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一場以“最是詩韻能致遠”為主題的詩詞文化盛宴在南京江北圖書館新館上演。
南京江北圖書館供圖
本次主題分享會由南京市婦聯指導、南京江北圖書館聯合多家單位主辦,特邀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徐樹忠現場開講,吸引近80位市民讀者共赴這場穿越千年的詩意對話。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典詩詞不斷凝聚民族思想與文化精神,賦興于漢、詩興于唐、詞盛于宋、曲盛于元,古典詩詞一脈相承,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長城。活動伊始,徐樹忠以“千年回響:詩韻為什么能夠致遠”為引,從歷史縱深切入,剖析詩詞作為中華文明瑰寶的永恒魅力。他表示:“詩詞是跨越時空的對話,短短數行中凝結著古人的哲思、審美與生命智慧,這正是它得以‘致遠’的根基。”
而今,我們為何要讓孩子們去學習這些古詩詞呢?在與現場讀者共同探討中華詩詞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時,徐樹忠從文化傳承、美學浸潤、人生啟迪三大維度展開介紹。
“古詩詞是培養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活教材’,其韻律與意象能潛移默化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民族認同。”作為江蘇省語文教育名家,徐樹忠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指出古詩詞教學對喚醒青少年文化基因的重要價值,并認為“古詩詞是最好的教育”。
談及詩詞中的“音韻之美”與“精神之美”,徐樹忠通過經典詩句解析,揭示詩詞“時空穿透力”的根源是以簡馭繁的意象藝術與情感共鳴;針對現代人精神成長需求,他結合人生每個階段成長痛點,分享如何以詩詞智慧應對挫折,實現“人生困境的詩意突圍”。
現場讀者凝神細聽,沉浸于詩詞的悠遠意境之中。張女士帶著上小學的兒子一同前來,聽完整場分享內容,她表示收獲頗豐,“詩詞文化如同刻刀,既修言,又修心。我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從小讓他多誦讀古詩。今天我和兒子各有所獲,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
以詩育心,以文化人。此次主題分享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文學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平臺,也讓青少年讀者汲取詩歌養分,收獲心靈滋養,并為今年南京江北圖書館“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預熱。
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4月23日下午圖書館還將舉行“名家誦經典·謳歌新時代”閱享江北詩樂朗誦會,屆時有多位國家級藝術名家與新區青年代表同臺朗誦傳世經典,通過多維度、跨媒介的藝術表達,點燃新區全民閱讀的“星星之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