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藍新聞報道,特朗普最新表態,他宣稱1個月內,就會與中國達成協議。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我認為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我認為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特朗普還對記者暗示,他可能愿意降低關稅。“在某個時候,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了,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了。”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連用了三個“我認為”,強調自己對此事擁有極強的信心。難道說特朗普是真有底牌?還是說他是得了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根據他在這場記者會上的發言來看,美國還有底牌的概率性不大。他在會上還表示,他相信可以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并稱與中國將有一份非常好的協議。同時他還指出,他并不擔心歐洲在與華盛頓的貿易分歧中會與中國關系更密切。這種光“打嘴炮”,卻沒有實際行動的做法,很難令人信服。
據悉白宮已就供應鏈問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并已討論成立工作組來應對。工作組成員包括副總統萬斯、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2025年4月2日起,特朗普政府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的政策,主要包含國家層面的“對等關稅”、商品層面的“對等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層面的“對等關稅”。但隨后白宮的政策一天一個樣,特朗普自稱這是靈活應變。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商務部的回應則保持著一貫的審慎。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用"談判仍在進行中"一筆帶過,但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工作層近期保持著每日溝通的機制。一位不愿具名的貿易專家表示:"從技術層面看,主要分歧點的解決方案已經初現輪廓。"特朗普在談話中提到的"其他選擇"引發諸多猜測。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貿易專家威認為,這可能指向此前討論過的"階段性協議"。"部分協議可能帶來短期市場提振,但無助于解決結構性矛盾。"
特朗普一手將關稅拉到頂峰,如今又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這番“滑稽表演”不但引發了國外熱議,連美國網友都不懂特朗普的這波操作。特朗普的此番表現可能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美國3月CPI同比上漲6.8%,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占比升至40%。也就是說,盡管特朗普不愿意承認,但是關稅給美國民眾帶來了巨大影響。另一方面,特朗普現在和他的盟友們接連談判,但是出師不利,在首個談判對象日本這里就吃了閉門羹。
日方負責談判的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資料圖)
而特朗普之所以第一個跟日本談判,旨在利用總統身份的權威性,對日本代表團形成心理震懾。日本作為美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和重要盟友,被選為首個談判對象,其談判結果將直接影響后續國家的談判策略。若日本接受不利條款,其他國家可能被迫效仿,使美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占據優勢。而且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和重要貿易伙伴,若美國成功迫使日本接受不利條款,可能削弱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前景,并間接向中國展示"不妥協的代價"。
但問題是,特朗普的態度一直“前后不一”。一方面,他想通過減稅或者和他國談判來緩和國內企業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又不愿真正做出妥協,生怕一旦姿態太軟,失了“霸主”的面子。然而,中方早已看穿了他的套路。外交部明確表態:如果美方真想談判,就應該停止極限施壓和單邊霸凌的行為。中國的態度很清晰: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也絕不怕打。面對特朗普的“既想要又不愿放手”的糾結操作,中方的態度依舊強硬:“從不吃這一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