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4月22日電(曹丹)“這些物品跟隨我祖父和父親在外漂泊了幾十年,我想應該讓它們回家。”4月22日,浙江近代學者譚獻的曾孫、美籍華人譚熹動情地說。
當日,美籍華人譚熹先生、譚陵女士家傳書畫捐贈儀式在浙江省博物館舉行。此次捐贈的物品中,包含譚獻與友人的往來書信,以及其為官時的記錄等珍貴資料。其中,《復堂先生遺墨冊》《王詒壽楷書贈譚獻官皖中序橫幅》等藏品,經專家鑒定為珍貴文物。
譚獻,浙江杭州人,生于清道光年間,是近代詞人、學者。
“這次捐贈的物品,都是我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的。父親從家鄉輾轉到美國,一路顛沛流離,卻始終將這些物件完好保存。”譚熹希望,這些承載著家族記憶的物品能成為歷史遺產的一部分,“若有人在研究時能從中獲取參考價值,那便實現了它們的價值”。
4月22日,《王詒壽楷書贈譚獻官皖中序橫幅》(局部)。曹丹 攝
捐贈儀式現場,浙江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緩緩展開《王詒壽楷書贈譚獻官皖中序橫幅》,只見黑底之上,金色楷書筆鋒剛勁有力,歷經歲月洗禮,卻保存完好、裝裱精美。
“我從小就不在家鄉,現在年紀越大,就越想回家。”現年70余歲的譚熹借著此次捐獻儀式,第二次踏上故鄉的土地。不同于20多年前的匆匆“路過”,這一回,他帶著夫人,循著祖輩們留下來的筆記,走訪了許多祖輩曾生活過的地方,“雖然已經找不到當時的房子,但我仍想去看一看,尋尋根”。
“浙江省博物館原本就收藏了譚獻相關的內容。此次捐贈,極大地豐富了館藏近現代書畫體系的內容。”浙江省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紀云飛表示,浙江省博物館歡迎海內外華僑華人將“國寶”帶回家,“我們一定會妥善保管、悉心保存捐獻的文物。同時,也計劃舉辦相關展覽,將這些文物整理成冊,將其研究價值發揮到最大”。(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