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小雨,媽媽對不起你,實在是交不起這學費了。”趙阿姨的聲音透過墻壁,低沉而顫抖。
“媽,我不怪您,我可以不上學。”少女啜泣的聲音讓李志明站在門前的手停在了半空。
“1500塊錢,怎么就這么難呢?”那嘆息像一把刀,深深刺入他的心臟。
李志明悄悄退回家中,打開抽屜,看著那剛拿到的獎金信封。他有一個決定要做,一個將在多年后改變他命運的決定...
01
1992年的夏天,格外炎熱。
李志明的襯衫被汗水浸透,貼在瘦削的背上。他拖著疲憊的腳步,走進那棟老舊的單位宿舍樓。水泥墻皮剝落,樓道里彌漫著各家晚飯的氣味。
三居室的小房子里,妻子張蘭正在給五歲的兒子小軍量體溫。
“又燒起來了?”李志明放下飯盒,皺起眉頭。
“38度5,比早上低了點。”張蘭遞給他一杯熱水,“廠里怎么樣?”
“還能怎么樣,馬上要減產了,聽說要裁員。”
這棟樓里住的都是同一家工廠的工人。李志明所在的紡織廠正面臨改制,許多人已經拿了遣散費回家。
他們隔壁住著趙阿姨和她女兒小雨。趙阿姨的丈夫三年前出了車禍,留下母女兩人相依為命。
趙阿姨在食堂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來。小雨是個懂事的孩子,十七歲,瘦瘦小小,眼睛卻很大,總是安靜地出入,背著沉重的書包。
李志明經常能聽到隔壁傳來的聲音——有時是趙阿姨的嘆息,有時是小雨的背書聲,偶爾還有壓低的哭聲。
那個夏天,廠里發了一筆額外獎金,李志明拿到了1800元。這對當時的他們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志明,這錢正好給小軍看病用。”張蘭說。小軍最近經常發燒,已經去了幾次醫院,花了不少錢。
“嗯,我知道。”李志明點點頭。但他的心思卻被另一件事占據著。
那天傍晚,他無意中聽到了隔壁的對話。
“媽,高中錄取通知書來了。”小雨的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欣喜。
“真的嗎?我家小雨真棒!”趙阿姨的聲音先是高興,但很快又低落下來,“可是...”
“學費要1500元,還有書本費、住宿費...”小雨的聲音變小了。
“媽會想辦法的,你放心。”
然后是一陣沉默,接著是趙阿姨壓抑的啜泣聲。
李志明站在門口,手里握著剛發的獎金,心里天人交戰。張蘭已經計劃好了這筆錢的用途——除了給小軍看病,還要添置一些家里必需的東西。
但他實在無法忽視隔壁的困境。
晚上,他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雨聲,怎么也睡不著。身旁的張蘭和小軍已經熟睡,小軍的額頭還有些發燙。
“如果是我的兒子無法上學,該怎么辦?”這個念頭讓他輾轉反側。
最終,他做出了決定。
第二天一早,李志明起床比平時早了一小時。
張蘭還在熟睡,小軍的病也稍見好轉。他輕手輕腳地從柜子深處拿出藏著獎金的信封,數出1500元,又找出一個新信封裝好。
他沒有寫任何字條,只是把錢放進去,封好口。
趙阿姨和往常一樣,天不亮就出門了。小雨通常七點才出門去上課。現在是六點半,正是適合的時機。
李志明站在趙阿姨家門口,心跳如鼓。他看了看走廊,確定沒人,然后迅速彎下腰,把信封從門縫塞了進去。
完成這一切后,他立刻回到自己家,關上門,靠在門上,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這是他第一次做這樣的事,緊張得手心都是汗。
“你起這么早干嘛?”張蘭揉著眼睛從臥室走出來。
“睡不著,想出去走走。”他隨口編了個借口。
那天上班的路上,李志明的心情出奇地好。雖然工廠里的氣氛沉悶,大家都在擔心裁員的事,但他卻感到一種奇怪的滿足感。
下班回家的路上,他故意放慢腳步,想看看趙阿姨和小雨有什么反應。
當他經過他們家門口時,聽到了小雨激動的聲音:“媽,您看,真的有1500元!”
“這是誰放的?沒有名字,沒有字條...”趙阿姨驚訝的聲音中帶著哭腔。
“一定是好心人,媽,我可以上高中了!”
李志明沒有停留,繼續走向自己家門口,但耳邊回響著小雨欣喜的聲音,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當晚,他對張蘭說獎金只有300元,其余的都被廠里扣作了福利費。張蘭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沒多問。
接下來的日子,李志明偶爾會在樓道里遇到小雨。女孩比以前更加陽光了,眼睛里有了神采,看到他時總是禮貌地問好。
他不動聲色地回應,從不表露半點自己就是那個“好心人”的跡象。
趙阿姨有一次專門來感謝過樓里的鄰居,說有人匿名資助了小雨的學費,希望那個人能站出來,她要當面致謝。但李志明只是和其他鄰居一樣,說自己不知情,并為她感到高興。
小雨開始了高中生活,每天早出晚歸,周末也在刻苦學習。李志明有時會在窗口看到她回家的身影,背著沉重的書包,卻步伐輕快。
那種默默付出后的滿足感,是他人生中難得的體驗。
然而好景不長。半年后,紡織廠正式宣布大規模裁員,李志明雖然保住了工作,但工資降了一半。趙阿姨則在第一批被裁員的名單上。
很快,趙阿姨和小雨搬走了,聽說是回老家去了。臨走前,小雨特意來敲門,給小軍帶了一些她不用的課外書,說是感謝鄰居這些年的照顧。
李志明看著女孩清澈的眼睛,差點脫口而出“學費的事不用放在心上”,但最終只是說了句“好好學習”。
他沒想到,這一別,竟是二十年。
0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轉眼間,1992年的夏天已經遠去,時間的河流沖刷掉了許多記憶,卻讓某些瞬間愈發清晰。
李志明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變化。紡織廠最終還是倒閉了,他和張蘭東挪西借,開了一家小超市。小超市地處小區入口,生意還算穩定,足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和小軍的學業。
小軍很爭氣,從小學習就好,中考考上了市重點高中,高考更是超常發揮,被省醫科大學錄取。
“爸,我想學醫。”小軍高考志愿填報前,堅定地對李志明說。
“為什么?”
“記得我小時候經常生病嗎?我想當醫生,幫助那些生病的人。”
李志明笑著摸摸兒子的頭:“好,爸媽支持你。”
這一支持,就是七年。小軍本科畢業后,又讀了三年研究生,專攻心血管外科。
期間,李志明夫婦省吃儉用,把所有積蓄都投入到兒子的教育上。生活雖然辛苦,但看著兒子一步步成長,他們感到一切都值得。
2015年,小軍研究生畢業,進入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工作沒多久,他就在醫院認識了一位護士長,名叫林曉雨。
“爸媽,這是曉雨,我女朋友。”小軍帶著一位文靜的姑娘回家吃飯。
林曉雨溫婉有禮,知書達理,一下子就得到了李志明夫婦的喜愛。
“阿姨,這是我自己做的綠豆糕,希望您喜歡。”林曉雨遞給張蘭一個精致的盒子。
飯桌上,林曉雨說起自己的故事。她出生在一個小城市,母親早逝,父親后來再婚。她從小熱愛醫學,考上護校后,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為醫院的護士長。
李志明覺得這姑娘有些眼熟,但也說不上來在哪見過。也許是因為她那雙明亮的眼睛,讓他想起了什么人。
“對了,曉雨是我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教授的得意門生,王教授對我們的事很支持呢。”小軍笑著補充道。
兩年后,小軍和林曉雨決定結婚。
李志明夫婦自然喜出望外。他們的小超市這些年來生意不錯,攢了一些錢,決定給兒子買套婚房。
“爸媽,房子的事你們不用操心,我和曉雨已經買好了。”小軍拒絕了父母的好意。
“你們哪來那么多錢?”李志明驚訝地問。
“是王教授借給我們的首付,她說等我們有能力再還。”小軍解釋道。
李志明和張蘭面面相覷。這位素未謀面的王教授,為何對他們兒子如此照顧?
婚禮定在五月,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李志明夫婦忙前忙后,張羅著婚禮的各項事宜。
林曉雨的父親已經答應參加婚禮,但關于她的家人,其他信息卻很少。小軍說曉雨不愿多提家事,他也就不好多問。
李志明有時會想起那個叫小雨的鄰居女孩,不知道她現在過得怎么樣,有沒有讀完大學,找到好工作。那筆1500元的學費,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無悔的決定之一。
“爸,王教授說她會來參加我們的婚禮,您一定要好好謝謝她。”婚禮前一天,小軍特意叮囑。
“一定,一定。”李志明點點頭,心中充滿好奇,想見見這位神秘的恩人。
婚禮當天,晴空萬里。
03
五月的陽光格外明媚,照在酒店的玻璃幕墻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李志明穿著一身嶄新的西裝,站在酒店門口迎接賓客。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不時地向前來道賀的親友點頭致意。
張蘭穿著淡紫色的旗袍,頭發精心盤起,顯得格外精神。她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緊張地看著手表。
“新郎的研究生導師來了嗎?”
“還沒有,王教授說她會準時到的。”李志明回答。
酒店大廳里,彩帶和氣球裝點得喜氣洋洋。舞臺上方懸掛著“新婚快樂”的紅色橫幅,兩側是小軍和林曉雨的放大照片。
賓客們陸續到達,禮金和禮物堆滿了簽到處。小軍的同事、朋友,李志明夫婦的親友,都帶著祝福而來。
十點整,婚禮正式開始。
司儀是小軍的大學同學,風趣幽默,一開場就把氣氛調動起來。
“讓我們熱烈歡迎新郎新娘入場!”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軍挽著林曉雨的手,緩緩走向舞臺中央。小軍一身黑色西裝,挺拔俊朗;林曉雨穿著潔白的婚紗,宛如仙子。
李志明看著兒子幸福的樣子,眼眶不禁濕潤了。他的兒子長大了,成家了。那個曾經總是生病的小男孩,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醫生,即將組建自己的家庭。
司儀宣布婚禮流程,先是新人致辭,然后是父母致辭,接著是交換戒指、敬茶等環節。
小軍的聲音有些顫抖:“感謝各位親朋好友來參加我和曉雨的婚禮。特別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的養育之恩讓我健康成長;還要感謝我的導師王教授,沒有她的幫助,我和曉雨可能不會有今天...”
林曉雨接過話筒,聲音溫柔:“感謝小軍的父母,您們養育了這么優秀的兒子。我的親生母親已經不在了,但我相信她在天堂也會為我祝福...”
說到這里,林曉雨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李志明和張蘭坐在臺下第一排,心疼地看著這個即將成為他們兒媳的姑娘。
接下來是李志明的致辭。他站在舞臺上,面對滿廳的親朋好友,一時有些緊張。
“我...我不善言辭。只想說,小軍、曉雨,爸爸祝福你們。人這一生,要懂得感恩,也要學會付出。小軍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曉雨也是個善良的姑娘。希望你們珍惜彼此,白頭偕老。”
簡短的講話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的環節更加溫馨:小軍和林曉雨向李志明夫婦敬茶,表達感謝;交換戒指,許下承諾;切蛋糕,分享甜蜜。
整個婚禮進行得很順利,賓客們時不時發出贊嘆和笑聲。
然而,李志明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他環顧四周,發現還沒見到那位神秘的王教授。
“爸,您別著急,王教授說過她會來的。”小軍看出了父親的心思。
正當李志明想再問些什么時,司儀的聲音響起:“下面,請新娘的父母上臺,與新人合影留念。”
林曉雨的父親,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在親友的攙扶下走上臺。他看起來有些局促,但眼神中充滿了對女兒的愛。
“接下來,有請王教授上臺。”司儀又說。
人群中走出一位端莊優雅的中年女士,約莫四十五歲左右,身著淺藍色旗袍,發髻盤得一絲不茍。她面帶微笑,緩步走向舞臺。
當她的目光掃過臺下時,恰好與李志明四目相對。那一瞬間,李志明感到一陣電流般的震顫。
這雙眼睛,他太熟悉了——那是二十多年前,那個叫小雨的女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