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聲明:本虛擬文章僅為創作產物,不針對特定個人或團體。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你真的要這樣做嗎?”秀珍的眼睛里閃爍著擔憂的淚光,她緊緊握住李偉拿著手機的手腕。
李偉深吸一口氣,看了看身后賓客滿座的婚禮現場,又望向新娘父親緊繃的面孔。
“別擔心,相信我,這或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了。”
他輕聲說道,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點擊了直播按鈕。
紅點閃爍,一場意料之外的婚禮直播就此開始,沒人能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01
初春的北京,空氣中還帶著一絲寒意。李偉裹緊了夾克,快步走進“平壤味道”餐廳。
作為一家開在中關村附近的朝鮮餐廳,這里成了他加班后的常去之處。
推開門的瞬間,暖氣和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讓他舒適地松了口氣。
“歡迎光臨!”一個輕柔而帶著異國口音的聲音傳來。李偉抬頭,看見一位身著朝鮮傳統服飾的年輕女服務員正微笑著向他鞠躬。
她的笑容溫暖而靦腆,黑發整齊地扎成一個低馬尾,眼神清澈而帶著一絲好奇。
“還是老位置嗎?”她用略帶口音的中文問道。
李偉點點頭,跟著她走向靠窗的角落位置。他注意到,她走路的姿勢優雅而輕盈,像是在跳舞一般。
這是他第一次被這位服務員吸引,盡管他已經來這家餐廳很多次了。
“請問需要點什么?”她拿出小本子,筆尖輕輕點在紙上。
“冷面,還有一份泡菜。”李偉合上菜單,突然問道,“你是新來的嗎?我以前沒見過你。”
女孩歪了歪頭,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我上個月才來,以前都在后廚幫忙。”她的中文說得緩慢但清晰,像是在認真對待每一個字。
“我叫李偉,”他主動伸出手,“經常來這里吃飯。”
“我是秀珍,”女孩輕輕握了一下他的手,迅速收回,“金秀珍。”
就這樣,一個普通的點餐對話,成為了他們故事的開始。
李偉是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程序員,28歲的年紀,在北京這座城市已經打拼了六年。
作為公司的元老級員工,他的工作穩定,收入可觀,但長期的加班和壓力讓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回家休息,幾乎沒有其他色彩。
而金秀珍則是通過特殊渠道來到中國的朝鮮姑娘,在親戚的介紹下來到這家餐廳工作。
25歲的她,懷揣著對新生活的憧憬和恐懼,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小心翼翼地生活著。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偉幾乎每天都會去“平壤味道”吃晚餐。
起初,他只是想多了解一些關于這個神秘國家的姑娘的故事。但隨著交流的深入,他發現自己被她的純真和堅強所吸引。
“在朝鮮,我們的生活很不一樣,”一天晚上,秀珍下班后,李偉主動提出送她回家,路上她緩緩講述著自己的過去,“從小我就夢想著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但那對我們來說太難了。”
李偉靜靜地聽著,看著路燈下秀珍的側臉,心中泛起一絲憐惜:“現在你實現夢想了,在北京,你可以看到很多新事物。”
秀珍笑了,眼睛里閃爍著光芒:“是的,這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奇。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車,還有...”她指了指李偉手中的智能手機,“這些神奇的小盒子,可以連接整個世界。”
李偉忍不住笑了:“你想學用手機嗎?我可以教你。”
就這樣,手機使用課程成為了他們約會的開始。
從最基本的撥打電話、發送短信,到使用微信、瀏覽網頁,李偉耐心地教授著,而秀珍則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
“你學得真快,”李偉贊嘆道,看著秀珍熟練地操作著手機應用。
“因為有個好老師,”秀珍狡黠地眨眨眼,這種輕松的互動讓兩人的關系迅速升溫。
隨著交往的深入,李偉也了解到了秀珍來中國的艱辛歷程。
她從小在朝鮮一個普通家庭長大,父親是工廠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生活雖然簡樸,但在父母的保護下,她度過了相對平靜的童年。
“我父親很嚴厲,但他對我們的愛毋庸置疑,”秀珍說起父親時,眼神中混合著敬畏和依戀,“他希望我能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所以當親戚提出可以幫我來中國工作時,他雖然擔心但還是同意了。”
李偉能感受到秀珍對家人的思念,也更加珍視這段跨越國界的感情。他開始學習簡單的朝鮮語,了解朝鮮的文化習俗,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秀珍的世界。
02
六個月后,在一個普通的周末,李偉帶秀珍去了頤和園。秋日的陽光灑在昆明湖上,波光粼粼。兩人租了一艘小船,劃到湖心。
“秀珍,”李偉停下劃槳,認真地看著對面的姑娘,“這半年來,因為有你,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了。”
秀珍微微低頭,臉頰泛起紅暈,但嘴角掛著掩不住的笑意。
“我想和你共度余生,”李偉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盒子,打開,里面是一枚簡單但精致的鉆戒,“嫁給我,好嗎?”
秀珍的眼眶瞬間濕潤了,她用力點頭:“好,我愿意。”
就在湖心的小船上,在秋日的陽光下,他們許下了共同的承諾。
訂婚后,兩人開始著手準備婚禮。作為程序員,李偉的收入足以支撐一場體面的婚禮,但他們決定尊重彼此的文化傳統,融合中朝兩國的婚俗。
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秀珍的父母來中國參加婚禮。經過復雜的申請和等待過程,終于在婚禮前一周,金先生和妻子抵達了北京。
金先生是一個身材魁梧、表情嚴肅的中年男人。盡管已經六十多歲,但他的背脊依舊挺直,目光銳利。初次見面時,李偉能明顯感受到未來岳父的審視和警惕。
“你就是李偉?”金先生用朝鮮語說道,秀珍在一旁翻譯。
“是的,叔叔。”李偉恭敬地鞠躬,用剛學會的朝鮮語問候。
金先生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然保持著距離:“我女兒說你對她很好,希望這是真的。”
李偉誠懇地點頭:“我會用一生來證明這一點。”
秀珍的母親則是一位溫和的女性,看得出秀珍的溫柔和善良都遺傳自她。初次見面時,她就親切地拉著李偉的手,用簡單的中文表達了對這門婚事的祝福。
為了讓金先生夫婦感到舒適,李偉特意在酒店附近租了一套公寓供他們居住,并且每天都安排好行程,帶他們游覽北京的名勝古跡。
金先生對中國的高樓大廈和現代化設施表現出了驚訝和贊嘆,但更多時候,他會沉默地觀察,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晚上,當他們回到公寓時,金先生常常會問一些關于李偉工作和家庭的問題,仿佛在評估這個將要成為女婿的年輕人是否值得托付自己的女兒。
婚禮前三天,李偉的父母也從老家趕來北京。兩家人的第一次會面比預想的要順利。
盡管語言不通,但在秀珍和李偉的翻譯下,兩家人很快找到了共同話題——對子女的關愛和對未來的期許。
李偉的父親是一位退休教師,溫文爾雅;母親則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家庭主婦,善良熱情。
他們對這門跨國婚姻雖有擔憂,但看到兒子的堅定和幸福,也都給予了支持。
“秀珍這孩子很懂事,也很有禮貌,”李母私下對兒子說,“媽媽相信你的眼光。”
李偉感激地擁抱了母親,心中的最后一絲忐忑也煙消云散。
婚禮前一天晚上,按照中國傳統,兩家人共進晚餐,氛圍融洽。金先生甚至破天荒地舉杯敬李偉:“希望你能給我女兒幸福。”
李偉鄭重地回敬:“我保證。”
沒人想到,這平靜的表面下,即將掀起一場風波。
婚禮當天清晨,北京的天空格外晴朗,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房間,為這個特別的日子增添了幾分祥和。
李偉早早起床,穿上精心準備的西裝,對著鏡子反復整理領帶和頭發。今天,他將迎娶自己深愛的姑娘,開始人生的新篇章。
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是伴郎小王打來的。
“老李,出事了!”小王的聲音聽起來異常緊張。
李偉心頭一緊:“怎么了?”
“你岳父說要十萬元改口費,否則不讓秀珍出門!”
“什么?”李偉愣住了,“十萬?不是說好給一萬的嗎?”
“對啊,但他今早突然改口了,說朝鮮傳統就是這樣,女兒出嫁要給足夠的禮金才能改口叫你女婿。現在秀珍在哭,酒店這邊的婚禮籌備人員也不知所措。”
李偉的心沉了下去。在中國傳統中,“改口費”是一種象征性的禮金,新郎給岳父母,象征著從此以“爸媽”相稱的新關系。一般來說,這個數額并不大,往往是一個吉利的數字,如8888元或9999元。而十萬元,這顯然超出了正常范圍。
“我馬上過去。”李偉掛斷電話,匆忙出門。
到達酒店時,現場已經一片混亂。秀珍穿著白色婚紗,坐在化妝間的角落,眼妝已經被淚水浸濕。她的母親站在一旁,神色尷尬而無奈。
“發生什么事了?”李偉跑到秀珍身邊,握住她的手。
“對不起,李偉,”秀珍抽泣著,“我也不知道父親為什么突然要這么多錢。我已經和他解釋了中國的習俗,但他不聽...”
李偉安撫地拍拍她的肩膀:“別擔心,我去和金叔叔談談。”
03
金先生正坐在酒店大堂的沙發上,面無表情地喝著茶。
看到李偉走近,他放下茶杯,直截了當地說:“李偉,你是個好孩子,但在我們朝鮮,女兒出嫁,父親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十萬元,這是我的底線。”
李偉盡量保持冷靜:“金叔叔,我理解您的心情,但這個數額實在太突然了。我們之前商量好的是一萬元,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您早些提出,我或許能想辦法...”
金先生打斷他:“一個月前我就告訴秀珍了,只是她可能沒告訴你。”他的眼睛直視李偉,“如果你真的愛我女兒,這點錢應該不是問題。”
李偉感到一陣困惑和失落。秀珍并沒有向他提起過這件事,這讓他不禁懷疑是否還有其他被隱瞞的事情。
但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婚禮馬上就要開始,賓客已經陸續到達。
“金叔叔,我現在手頭只有三萬元現金,”李偉誠實地說,“剩下的錢需要時間籌集。婚禮之后,我可以...”
金先生搖頭:“不行,必須在婚禮前解決。這是原則問題。”
李偉的父母得知情況后,也趕了過來。一向溫和的李父此時臉色鐵青:“這不合理!我們中國的改口費從來沒有這么多。這分明是趁火打劫!”
金先生聞言站起身,語氣嚴厲:“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女兒嫁給你們家是你們的福氣!在我們朝鮮,女婿要付足夠的聘禮才能證明他的誠意和能力!”
局勢迅速緊張起來,兩位父親針鋒相對,眼看就要爆發更激烈的爭執。李偉趕緊上前勸阻:“爸,金叔叔,今天是喜慶的日子,請不要爭吵。”
“爸,求您了,”秀珍也淚流滿面地懇求父親,“我愛李偉,不要因為錢的事情毀了我們的婚禮。”
金先生看了女兒一眼,語氣稍緩:“我這是為了你好。如果他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將來怎么給你幸福?”
李偉的母親此時也走上前來:“金先生,我們理解您對女兒的愛和擔憂。但是今天是孩子們的大喜日子,賓客們都已經到齊,婚禮馬上就要開始了。錢的事情,能不能婚禮后再商量?”
金先生固執地搖頭:“不行,必須現在解決。”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距離婚禮正式開始只剩下不到一小時。李偉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挫折感。
他看了看手機,銀行賬戶里有六萬多元,加上手頭的三萬,總共接近十萬,但還是差一點。
“李偉,”小王突然湊過來,低聲說,“要不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