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從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于4月4日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陜西省黃帝陵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則于4月1日正式施行,黃帝陵保護將進入法治化新階段。
發布會現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一處處長趙虹表示,推進黃帝陵保護立法工作,是進一步規范祭祀活動,傳播黃帝文化,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整體性和系統性保護的重要舉措。為此,《條例》經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全票表決通過,共五章三十一條,自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據趙虹介紹,與以往文物類立法不同的是,《條例》在明確文物保護的同時,注重彰顯黃帝陵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推動文物保護、文化繁榮和文明傳承。
圖為航拍的黃帝手植柏。(資料圖)
同時,《條例》擴展了黃帝陵的保護對象,構建了涵蓋文物遺跡遺存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與自然環境等多維度保護體系。在保護文物本體的同時,將保護區域內以黃帝手植柏、保生柏為代表的橋山古柏群等古樹名木、黃帝陵祭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周邊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列為保護對象。
《條例》還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的創新利用,鼓勵打造黃帝陵文化旅游IP,開發黃帝陵主題文創產品,促進文化與產業融合,并以“負面清單”形式明確列舉了保護范圍內的禁止行為和相應的法律責任。
“《陜西省黃帝陵保護條例》的制定首次將黃帝陵的保護提升至法治化高度。對加強黃帝陵的保護、管理和文化傳承利用,彰顯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具有里程碑意義。”趙虹說。
今年公祭典禮呈現五大特點
3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籌備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馮浩斌介紹,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于4月4日(清明節)9時50分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隆重舉行。
今年公祭典禮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主題,共有九項儀程,分別是全體肅立、擊鼓鳴鐘;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龍飛中華;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種植橋山柏。
馮浩斌介紹,今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呈現五大特點。
一是活動內涵進一步深化。今年公祭典禮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主旨,秉承最高祭禮規格,將“典前序禮”與“公祭典禮”融為一體,對敬獻花籃、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等環節組織工作進行優化,典禮將更具神圣感、禮儀感和人文內涵。
二是嘉賓邀請更具代表性。重點邀請港澳臺僑等海內外華人華僑代表等各方面賓客約350人參加典禮,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將邀請更多臺灣方面代表。
三是參與形式更加多元化。今年的典禮將現場祭祀與網絡祭祀相結合,優化提升了“中華云祭祖”功能板塊和操作界面,讓用戶在互動中進一步了解黃帝陵祭祀文化。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現場內外同祭,讓更多中華兒女參與公祭。
四是更加突出青少年愛國教育。在典禮期間,還策劃了“我心中的黃帝陵”青少年書畫活動,本次活動將走出陜西,面向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全國中小學生發起作品征集,在啟動儀式現場將展示往屆優秀作品、舉行贈畫儀式,并組織300名青少年共繪黃帝文化主題百米長卷。
五是典禮更加注重規范節儉。嚴控活動規模,加強經費監管,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活動莊嚴神圣、務實節儉。
(圖文來源于“中新網、華商網”,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