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郴州,一場持續近一年的“姓名改造計劃”引發全網圍觀。00后小伙朱云飛(現用名朱咸寧)用三次改名申請引發網友熱議,更驚動官媒發文點評,從朱雀玄武到敕令加身,再到沖擊“周天紫微大帝”神位,最終卻在行政駁回與家人壓力下,小伙將名字改回充滿煙火氣的“朱咸寧”。
去年5月,朱云飛首次走進派出所戶籍科。因嫌棄原名“太普通”“重名多”他效仿游戲ID,將姓名改為“朱雀玄武”。這個融合四象神獸的名字,讓他在社交平臺收獲第一波關注,卻也埋下隱患——快遞員常因名字拗口拒收包裹,同事調侃他“該去道觀入職”。
2025年1月,他再度出手,在姓名中嵌入“敕令”二字。這個道教符箓中的指令詞匯,讓他的身份證變成“朱雀玄武敕令”。家人率先反對,父親怒斥:你當自己是皇帝詔書?但朱云飛沉迷于這種“名字即結界”的儀式感,甚至計劃將“敕令”紋在手臂。
2025年4月16日。他通過湖南政務服務網提交第三次改名申請,目標直指“周天紫微大帝”。在申請理由欄,他寫道:“隨母姓周,紫微大帝乃星宿之主,加‘大帝’顯尊貴。”這份申請最終以“存在敏感性,違背公序良俗”被駁回。
朱云飛的改名之路,實質是踩著《民法典》的紅線跳舞。根據第1012條,公民享有姓名權,但第1015條同時規定,姓名“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法律界人士指出:“朱雀玄武雖屬傳統文化符號,但‘敕令’‘大帝’等詞已超出普通姓名范疇,容易引發宗教聯想或權力誤解。”
更微妙的是文化語境的錯位。紫微大帝在道教中確為四御之一,掌管天經地緯,但將其作為姓名,無異于將神壇供奉搬到身份證上。網友神評論:“下次是不是要申請‘玉皇大帝’?直接宇宙戶口。”
朱云飛第四次提交改名申請,目標鎖定“朱咸寧”。這個看似平庸的名字,卻得到家人罕見支持。父親在鏡頭前老淚縱橫:這三個字,終于像個正常人的名字了。從“朱雀玄武”的張揚到“朱咸寧”的樸素,折射出00后整頓姓名權的邊界在哪里。
輿論場呈現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這是“用腳投票反抗姓名內卷”,反對者斥責其“浪費行政資源”。但更深層的矛盾在于:當個體試圖通過姓名重構身份認同,法律與社會文化該保持多大彈性?朱云飛的案例證明,姓名權不是無限游戲,它需要在個人表達與公共秩序間找到支點。
以后,“朱咸寧”的快遞再無滯留,但這場改名事件留下的思考仍在延續。或許正如某網友所言:“與其在姓名上封神,不如在現實里勤奮。”當00后用姓名挑戰傳統時,他們真正渴望的,或許是一個更包容、更多元的自我表達空間。而法律與文化的雙重規訓,則像兩道隱形的堤壩,既防止姓名成為洪水猛獸,也守護著社會認知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