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廣西紀檢監(jiān)察網的一則通報瞬間刷屏: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原一級巡視員嚴伯貴被查!這個曾帶著群眾開山拓路的"改革闖將",終究沒能逃過反腐鐵拳。此刻距離中央巡視組進駐廣西才11天,這場"打虎風暴"來得又快又猛,看得老百姓直拍手叫好。
要說嚴伯貴這個人,絕對算得上官場"戲精"。早年在岑溪當書記時,他可是個"土地魔術師"——上面只給批了55公頃指標,硬是讓他倒騰出800多畝地搞建設。當時媒體把他夸得跟朵花似的,誰曾想十年后,這位"解題高手"竟把自己解進了紀委審查室。
時間倒回2012年,岑溪的發(fā)展就像被卡住脖子的鴨子。嚴伯貴帶著干部跑斷腿、磨破嘴,愣是從自治區(qū)要來了政策,把荒山坡地整成了工業(yè)園。老百姓至今記得,他站在南環(huán)公路工地上喊的那嗓子:"沒有條件就創(chuàng)造條!"
可誰能想到,這個帶著殘疾人辦廠、搞感恩教育的"暖心書記",背地里卻在土地審批上玩起了"魔術戲法"。知情人士透露,當年他力推的"閑置土地回收",早被某些企業(yè)當成了"保護費繳納指南"。就像網友說的:"當年他帶我們開荒,現在自己卻成了'荒地'。"
看看隔壁防城港的李延強,也是從名校才子墮落成"老板代言人";再看柳鋼的潘世慶,接任時喊著"刮骨療毒",自己卻成了新禍害。這些案例像照妖鏡,照出了某些"能吏"的真面目——他們確實能干,但干著干著就把公權力當成了私人ATM。
最近廣西搞的"清廉賬戶"挺有意思,6月30日前主動交代可從寬處理。可嚴伯貴偏偏選了條死胡同,這讓我想起南寧師范大學李豐生的結局——62歲的教授書記,退休一年照樣被查。看來反腐這柄劍,從來不管你是站著還是躺著。
有人說:"嚴伯貴好歹干過實事,就不能功過相抵?"這話聽著在理,可細想就嚇人。當年他要是真在土地審批上動了手腳,那些"被調整"的地塊背后,說不定就藏著老百姓的眼淚。就像去年查處的王代玉,拿著開發(fā)商送的房子搞"私人會所",打牌吃喝樣樣精通——這樣的"功績",我們寧可不要!
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么這些"能吏"總在關鍵崗位栽跟頭?是監(jiān)督缺失,還是人性使然?看看陳一平吧,退休四年照樣被揪出來,潘世慶接任時前任剛坐牢,這官場"前腐后繼"的怪圈,光靠查人就能打破嗎?
各位老鐵,你們怎么看?要是你手握重權,能保證十年二十年不迷眼嗎?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