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揮舞“核大棒”后,英國第一個“認慫”,法國也想與俄恢復關系。
據重慶日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可能放棄向烏克蘭大規模派遣士兵的計劃,原因是此舉被認為“風險太高”。對此,英國防部發言人回應稱,這只是猜測。
其實,就在不久前,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公開“放狠話”,稱如果西方軍隊出現在烏克蘭,可能導致俄羅斯與北約的直接對抗,并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俄羅斯遭到侵略,俄軍不排除動用核武器。紹伊古的警告,最后一句話是關鍵。
有消息稱,西方國家派出大量軍事教官,計劃前往烏克蘭西部地區培訓烏克蘭軍隊。此外,英法主張西方武器正“源源不斷”進入烏克蘭。從這兩件事來看,西方仍然對于插手烏克蘭局勢不死心。
所以說,俄烏沖突要想盡快結束,并沒有這么簡單。英法當前的方向,似乎更加強調“軟支援”:包括加大武器支持,加快烏克蘭軍隊體系的重建,以及提升烏克蘭海空防御能力等等。
可以看出,在俄方發出“核警告”后,英國第一個“認慫”了,曾經對烏克蘭許下的承諾,也全部作廢。而隨著英方的退出,法國“獨木難支”,西方所謂的“自愿聯盟”在事實上已經破產了。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法國的一個舉動引發外界熱議。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透露,巴黎方面正在私下討論,關于恢復對俄關系的議題。拉夫羅夫表示,許多法國官員正在附和百萬法國民眾的意見,他們不愿意為了支持烏克蘭,而放棄與俄羅斯的友誼。
這樣一來,局勢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英國放棄出兵烏克蘭,法國想要與俄羅斯修復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美國干涉的歐洲還是“散沙一盤”。不過還有媒體認為,英法并未完全放棄軍事選項。盡管不再考慮出兵烏克蘭,但他們近期換了一種思路,重新審視對烏援助的重心。
在此之前,英國和法國主導建立所謂“志愿聯盟”,目的是為了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并制定有關結束俄烏沖突的計劃。然而,俄羅斯一直對此事表示強烈反對,稱西方軍隊不能以任何借口出現在烏克蘭。
對于歐洲來說,這反映出他們一直以來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恐懼俄羅斯強大的武力,比如核武器等等。另一方面,又無法收起自己的“野心”,總想要試探底線。盡管英法仍在想辦法提升烏克蘭的武力,但就目前來看,西方國家普遍已將避免與俄方“擦槍走火”視為首要考量。據悉,這種“軟支援”的模式,能夠增強烏克蘭的中長期作戰能力,使其在未來沖突走向中保持戰略主動。
總而言之,隨著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并開始在單邊霸權主義道路上狂奔,如何在俄烏局勢上保持戰略平衡,這道“選擇題”,需要歐洲仔細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