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根據資料改編,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本文旨在宣揚正義,杜絕犯罪發生,并無不良導向,請理性閱讀!
“媽,您每月有退休金8000,岳母一分錢沒有,您幫忙還一下房貸怎么了?”李明不滿的對母親李秀英說道。
李秀英聽完兒子的話如墜冰窟。
十五年來,她照顧兒子一家三口,家里的日常開支也是她出。
沒想到兒子卻要給岳母買100萬的房子,還要用她的退休金來還房貸。
這一瞬間,李秀英突然清醒了……
01日常
每天清晨五點,李秀英的鬧鐘準時響起。
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十五年,即使是寒冬臘月,即使她已經年過六旬,即使膝蓋疼痛在陰雨天氣尤為明顯。
窗外天色還暗,她輕手輕腳地起床,摸黑來到廚房,熟練地開始準備三代人的早餐。粥要熬得綿軟,雞蛋要煮得半生熟——孫子李小寶喜歡蘸著醬油吃,面包要輕微烤一下——兒媳婦王麗只吃全麥的,咖啡要磨得夠細——兒子李明總是抱怨不夠濃。
六點半,她輕輕推開孫子的房門:"小寶,起床了,奶奶做好早飯了。"
十五歲的李小寶揉著眼睛坐起身:"奶奶,再讓我睡五分鐘嘛。"
"不行,今天有早自習,再睡就要遲到了。"李秀英溫柔而堅定地說,同時把準備好的校服放在床邊,"快點,奶奶等你吃早飯。"
等孫子洗漱完,用餐區已經擺好了精致的早餐。
李秀英看了看掛鐘,又看了看緊閉的主臥房門,輕聲對孫子說:"你爸媽可能昨晚又加班到很晚,你小聲點,別吵醒他們。"
小寶點點頭,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抓起書包準備出門。李秀英連忙拿起自己的外套跟上去:"等等奶奶,我送你。"
"奶奶,我都初三了,自己去學校就行。"小寶有些不情愿。
"不行,路上車多,奶奶不放心。再說學校離公交站還有一段距離,我送你到校門口。"
每天清晨的這段路程,是李秀英一天中最珍視的時光。
走在上學路上,孫子會跟她分享學校里的趣事、最近讀的書、喜歡的游戲。
她總是認真傾聽,偶爾提供一些來自老教師的建議。
送完孫子,李秀英匆匆趕回家,收拾好餐桌,準備開始一天的家務。剛打開洗衣機,主臥的門終于開了。
"媽,水壺里還有熱水嗎?"兒子李明邊系領帶邊問道,聲音里沒有一絲問候的溫度。
"有的,剛燒的。"李秀英趕緊走到廚房,"要不要再煎個荷包蛋?很快的。"
"不用了,來不及了。"李明瞥了一眼餐桌,"小寶呢?"
"已經送去學校了。"
李明點點頭,倒了杯咖啡就匆匆出門,連句"辛苦了"都沒有。
緊接著,兒媳婦王麗也起床了。
她看了看廚房,隨意地說:"媽,我今天不吃早飯了,要減肥。中午我約了閨蜜吃飯,晚上我和你兒子有個飯局,您別等我們了。"
李秀英微笑著應了一聲,目送兒媳婦離開。家里又只剩下她一個人。
收拾完所有家務,李秀英坐在沙發上稍作休息。
茶幾上放著一張她和孫子的合影,那是小寶剛上小學時拍的。
照片里,她正俯身為孫子整理書包,臉上滿是慈愛的笑容。
那一年,小寶只有六歲,剛上小學沒多久就得了重感冒,高燒不退。
李明和王麗都在外地出差,只有她徹夜不眠地守在孫子床邊,一遍遍地為他擦汗、量體溫、喂藥。
那三天三夜,她幾乎沒合眼,直到孩子退燒,她才敢稍微放松。
"那時候他們忙事業,我能理解。"李秀英自言自語地說,手指輕輕撫過照片,"現在小寶長大了,我也老了。"
下午三點,又到了接孫子放學的時間。
李秀英準時出現在校門口,遠遠地看見孫子和同學有說有笑地走出來。
"奶奶!"小寶招手,臉上帶著少年特有的陽光笑容。
回家路上,小寶興高采烈地講述著今天物理課上自己回答問題得到老師表揚的事。李秀英認真聽著,心里滿是驕傲。
"奶奶,明天周末,我們去公園玩好不好?就我們倆。"小寶突然提議。
李秀英眼睛一亮:"好啊,奶奶給你做好吃的帶著。"
然而回到家,李明的一通電話打破了這個計劃。
"媽,明天我和小麗要去看看丈母娘,您得在家等著送小寶去補習班。"電話那頭,李明的語氣不容置疑。
李秀英握著電話的手微微發抖:"可是我和小寶約好了明天..."
"什么約好了?小寶學習重要還是玩重要?"李明的語氣變得嚴厲,"初三了,每個周末都得補課,您別總慣著他。"
掛了電話,李秀英看向滿臉失望的孫子,勉強擠出一個微笑:"奶奶下次陪你去,好嗎?"
晚上,家里又只剩下她和孫子兩人。李秀英做了一桌孫子愛吃的菜,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心中既欣慰又辛酸。
飯后,她正在廚房洗碗,聽見客廳傳來孫子的聲音:"奶奶,您的腰還疼嗎?"
李秀英連忙擦干手走出去:"不疼了,奶奶挺好的。"
"可我看您彎腰時老皺眉頭。"小寶擔憂地說,"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不用,老毛病了。"李秀英輕描淡寫地回答,沒提上個月她偷偷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她減輕家務負擔、定期理療的事。
她更沒提自己每月8000元的退休金,有三分之二都貼補了這個家的開銷。
盡管兒子和兒媳都有工作,但家里的大部分日常支出,從孫子的補習費到家里的水電煤氣,甚至有時候兒子兒媳的零花,都不知不覺成了她的責任。
02對比
周末一早,李秀英就被電話鈴聲驚醒。拿起手機一看,是兒子。
"媽,我們已經在岳母家了,您記得九點準時送小寶去補習班。"李明的聲音聽起來格外愉快,背景音里還傳來女人的笑聲。
"知道了。"李秀英應著,忽然聽到電話那頭傳來張桂芝——她兒媳婦的母親的聲音:"阿明,快來嘗嘗這湯,我特意給你燉的!"
李明立刻回應:"來了,媽!"聲音里滿是期待和親昵,與剛才對李秀英說話時的冷淡形成鮮明對比。
掛斷電話,李秀英站在床前,回想起上周日的家庭聚餐。
那天,張桂芝也在場,一頓飯下來,李明對岳母噓寒問暖,甚至親自下廚做了幾道菜,而對自己的母親卻視若無睹。
"您退休金有八千呢,日子多舒坦啊。"席間,張桂芝笑瞇瞇地說,"我們這些沒退休金的老人家,只能靠孩子了。"
李明立刻接話:"是啊,我媽每月有固定收入,生活無憂。桂芝媽沒有退休金,我們得多照顧照顧。"
那一刻,李秀英感到一陣刺痛。
她想說自己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補貼了這個家,想說自己每天起早貪黑照顧孫子、操持家務,但最終,她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奶奶,我好了。"孫子的聲音把李秀英拉回現實。
一路上,李秀英心事重重,連孫子說了什么都沒聽清。
送完孫子,她突然不想馬上回家,而是轉向了社區公園。
公園里,她遠遠看見了老同事趙大媽。
兩人同在一所中學教書,退休后住在同一個小區,關系一直很好。
"秀英,今天怎么有空來公園?"趙大媽熱情地招呼她。
李秀英勉強笑了笑:"送完孫子,想出來走走。"
"聽說你那寶貝孫子馬上要中考了?"趙大媽邊走邊問。
"是啊,初三了,學習壓力挺大的。"
趙大媽嘆了口氣:"你這十幾年,風里雨里接送孩子,真是辛苦了。我記得他小時候生病,你在醫院守了好幾天,人都瘦了一圈。"
李秀英擺擺手:"都是應該的。"
"你那兒子兒媳,也該體諒體諒你了。你每月退休金都貼補家用,還整天忙里忙外的。"趙大媽有些心疼地說。
李秀英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大妹子,你說我兒子為什么對我和他岳母態度差這么多?"
趙大媽停下腳步,直視李秀英的眼睛:"你真想知道?"
"說來聽聽。"
"因為你太好說話了,什么都依著他們。"趙大媽直言不諱,"你想啊,你有退休金,還照顧孫子,替他們省了請保姆的錢;你每月貼補家用,替他們減輕經濟負擔;你從不提要求,從不抱怨,在他們眼里,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李秀英低下頭,手指不自覺地絞在一起。
"而你兒媳婦的母親呢?"趙大媽繼續說,"她雖然沒退休金,但有三個兒女輪流贍養,日子過得比你還滋潤。關鍵是她會'要',會讓兒女心疼,你兒子自然就對她另眼相看了。"
李秀英沉默許久,才低聲說:"我不想讓孩子們為難。"
"秀英啊,你這不是不讓他們為難,是在慣他們!"趙大媽有些激動,"咱們辛苦一輩子,不是為了老了還受氣的。你得讓他們知道你的付出,尊重你的勞動。"
回家路上,李秀英一直在思考趙大媽的話。
她不由回想起兒子大學畢業時,她賣掉一處小產業,貼了五萬塊給兒子付首付買的婚房;想起孫子出生后,她提前辦理退休,全職帶孫子;想起這十五年來,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給了這個家,卻換來了什么?
走到家門口,她突然聽到鄰居王太太和另一個鄰居的對話。
"你知道李明要給岳母買房的事嗎?"
"真的假的?他媽媽不是一直幫他帶孩子照顧家嗎?"
"就是啊,聽說花了不少錢呢,還特意選在學區房附近..."
李秀英站在原地,如遭雷擊。
03買房
這一晚,李秀英輾轉難眠。兒子竟然要給岳母買房子?為什么自己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第二天早上,她依然像往常一樣準備早餐,但心不在焉,差點把雞蛋煎糊了。
李明和王麗回來得很晚,兩人臉上都帶著掩飾不住的喜色。
趁著兒媳去洗漱的空擋,李秀英鼓起勇氣問道:"阿明,最近工作忙不忙?"
"還行吧,怎么了?"李明心不在焉地回答,眼睛盯著手機。
"我聽說...你要給麗麗媽媽買房子?"李秀英小心翼翼地問。
李明的臉色瞬間變了,抬起頭警惕地看著母親:"您聽誰說的?"
"鄰居們都在議論..."
"嗨,您別聽他們瞎說。"李明敷衍地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對了媽,能借我看看您的銀行卡嗎?我想查一下退休金發放日期。"
李秀英有些疑惑,但還是從抽屜里拿出銀行卡遞給了兒子。李明接過卡,起身走向書房:"我查一下就還您。"
李秀英站在原地,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她輕手輕腳地走向書房,門虛掩著,能看到李明正在電腦前操作著什么。
"余額八萬三千六百四十七元..."李明小聲嘀咕著,隨后拿出手機拍了照。
李秀英的心猛地一沉。那是她這些年來省吃儉用存下的一點積蓄,原本打算留著養老和應急用的。兒子為什么要查她的存款?
接下來的幾天,李秀英開始留心觀察家里的情況。
她發現兒子和兒媳經常低聲密談,一見她靠近就立刻換話題;她的銀行卡被歸還后,李明對她的態度似乎更冷淡了;最反常的是,李明和王麗開始頻繁外出,說是看房子。
一天晚上,趁著家人都睡了,李秀英偷偷查看了兒子隨手放在茶幾上的手機。屏幕上的信息讓她心如刀絞:
"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剩下貸款70萬,月供大概4500..."
"你媽存款有8萬多,退休金每月8000,完全能幫上忙..."
"...老人家一個人住太空,不如讓她幫我們還房貸..."
李秀英顫抖著放下手機,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原來兒子不但要給岳母買房,還打算讓她出錢幫忙!
第二天,李秀英獨自去了銀行,將存款轉移到一張新卡上,并更改了密碼?;丶衣飞?,她經過一家房產中介,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看著櫥窗里的出租信息。
"阿姨,看房子嗎?"一個年輕的中介小伙熱情地迎上來。
李秀英微微搖頭:"就是看看小區里有沒有便宜的單身公寓出租。"
"有啊,一室一廳的,月租1500,水電煤另算。"小伙子遞給她一張名片,"有需要隨時聯系我。"
李秀英收下名片,心里已經有了計劃。
周末,李明提議全家一起吃頓飯,還特意邀請了張桂芝。席間,李明頻頻給妻子使眼色,似乎在醞釀著什么。
"今天我有個好消息要宣布。"等菜上齊后,李明站起來,語氣鄭重,"我決定給岳母買一套房子,就在學區附近,環境特別好。"
張桂芝裝作驚訝的樣子:"???這怎么行,太貴了!"
"媽,您就別推辭了。"李明滿臉孝順,"您沒有退休金,我們得負起責任來。再說了,您平時那么照顧我們,這是應該的。"
李秀英坐在一旁,手中的筷子微微發抖。在場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照顧他們家的人是誰。
"秀英姐,您看我這個女兒女婿,多孝順。"張桂芝笑瞇瞇地轉向李秀英,眼中帶著幾分炫耀,"您有退休金,生活無憂,我可全靠孩子們了。"
李秀英勉強笑了笑,沒有接話。
"媽,您說句話啊。"李明看向母親,"您不替我高興嗎?"
"高興,當然高興。"李秀英低聲說,"你能孝順岳母,是好事。"
一頓飯在略顯尷尬的氣氛中結束。飯后,張桂芝主動提出要幫忙收拾碗筷,這在以前幾乎從未發生過。李秀英看出她是故意表現給兒子看,心中更是難受。
晚上,孫子已經睡了,兒媳婦出門和朋友聚會,李明趁機敲開了母親的房門。
"媽,我有件事想和您商量。"李明的語氣難得溫和。
李秀英抬頭看著兒子:"什么事?"
李明坐到母親床邊,拿出一張精心準備的表格:"是這樣的,給桂芝媽買房子需要不少錢,首付我們已經付了,但每月的房貸有點緊張..."
"所以?"李秀英的聲音很平靜。
"所以我想...您每個月退休金有8000元,能不能勻出5000元來幫我們還房貸?就當是借給我,等小寶上大學了,我一定會還您的。"
04算計
李明的話如同一把利劍,直插李秀英的心臟。她強忍著情緒的波動,問道:"為什么突然要給你岳母買房子?她不是一直住在自己家嗎?"
"她那房子太老了,電梯經常壞,對老人家不安全。"李明解釋道,"再說我岳母一個人住那么大房子也不方便,我們給她買個小點的學區房,將來還能方便照顧小寶。"
李秀英沉默片刻,又問:"那我的退休金,你打算讓我拿出來多久?"
"也不會太久,"李明有些不自在地說,"就五年左右吧,等小寶上大學了,我的經濟壓力就小了。"
五年。李秀英在心里默默計算著,5000乘以60個月,總共30萬元。這幾乎是她積蓄和未來收入的一大半。
看著母親沉默不語,李明有些著急:"媽,您想想,桂芝媽沒有退休金,生活全靠我們。而您每個月有固定收入,生活無憂,幫幫忙也是應該的,對吧?"
"我這些年帶小寶,做家務,貼補家用,難道還不夠嗎?"李秀英終于忍不住問道。
李明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媽,您怎么這么小氣?照顧孫子、做家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再說了,您住在我家,不花房租,水電煤氣都我們出,您貼補點家用怎么了?"
"天經地義..."李秀英苦笑一聲,"這十五年來,我每天五點起床做飯,接送小寶上學,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你們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
"媽,您怎么突然說這些?"李明的聲音提高了,"我不是一直對您很好嗎?您缺什么我不是都給您買?"
"是嗎?那你能告訴我,上次給我買東西是什么時候嗎?"李秀英平靜地問。
李明一時語塞,訕訕地說:"這...我工作忙,可能記不清了。"
"上次是去年冬天,我感冒了,小寶心疼我,非要你去買藥。"李秀英說著,聲音有些哽咽,"而你給桂芝媽買的最后一件禮物,是上周的那條圍巾,對吧?"
李明的臉色變了又變,終于恢復了平時的冷淡:"媽,我們能不能別談這些沒用的?現在的問題是,您到底愿不愿意拿退休金幫我們還房貸?"
他從口袋里掏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協議,遞給母親:"這是我擬的一份協議,您看一下,有什么問題我們可以商量著改。"
李秀英呆坐在沙發上,手中緊握著兒子剛才遞來的房貸計劃表,上面赫然寫著'母親每月退休金分擔款:5000元',耳邊還回響著兒子那句'媽,您每月有8000退休金,岳母一分沒有,您就幫幫忙吧'。
她抬頭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突然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從腳底直沖頭頂,15年來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來,那一瞬間,她終于醒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