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修健
首店開業、跟著賽事去旅行、憑演出門票可免費參觀景點……
多個旅游預訂平臺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業將延續復蘇勢頭,消費活力將持續釋放。
在特殊背景下,各地政府陸續出臺方案,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搶抓“五一”消費旺季。
背景特殊
之所以說背景特殊,是因為今年“五一”提振消費背后疊加多重因素。
其一,這是勞動節放假天數增加后的首個“五一”。
去年11月,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改,勞動節放假增加到2天。網友青睞的“請4休11”方式,讓假期時間大大延長。
其二,多地出臺提振消費行動方案后,迎來首個長假“實戰”。
4月中下旬,安徽、吉林、遼寧和河北等地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上海、廣東等地的政府常務會議也審議了各自的行動方案。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或將成為這些地方開啟“實戰”的好時機。
其三,一季度實現“開門穩”“開門紅”后,多個地方提出二季度要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目標,任務艱巨。
經濟挑大梁的省份同時也是外貿強省和假期旅游熱門目的地。出口轉內銷是外貿企業解決燃眉之急的渠道之一,搶抓“五一”假期提振消費,將是應對困難的重要手段。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毛中根的研究認為,假日經濟通過集中釋放消費需求,極大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力。這種集中消費行為不僅能增加短期消費活力,也可能成為居民長期消費升級的重要突破口。發展假日經濟還有助于推動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如文旅消費鏈條的拉長、跨產業融合發展的深化等。
首發經濟
梳理各地發布的方案和做法,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看出,各地搶抓“五一”消費旺季的思路。
從供給角度看,各地在提升數量的基礎上,也注重提升質量。有兩個關鍵詞:“首發”和“融合”。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首發經濟”成為熱詞。
上海在今年3月發布了“首發上海3.0”政策。4月30日,第六屆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活動將持續到6月末,聚焦節假日消費,并將首次舉辦銀發生活節,圍繞銀發族的“食、住、游”開展系列活動;首次舉辦萌寵歡樂節,形成寵物趣味的特色消費場景;首次舉辦龍舟上河圖,復刻清明上河圖繁榮商業景象,圍繞“龍舟”文化,設置沉浸式打卡路線,構建互動演繹大型場景。
△上海商業文旅地標環球港為“五五購物節”預熱舉辦眾多促銷活動。中新社發 陳玉宇 攝
在北京,多個首店首展將推出。包括“侯府宴”中國首店,黑珍珠川味文化會客廳“有雲”北京首店,“諸如是”北京首店,《山海經·不舍晝夜》數字藝術首展,馬克歐帛羅(Marc O’Polo)春日系列·全國首展等。
福建省商務廳開展精品首發活動。設立專項資金,對首發、首秀、首展、首店給予獎勵,鼓勵優質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和新技術,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一批首發中心、首發經濟集聚區。
場景融合
場景融合有兩層含義:多元化場景、有機融合。具體看來,目前有三個主要形式:
一是商圈融合。
北京將舉辦前門國風節,將以北京中軸線文化為核心,聯動老字號、非遺大師及工作室、國潮品牌,推出“可逛、可玩、可買、可享”的京味潮生活場景。
△圖源:“文旅北京”微信公眾號
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將購物空間與城市公園進行了有機融合,營造出獨特消費環境。
上海全市商圈、商街、商場,將通過商業與文化、旅游、體育、綠化、景觀、燈光等融合聯動,重點打造“商圈精品推廣節”。南京東路、淮海中路、豫園、南京西路、陸家嘴、徐家匯、中山公園、五角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等9個商圈,近百個商場,約3600個品牌,推出好貨不貴的精品優品。
合肥市廬陽區打造全國首個數字消費與AI文旅互動街區,通過城市IP“廬小胖”形象煥新、上線“數字導游”。
二是業態融合。
福建將打造“演藝+旅游+美食”“一路山海一路歌”“跟著電影品美食”“八閩名賽”“體育賽事進商圈、進景區、進街區”“銀發旅游列車”等新消費場景。
內蒙古發布了“五一”期間體育賽事活動目錄,共有“2025ITF國際男子網球巡回賽·包頭站”等體育賽事及相關活動102項。各盟市將持續開展“跟著賽事去旅行”、“三進”(進街區、進景區、進商圈)和“樂享精彩賽事尋味中華美食”活動促消費系列活動。
銀川將在5月3日至4日舉辦2025銀川超級音樂節,邀請陳慧嫻、張震岳、萬妮達等17名藝人(樂隊)獻唱銀川。通過明星效應吸引周邊省市乃至全國的粉絲群體前來觀演。
成都發布“憑演出門票實名免費參觀”活動。憑林憶蓮、潘瑋柏、韓紅等9場演出活動的門票,可免費參觀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
三是融合線上。
上海將舉辦2025上海數字生活節。推出“數字生活”“品質直播”“數字商圈”“數字文旅”“數商興農”等系列促消費活動。
“第七屆雙品網購節”(深圳)活動于4月28日啟動。推出“品質電商·深品優購”等五大主題系列活動和N場商家促銷。
哈爾濱推出“好物專區+直播帶貨+美食推介”活動,邀請三農頭部主播開展直播帶貨,推介五常大米、大豆油等本地品牌。
需求刺激
從需求角度看,也有兩個關鍵詞:
一是“力度”。
今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是六年來消費補貼政策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屆,從家電到汽車、從商品到服務,從國內消費者到入境游客,形成全方位支持。
為助力消費者假期“買買買”,河南省在4月30日發放第一期“樂購河南”餐飲零售消費券,本期安排資金5000萬元。
山東發布了文旅消費優惠政策大禮包,總優惠促消費額度達3億元,預計直接拉動消費達300億元以上。
黑龍江將以“五一”假日為節點,推出“以舊換新消費季”等省級消費活動,以及市(地)級促消費活動120余場。活動同期計劃配套發放政府消費券5000余萬元。
二是“體驗”。
例如,哈爾濱通過政府培訓+協會引導+企業出招,讓游客舒適暢購過“五一”。對住宿餐飲企業員工進行崗位培訓;餐飲和住宿行業協會推行服務保障標準,實現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里道斯、馬迭爾、老鼎豐等老字號企業,將準備特色伴手禮,為假日消費增添溫情。
濟寧聚焦導游亂象、強制消費等2個方面9類問題,集中開展“整治旅游行業導游亂象、強制消費等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曲阜在三孔等重點景區周邊儲備停車位1.5萬余個,其中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提供車位2205個,劃定應急免費停車位7450個,方便游客就近、快捷停放車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