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圈,我見過太多“油電對立”的爭論,但吉利第四代博越L(參數丨圖片)的出現,直接甩出一張王炸,誰說燃油車不能玩轉智能?這車不僅把新能源的“技術代差”按在地上摩擦,還順帶解決了電動車的續航焦慮,15萬級SUV市場這回真變天了。
先看硬件,第四代博越L直接對標新能源車的核心賣點,智能座艙。國產7nm龍鷹一號芯片算力碾壓高通8155,Flyme Auto系統響應快過眨眼(35毫秒),四音區語音交互甚至能聽懂方言,副駕追劇、主駕導航互不干擾。更夸張的是,它標配L2級輔助駕駛,5攝像頭+2毫米波雷達的配置,放在新能源陣營里也是中上水平。燃油車“智能化落后”的刻板印象,被吉利一腳踢翻。
再說實用性,第四代博越L的B級車空間和650L后備箱,裝得下一家老小的行李;1.5TD/2.0TD兩套動力,WLTC油耗最低6.85L,加滿油跑800公里無壓力。對比同價位電動車,不用蹲充電樁、不用算續航折扣,這才是真正的“續航自由”。設計上也沒掉鏈子,東方美學線條配上燈光交互,科技感和辨識度拉滿。
最狠的是價格,10.59萬起售,還送金融補貼和配置升級。吉利明擺著告訴消費者,智能體驗不是電動車的專利,燃油車照樣能“油電同權”。在充電樁還沒普及的三四線城市,第四代博越L簡直是務實派的最優解,既享受科技紅利,又避開電動車的短板。
第四代博越L的顛覆性在于,它證明了燃油車的天花板遠未觸頂。只要肯堆料、肯優化,傳統動力依然能打。這場“智能革命”或許會逼著新能源車企重新思考,當燃油車追上來了,你們的優勢還剩多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