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說,核動力航母是中國發展海權所必需的。綜合一下各方面的評論分析,中國正在建造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甚至網上也出現了成飛六代機殲36要開發上艦版的觀點。核動力航母建造和六代機上艦,這兩件事之間還是具有相當的聯系的,以后可以拿在一起分析一下。
(1)中國確實需要核動力航母
目前下水的三艘國產航母都采用常規動力,都配備了燃燒柴油的鍋爐,因此它們需要穩定的燃料供應來維持電力和動力。它們的耗油量巨大,可在數天內把油耗盡。航母的補給艦必須是有一艘大油輪的能力,以并排航行的方式為航母輸送燃油。航母戰斗群距離本土越遠,燃油問題就越嚴重,而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的護航也造成了更大的燃油補給壓力。核動力航母理論上可以航行數十年,只需為船員提供食物和補給即可。
不久前法國航母戴高樂號遠航亞太,近日英國海軍航母“威爾士親王”號也進行了類似的“重返亞太”航行。他們在沿途都有海外基地,甚至海外殖民地做停靠,一路有基地。但是現在中國只有吉布提和云壤兩個海外基地可以利用,中國航母在美日同盟、美菲同盟和美澳同盟的眼皮子底下穿越第一第二島鏈,可不是面臨的夾道歡迎,而是戰時對手襲擊補給艦的風險。二戰的時候,著名的空襲珍珠港是由常規動力的日本航母編隊完成的,但由于燃料問題,它們無法在作戰地點夏威夷瓦胡島附近逗留。
缺乏海外基地、支點,中國海軍很難從太平洋逆向航行至歐洲腹地,更不用說深入太平洋。但是,中國航母能接近更遠離亞洲、更靠近北美的目標,在戰略上非常重要。有了核動力航母,中國海軍可以遠離大陸,遠赴印度洋和東太平洋,可以在遙遠的美國領土關島甚至夏威夷附近長期作戰。
(2)國產艦用核反應堆技術進步,走出新路
1958年美國就開始建造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當時沒有足夠強大的核反應堆,于是美軍在“企業”號上安裝了八座S5G反應堆。現在開始面臨退役壓力的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其實還是依靠兩座專為大型水面艦艇驅動的核反應堆。
中國的艦艇核動力探索開始的也有半個世紀了,國產第一艘核動力軍艦,也就是091型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于1974年下水,現在停在青島的博物館展覽。
據美聯社報道,中國目前正在資助研制一種大型海軍反應堆。其研究正是在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一號的基地(也稱為909基地)進行的。而被各種媒體評論披露的004航母使用的是最新的釷基熔巖反應堆,屬于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
熔鹽利用的關鍵技術和相關技術很多很復雜。2025年4月21日傳來消息,世界唯一建成并運行的熔鹽堆第四代核能系統,2兆瓦熱功率的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已在甘肅武威加釷運行。
顯然,中國并沒有,也不必要走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的老路,即把幾個較小的反應堆串聯起來為航母提供動力。
估計今年國產核動力航母有希望下水。服役還要過幾年。下次分析一下六代機上艦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