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政府近日單方面調整涉臺交往政策,美菲聯合軍演首次覆蓋距臺142公里島嶼,中國外交部以"玩火者必自焚"六字警告劃清底線。
馬尼拉街頭抗議人群舉著"美軍滾出菲律賓"的標牌與防暴警察對峙時,總統府正簽署放寬涉臺官員往來的新備忘錄。這份編號為2024-MC-015的文件撕毀了執行42年的對臺交往禁令,允許除總統、外長等四人外的所有官員持普通護照赴臺。表面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實際暗藏政治算計——菲外交部要求赴臺官員必須向駐臺北的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報備,這個機構本質就是變相領事館。
五角大樓資料圖
當菲海軍陸戰隊在雅米島演練兩棲登陸時,島北端觀測站望遠鏡里清晰可見臺灣海岸線。這個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島,被五角大樓標注為"未來戰場前哨"。美海軍陸戰隊首次將NSM反艦導彈系統部署至此,這種射程185公里的精確制導武器,配合F-35B戰機能在臺海沖突時封鎖巴士海峽。
菲律賓大學發布的民調數據揭露了馬科斯政府的困境:總統支持率在軍演啟動當月斷崖式下跌17%,而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逆勢攀升至59%。首都街頭72%的受訪者認為對華強硬政策導致物價上漲,漁民群體中每10人就有7人抱怨黃巖島沖突后捕撈收入減半。更諷刺的是,軍演耗資的3.8億美元足夠建造12座現代化醫院,這筆錢卻化作呂宋島灘頭炸起的水柱。
中國海警船在仙賓礁常態化巡邏的第45天,菲外交部突然收到6家本土企業的聯名信。這些主營香蕉和芒果干出口的公司,庫存積壓量已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他們不知道的是,廣州海關剛更新了進口水果檢疫標準,而上海自貿區將菠蘿罐頭從零關稅清單中悄悄移除。這些技術性調整讓馬尼拉的決策者們想起2023年那次"榴蓮外交危機",當時價值2.3億美元的水果訂單因質檢問題滯留港口三周。
"堤豐"導彈系統資料圖
美國第7艦隊在演習中展示的新型瀕海作戰團,被軍事專家拆解出危險信號:這支1500人的機動部隊配備的"堤豐"導彈系統,理論上能對大陸縱深目標實施打擊。更值得警惕的是,五角大樓計劃在卡加延省建設的雷達站,其探測范圍可完整覆蓋臺灣南部空域。這些動作與菲律賓1992年憲法第2章第7條產生直接沖突——該條款明確禁止外國在菲設立永久軍事基地。
馬尼拉灣落日余暉中,中國駐菲大使館的銅質門牌第三次被抗議者投擲的雞蛋擊中。這種幼稚的泄憤行為改變不了基本事實:127個國家在2023年聯合國大會上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東盟十國中有六國在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中明確反對引入域外勢力。當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強闖黃巖島時,他們拍攝的4K視頻里清晰顯示,礁盤上除了中國國旗,還有越南和馬來西亞漁船的殘骸——這些國家都選擇了對話而非對抗。
馬科斯家族在美國的23處房產正在被聯邦調查局清查,這個事實或許能解釋總統府的冒險政策。從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的F-16戰機,有3架涂裝著菲律賓航空隊的標志,這些二手戰機的維護費用占到菲國防預算的8%。當總統安全顧問拿著臺灣半導體企業5億美元的投資意向書邀功時,財政部官員正在為下季度到期的8.5億美元外債發愁。這些錢足夠支付全國教師半年的工資,或者購買30萬劑急需的登革熱疫苗。
馬科斯資料圖
解放軍南部戰區在美菲軍演第三天宣布實彈射擊演練,公告里特別注明使用"某新型岸艦導彈系統"。這種被外媒稱為"關島快遞"的武器,其射程正好覆蓋巴丹群島到臺灣本島之間的航道。意味深長的是,演練區域與2016年南海仲裁案時期的禁航區高度重合,那次事件后菲律賓的漁業出口額下降了28%。
國際關系學者注意到個微妙變化:原定4月底舉行的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會議,菲方代表在會前48小時突然稱病缺席。這個機制曾在杜特爾特時期成功調解過17次海上摩擦,而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僅召開過兩次。更值得玩味的是,菲律賓駐華使館的社交媒體賬號悄悄刪除了2023年兩國領導人互致賀電的圖文,這條動態曾收獲23萬次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