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桂林市米粉專班指導的“桂林米粉產業發展與歷史文化尋根交流活動”在桂林舉行。桂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政法委書記、市米粉專班召集人蔣育亮,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桂林市委會主委、市米粉專班常務副召集人盧全喜等市領導,桂林米粉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企業代表及市民游客共聚一堂,見證桂林米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桂林市政協副主席盧全喜指出,桂林米粉是“流動的文明史”,此次尋根店開業是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活動現場還推出融合非遺美食的新品牌“花吖米茶”,以恭城油茶的姜香碰撞米粉的米醇,創新推出“米粉奶茶”等跨界產品,同步開發文創周邊,打造“可帶走的桂林味道”。
花橋榮記集團總經理黃超表示, 從花橋頭的一碗鮮榨米粉,到如今的文化符號,榮記始終扎根桂林水土。原址尋根店不僅還原老鋪風貌,更通過一磚一瓦、一字一畫,講述抗戰烽火與市井溫情交織的故事。未來,花橋榮記將深挖文學IP價值,推動“非遺工坊”、“米粉劇場”等項目落地,并加速技術標準化與全球門店布局,讓桂林米粉成為桂林山水之外的另一張國際名片。花橋榮記不僅要復刻老味道,更要創造新體驗——讓年輕人在打卡中觸摸歷史,讓國際食客從一碗粉讀懂桂林。
據了解,本次活動聚焦桂林米粉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的結合。活動現場,花橋榮記的工作人員展示了鮮榨米粉技藝,桂林米粉非遺傳承人梁志強老師傅強調“選米、發酵、壓榨”工序的匠心傳承;《半壁民國一碗粉》作者林志捷從文史角度解析桂林馬肉米粉的文化基因;知名書法家秦裔工揮毫題寫“花橋頭榮記”,筆鋒游走間融入米粉線條的流動感;桂劇藝術家李晟獻聲經典劇目《花橋榮記》,將“米粉配戲”的跨界體驗推向高潮;桂林抗戰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莫菡棲做主題演講《百年花橋》,多元藝術形式賦予米粉文化新表達。此外,廣西師范大學望道話劇社演繹沉浸式話劇《花橋榮記》片段,生動再現老店昔日風采,構成一部立體的味覺記憶史;非遺傳承人梁志強以《兒時記憶里的花橋榮記》為題,分享五歲時被米粉香氣吸引的童年趣事,引發共鳴。
活動尾聲,由桂林市委常委蔣育亮宣布花橋榮記尋根店正式開業,現場嘉賓共同為尋根店揭牌,品嘗鮮榨米粉與花吖米茶。一碗粉,連接歷史與未來;一家店,賡續文化根脈。隨著花橋榮記原址尋根店的啟幕,桂林米粉產業正以文化為帆,駛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