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有人在嗎?水管裂了!"
物業經理用鑰匙敲打著502室的防盜門,無人應答。
十分鐘后,警察破門而入,手電筒的光束照亮室內,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眼前的一幕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01
程雪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嶄露頭角,二十七歲拿下博士學位,二十九歲已是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
她的博士論文《沉浸式虛擬現實對人類認知結構的長期影響》獲得國家優秀學位論文獎,引發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
"程教授屬于那種真正的天才,她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曾經的同事張教授回憶道,"上課時神采飛揚,下課后卻極少與人交流,就像切換了人格。"
在實驗室里,程雪經常工作到深夜。
學生們習慣看到實驗室的燈亮到凌晨,卻很少有人見到她吃飯或休息。
"她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對虛擬現實技術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情。"一位曾經的研究生說。
王教授是程雪的博士導師,也是少數能理解她的人。實驗室里,他常看到程雪深夜伏案工作,屏幕上跳動的代碼映在她專注的臉上。
"非常有天賦的學生,思維方式獨特,專注力驚人。她常說,未來人類將突破物理限制,意識可以在數字和現實之間自由穿梭。"
沒人想到,程雪會用自己的身體來實踐這一理論。
變故發生在八年前的一個平常秋日。
程雪的父母在回家途中遭遇車禍,雙雙離世。
那是周五下午,程雪正在給本科生上課,關于虛擬現實中的觸覺反饋系統。
課間休息時,她接到了交警的電話,匆匆離開教室,再也沒有回來。
三天后,系辦公室收到了她的辭職信,只有簡短幾行:
"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在校一切職務。感謝多年栽培,深表歉意。"
這突如其來的辭職讓整個系里震驚不已。
程雪剛剛獲得一項重要的科研經費資助,新學期的課程安排也已確定。
沒有人理解她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
王教授親自前往程雪的住處探望,敲了整整半小時的門,卻無人應答。
"我聽到里面有輕微的腳步聲,但她就是不開門。"王教授回憶道,"我只好在門縫里塞了張紙條,告訴她無論什么時候需要幫助都可以聯系我。"
紙條被從里面拿走了,但程雪再也沒有聯系過任何人。
王教授后來在程雪的日志中發現一行字:如果他們無法回來,我就去他們的世界。
02
花園灣小區是典型的中產社區。
就在這樣一個普通的小區里,502室的程雪開始了她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第一年,她還會定期網購食物和生活用品。
小區保安偶爾能看到她深夜出門扔垃圾,總是戴著口罩和帽子,行色匆匆。
"那女孩兒看起來不太對勁。"保安老李對同事說,"走路的姿勢很僵硬,像是很久沒活動過筋骨。"
第二年,她的購物頻率明顯下降。
快遞員記得最后一次見到她開門是在一個雨夜。
"她只露出半張臉,手在發抖,接過快遞就迅速關門。眼睛很紅,像是很久沒睡覺。"
從那以后,所有的快遞都無人簽收。
外賣在門口積累,最終被清潔工處理掉。
水電費和物業費卻從不拖欠,總是在每月固定日期通過網銀自動轉賬。
樓下的鄰居李阿姨最關心程雪的情況。
"那孩子從搬進來就很安靜,但以前還會點頭問好。我記得她父母來看過她幾次,看起來是知識分子家庭,特別有禮貌。"
李阿姨嘆了口氣:"后來聽說她父母在車禍中去世了,那孩子大受打擊。從那以后,她就更少出門了,變得更加沉默。"
小區里的猜測越來越多。
"我覺得她可能患了嚴重的抑郁癥。"李阿姨在小區花園的長椅上說。
"現在年輕人壓力太大了,尤其是那些高學歷的,想得太多,扛不住啊。"
"上次見到她出門,還是八年前,那會兒智能手機都沒現在這么薄。"
"要么就是在網上欠了一屁股網貸,不敢出門見人。"樓上王先生插嘴道。
還有人猜測更為離奇。
"會不會已經......你們懂的。"一位新搬來的住戶小聲說。
"不可能,我經常經過她家門口,沒聞到什么異味。"李阿姨立刻反駁。
小區里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卻沒人真正了解502室內發生的事情。
事實上,程雪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實驗。
她的日志詳細記錄了這一過程。
"項目日志:第1天。今天開始正式測試沉浸式VR系統的長期效應。初步目標是每天沉浸12小時,觀察認知和感知的變化。"
第一個月,程雪仍保持著基本的生活規律。
白天進入虛擬世界,夜晚返回現實,記錄數據,調整設備。
第三個月,她將沉浸時間延長到每天18小時。
"項目日志:第87天。連續沉浸18小時后,開始出現現實與虛擬界限模糊的情況。醒來時,有5-10秒無法確定自己身處哪個世界。這正是我期待的效果。"
第六個月,她設計了自動供水和營養液注射系統,使沉浸時間得以進一步延長。
"項目日志:第189天。實現了72小時不間斷沉浸。在虛擬世界中重建了童年的家,與虛擬父母共度了一個'周末'。情感反應強烈,幾乎無法自拔。"
一年后。
她在日志中寫道:"第365天,父母住在復刻的老房子里,連窗臺上的綠蘿都和現實一樣——那是她母親生前養的。"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日志更新頻率降低,語氣也越來越怪異。
"現實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有時候我分不清哪個更真實——現實,還是我創造的數字世界。也許這就是目的,當兩個世界的界限消失,人類意識就可以真正超越肉體的限制。"
項目第三年,程雪的日志中出現了更為驚人的內容。
"我開始在虛擬世界中見到已故的父母。他們看起來如此真實,我們交談,擁抱,就像他們從未離開過。也許這不僅僅是我的想象,而是意識通過數字媒介連接到了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存在層面。"
"項目進展:第2920天。虛擬世界構建已達到99.7%真實度。大腦適應性測試完成,可以進行最終階段試驗。當物理身體只是意識的載體,而非限制時,人類將迎來真正的進化。"
這是她在被發現前三天寫下的最后一條記錄。
03
突如其來的水管爆裂打破了小區的平靜。
水從天花板滲出,形成黃色的水漬痕跡,逐漸擴大。
程雪家的門縫下也開始流出水,走廊上很快形成了一片小水洼。
"我得通知502室!"物業經理張師傅敲著門大喊,"程小姐,您家可能進水了,我們需要檢查管道情況!"
幾分鐘過去了,門內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萬一里面出了人命,我們都擔責任。"
在多方考慮后,物業聯系了社區居委會和警方,共同商討對策。
居委會通過街道辦的協助,找到了程雪在人事檔案中留下的緊急聯系人信息——她的姑姑。
"我已經八年沒見過她了,自從她父母去世后,她幾乎斷絕了所有親戚關系。"姑姑在電話那頭說道,聲音中帶著無奈。
姑姑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程雪曾經有過嚴重的社交恐懼癥,在高中時期接受過心理治療。
"她爸媽對她要求特別高,從小就是尖子生,壓力太大了。高二那年她出現了嚴重的焦慮癥狀,不敢去學校,害怕見人,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經過治療,情況好轉了,后來考上了重點大學,我們都以為那段經歷過去了。沒想到父母的意外可能重新觸發了她的心理問題。"
得知這一情況,居委會更加擔憂了。
"如果真的是精神健康問題,那這種長期隔絕外界的狀態對她非常不利。考慮到她的人身安全和樓內其他住戶的公共安全,我們有責任介入。"
警方接到社區居委會的報告后,高度重視這一情況。
"程小姐,我是派出所老陳。您家漏水了,我們擔心出事,能開個門嗎?"
陳警官的聲音洪亮。
一分鐘過去了,屋內毫無動靜。
小王警官把耳朵貼在門上,仔細聆聽屋內的聲音。
"隊長,里面好像有電子設備運轉的聲音,還有非常輕微的呼吸聲。"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陳警官繼續喊話:"程小姐,我們能聽到您在里面。請您開門配合我們的工作。如果您有什么困難,我們可以提供幫助。如果您再不回應,我們將不得不采取強制措施破門而入。"
喊話持續了將近半小時,門內依然沒有任何回應。
在確認法律程序沒有問題后,陳警官決定強制破門。
"再給五分鐘,如果還沒反應,我們就破門。"
這五分鐘格外漫長。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著奇跡發生,門能從里面打開。
"時間到了。"陳警官下令破門。
最終,他們只能破壞門板,制造了一個足夠一個人鉆過的洞口。
陳警官小心翼翼地探頭往里看。
屋內漆黑一片。
他打開手電筒,光束穿過黑暗,照亮了環形操作臺上的一個畫面。
邊上椅子上的人形輪廓微微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