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的浪頭還沒拍碎朝俄軍火交易的算盤,朝鮮的"崔賢"號神盾艦已經給東亞海權格局按下核按鈕!5000噸的艦體硬塞74個垂發單元,防空導彈、反艦巡航彈、戰術彈道導彈一股腦往艦上堆,連直升機庫都改成導彈發射井——這哪是驅逐艦,分明是海上行走的"喀秋莎火箭炮"!今兒咱就掰扯明白,朝鮮軍工怎么用400天"手搓"出這艘讓美日韓肝顫的"縫合怪",硬是把"小艦扛大炮"玩成戰略威懾新標桿!
您瞅這艦體設計就透著股子魔幻現實主義——140米艦長配15米艦寬,活脫脫把俄羅斯22350護衛艦的骨架套上美國伯克級的皮。四面相控陣雷達焊在艦橋,TR組件數量比俄艦多三成,探測距離愣是壓過挪威"南森"級護衛艦。最絕的是那套柴燃聯合動力系統,去年朝鮮還在手搓燃氣輪機,今年直接飆到30節航速,俄羅斯技術轉讓的底褲都快被扒光了!
火力配置才是真絕活!前甲板32個小垂發專治F-35,中段20個中號發射井塞滿反艦導彈,艦尾10個米級巨坑藏著戰術彈道導彈,連原屬直升機庫的位置都改成12聯裝垂發。全艦掛彈量破百,比中國055大驅還多扛二十枚"硬貨",東海演習要是有這玩意兒,美日艦隊早該申請"密集陣使用許可證"了!更損的是那套俄制"鎧甲-M"彈炮系統,專挑反艦導彈俯沖段攔截,活生生把防空圈縮成"海上鐵穹"。
俄朝軍工"套娃"操作才是精髓!艦體設計抄俄羅斯22350,雷達系統山寨"涂金膠料",連AK-630近防炮都是莫斯科軍工廠的庫存翻新。作為回報,朝鮮往俄烏戰場送了百萬發炮彈,西伯利亞的燃氣輪機圖紙和黑海的造船專家就這么"以物易物"流進平壤。金正恩牽著女兒剪彩的畫面,活脫脫就是新時代"軍事淘寶"的活廣告——沒有技術封鎖能擋住"炮彈換航母"的硬核交易!
戰略布局透著朝鮮式狡黠。這艘"崔賢"號劃給東海艦隊,日本海方向一戳,射程直接覆蓋佐世保和橫須賀。10個彈道導彈發射井要是裝上火星-17改,25分鐘就能給東京送"快遞",比陸基發射車多了海上機動的保險。您說適航性差?人家壓根沒打算遠洋作戰,黃海溜達兩圈就能把首爾圈進打擊半徑,這性價比比造航母劃算多了!
工業體系的"朝鮮速度"更嚇人。1500噸的南浦-B護衛艦剛造明白,轉頭就整出5000噸大驅,造船廠老師傅怕是做夢都在焊鋼板。反觀美國"星座"級護衛艦圖紙改了八年,日本最上級護衛艦下水就漏油,朝鮮這手"彎道飆車"硬是把造船玩成"拼樂高"。更絕的是所有導彈都是陸基型號改裝,省去海上試射環節,這"攢機"思路比電腦城裝機小哥還野!
未來的東亞海面怕是要魔幻起來。朝鮮放話還要造3艘同型艦,配合那艘能射彈道導彈的"金君玉英雄"號潛艇,硬是在日本海拉起移動核威懾網。韓國"世宗大王"艦噸位再大,也架不住四艘"崔賢"號玩飽和攻擊;美國航母再敢貼朝鮮海岸線嘚瑟,艦載機起飛前就得先吃十發反艦彈道導彈。這哪是軍艦下水,分明是掀了美日韓海上霸權的桌子!
說到底,"崔賢"號的橫空出世給全球軍工上了堂行為藝術課——沒有完整產業鏈?那就專精導彈數量!造不出通用垂發?四種型號照樣突突!當別人還在糾結體系化作戰時,朝鮮直接祭出"火力覆蓋"的終極奧義。再過兩年要是真把核彈頭搬上艦,東亞的軍事博弈可就徹底改寫了劇本。到時候美日韓再想搞聯合軍演,建議先把反導預算翻三倍——畢竟朝鮮軍工的腦洞,比太平洋還深不可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