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余輝
4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在福建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致辭。
張國清指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數字福建”建設25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
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奮斗目標。當時,福建還成立了習近平同志擔任組長的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此后,位于東南沿海的福建,開啟了大規模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開創了全國數字省域建設的先河。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變遷,數字經濟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千帆競發。
以福建為例,作為全國首個將數字化發展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框架的省份,福建已經制定實施5份數字福建五年規劃。今年,福建印發《福建省加快推進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57%左右。
2018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落戶福州。當時,福建的數字經濟規模為1.42萬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為39.8%。2024年,福建的數字經濟規模達3.2萬億元,占全省全年經濟總量的55%,信息化發展綜合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對于我國而言,數字經濟的發展有兩個關鍵詞。
第一,技術創新。
我國正著力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關鍵數字技術的研究和成果應用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此基礎上,我國數字技術創新成果豐富。國家數據局近日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全球新公開的4.5萬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中,我國占比達61.5%。同時,國產人工智能崛起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張國清峰會致辭時說,當前數字技術創新日益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要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數字技術研究和成果應用,推進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
隨著政策紅利釋放、生態體系完善,我國在數字技術迭代上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全球技術創新領域寫下不可忽視的一筆。
第二,產業升級。
作為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持續涌現。
我國在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提速前進,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卓越級智能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4%,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3%,極大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此外,以備受矚目的人工智能為例,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累計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小巨人”企業,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張國清在峰會上致辭時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夯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積極培育行業垂直模型,不斷拓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空間。
乘“數”而上,數字中國建設前景廣闊。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