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上海工匠》第十季于5月1日至5日每天8:05在東方衛視兩集連播。節目以“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的進取精神為核心,聚焦臨床醫學、智慧港口、精密測量、海洋工程等領域的上海頂尖工匠。他們既是技術攻堅的“排頭兵”,更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平凡崗位上鑄就非凡傳奇,十位“上海工匠”以創新實踐標注產業變革方向,為全市勞動者樹立新時代工匠精神標桿。
在國網上海電科院的網絡安全戰場,是張蕾的“代碼江湖”,這位非科班出身的“網絡尖兵”,在看不見的維度演繹著攻防戰,兩會、進博會、黨的二十大,她在數字洪流中筑壩,每個補丁都在書寫“此路不通”的宣言;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上,上港集團尚東集裝箱碼頭分公司作業主任金燕卿,帶領團隊打造的“中國方案”正在悄然改變著現代化港口技術的格局……
在時代的經緯線上,總有人在以奔跑之姿丈量使命。餓了么上海普陀近鐵城市廣場站片區經理縱波以“溫度+效率”的人性管理模式,讓“藍騎士”化身社區志愿者,為孤寡老人送去熱飯、為交通疏導注入秩序,使訂單與關懷同步抵達;無影燈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王春生帶領團隊與死神進行著毫米級的較量,40年執刀生涯,他讓2萬余顆心臟重新起搏,每年千余臺手術背后,是一位醫者“刀尖起舞”的極致追求,更是“仁心濟世”的永恒誓言……
時代浪潮中,有這樣一群奮楫的“守護者”于無聲處守護城市的心跳。凌晨三點的上海地鐵隧道,守護城市“生命線”的首席技師吉敏,二十年間用腳步丈量超過五萬公里的電纜網絡,為這座超大城市的血脈通暢筑起銅墻鐵壁;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的照護專區內,95后的生活區副主任趙瓊瓊用八年青春解碼長者世界的“摩斯密碼”,讓養老事業從默默無聞變為溫暖有光。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