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比賽中,慶祝進球是一個特殊時刻。因為相較于其他團隊運動,這項運動的得分頻率低得多,即使身價千萬的30歲球星在打入一粒進球后,也可能表現得像個孩子。在復古影像中,我們看到迪斯蒂法諾或貝利高舉雙臂歡呼,偶爾跳躍,但那時還沒有精心設計的慶祝動作。
直到20世紀90年代,舞蹈、排練動作和特殊慶祝才開始流行,成為球員的個人標志。我們決定盤點足球史上哪些進球慶祝最具標志性。這些動作對其他球員的影響也很重要,因為它們往往在網絡上瘋傳,更別忘了這些慶祝誕生的史詩級時刻。
最經典的慶祝包括C羅著名的“SIUUUUUU”、貝貝托與巴西隊友的“搖籃舞”、克勞奇的機械舞和克洛澤的空翻。它們已成為足球表演文化和球迷記憶的一部分,因為每個人在自家后院踢球時,都會模仿偶像進球后的動作。許多人甚至對克勞奇或斯圖里奇的舞蹈記憶比對他們的進球更深刻。有些人憑借創意慶祝“出圈”,比如每次進球都設計新動作的冰島球員。
1990年代末,利物浦被稱為“辣哥男孩”,前鋒羅比·福勒甚至與辣妹組合成員艾瑪·邦頓約會。關于他社交生活的傳聞滿天飛,埃弗頓球迷開始造謠稱羅比不僅酗酒,還吸食可卡因。
1999年4月的默西塞德德比中,福勒破門后趴在場地上做出“嗅白線”動作。隊友麥克馬納曼試圖拉起他,但福勒根本停不下來。賽后,主帥霍利爾被迫為弟子編造離譜借口,稱這是喀麥隆習俗,由里戈貝特·宋教給他的。誰信啊?
最終福勒承認,這是對埃弗頓球迷的失敗嘲諷,英足總罰款3.2萬英鎊并禁賽四場。“那時我年輕又愚蠢。我不認為自己準備好應對利物浦帶來的關注和名氣。當時我不明白,無論愿不愿意,我都是榜樣。對足球這一面的理解是隨著年齡增長的。”
這位法國人以各種方式成為英格蘭的偶像:進球如麻、用功夫飛踢球迷、豎起衣領的獨特風格。他對陣桑德蘭的進球后,“國王埃里克”上演了標志性的“君臨天下”慶祝。動作本身平平無奇,但他的表情詮釋了何謂王者氣場,難怪他退役后轉型演員。
此后許多球員模仿這種“冷靜式”慶祝(比如阿森納的亨利),但坎通納的瞬間已成永恒。“我從不重復慶祝,因為每個進球都不同。能量不同,一切都不同。吸收全場球迷的能量,這很美妙。”坎通納回憶道。
這粒進球還有段私人恩怨:桑德蘭門將佩雷斯曾在尼姆與坎通納共事,后者幫助他適應法甲。但英超重逢時,佩雷斯在球員通道拒絕握手:“也許這就是我進球的原因。”
2012年時,人們仍相信巴神能成為與C羅、梅西比肩的巨星。他為阿圭羅送上英超絕殺助攻,被期待成為意大利隊歐洲杯核心。
小組賽對愛爾蘭破門、對英格蘭罰中點球后,他在半決賽對德國梅開二度。第二球爆射入網后,巴神脫衣秀出肌肉:“這種進球無需言語,即興發揮而已。有人不喜歡?他們只是嫉妒我的身材。”
弟弟透露:“曼城對波爾圖賽后,馬里奧送我浩克球衣。我們玩FIFA時,我總用浩克的慶祝動作,這啟發了他。”《米蘭體育報》盛贊:“此刻巴神就是足球之神。”可惜決賽失利沖淡了光芒。幾個月前曼城6-1血洗曼聯時,他露出“Why always me?”T恤,這句話仿佛成了他職業生涯的注腳。
梅西沒有固定慶祝動作:他曾為祖母豎起手指、在2022世界杯用里克爾梅式動作嘲諷范加爾、在美職聯模仿超級英雄。但最經典的瞬間屬于伯納烏。
2016/17賽季國家德比第92分鐘,梅西絕殺皇馬后脫下球衣,向主場球迷展示自己的名字。這粒進球恰是他巴薩生涯第500球,讓畫面更具傳奇性。
墨西哥球員烏戈·桑切斯1980年代就開始用空翻慶祝,但克洛澤讓它真正成為經典。“第一次是即興發揮,后來只在重要或精彩進球時做。”這位世界杯歷史最佳射手在四屆賽事(2002-2014)中留下空翻身影。
2012年時34歲的他說:“我還能翻,但不想冒險了。”然而2014年對加納追平羅納爾多世界杯進球紀錄時,36歲的他還是沒忍住。不過打破紀錄的第16球他未能空翻:“比賽中被踢了腿。”
模仿這個動作需謹慎,2014年印度聯賽一名23歲球員因模仿導致脊髓損傷身亡。加霍瓦和奧巴梅揚則成功駕馭過。
后來的球員們發明了各種舞蹈(模仿馬塞洛、C羅或羅納爾迪尼奧的桑巴),但首個全球轟動的慶祝來自1990世界杯。38歲的喀麥隆前鋒米拉攻破羅馬尼亞后,跑到角旗區跳起勝利之舞。
眾人以為這是喀麥隆傳統舞蹈馬科薩,但米拉聲稱是自創:“可以叫它‘米拉舞’。”喀麥隆成為首支晉級世界杯八強的非洲球隊,米拉成為大陸英雄。四年后42歲的他再次在世界杯攻破俄羅斯球門。
英格蘭天才加斯科因在1996歐洲杯對蘇格蘭的比賽中創造經典。進球后他躺倒在地,隊友謝潑德突然出現往他嘴里灌水,雷德克納普扮牙醫檢查,被英媒稱為“牙醫椅”。
背后的故事更精彩:歐洲杯前英格蘭在香港與業余隊熱身僅1-0小勝,但全隊心思都在加扎生日派對上。教練讓布萊恩·羅布森監督,結果眾人在酒吧玩起“牙醫游戲”—躺下被灌酒。“那晚九個人被‘治療’,但只有我被罵,這就是我的名聲。”加扎后來笑道。
如今脫衣慶祝會吃黃牌,但2010世界杯決賽絕殺荷蘭后,伊涅斯塔展示的T恤值得每一張黃牌:“丹尼·哈爾克永遠與我們同在。”他將這件衣服贈予西班牙人博物館。
2009年8月哈爾克因心臟病去世,好友伊涅斯塔陷入抑郁并接受心理治療。這粒獻給故友的進球助他走出陰霾。
如今球員用慶祝祝福隊友生子已不稀奇,但1990年代初這是革命性創意。巴西傳奇貝貝托在1994世界杯1/4決賽對荷蘭2-0領先后,與羅馬里奧、馬津霍在場邊模仿搖嬰兒動作,因為三天前他的兒子馬特烏斯(取名自馬特烏斯)剛剛出生。如今30歲的小貝貝托司職中場,現效力迪拜納斯爾隊。
任何足球迷都見過C羅進球后沖刺、旋轉、怒吼“SIUUUU”的畫面,這已成為他的個人品牌。葡萄牙人回憶:“在皇馬時,贏球后大家會喊‘Siii’,我也跟著喊。2013/14季前賽對切爾西進球后,這個動作自然出現了。”2014年金球獎典禮上他再次喊出“SIUU”,使其風靡全球。林加德、拉莫斯、迪巴拉等紛紛模仿。
當然,經典慶祝遠不止這些。哈蘭德的“冥想”、姆巴佩從弟弟游戲動作借鑒的姿勢、吉拉迪諾的“小提琴”都令人難忘。慶祝動作如今已成為球員個人品牌的一部分,甚至助力商業合作(如阿迪達斯用貝林厄姆的“Belligol”慶祝制作生日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