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資料改編創作,情節均為虛構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與現實無關,圖片僅用敘事呈現。本文旨在宣揚人間正義、杜絕犯罪發生!
資料來源--網易新聞《1988年陜西孕婦孕檢失蹤》
「這里好像很久沒人住過了?!?/strong>望著眼前這間布滿灰塵的老房子,拆遷隊長張成皺了皺眉。
屋內霉味刺鼻,地上落滿灰塵,一切都顯示這里已被遺忘多時。
可誰能料到,當工人打開那個看似平常的衣柜時,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卻讓在場所有人瞬間臉色慘白。
這個藏在三個鼓鼓囊囊塑料袋中的秘密,竟牽出了一樁塵封十一年的驚天懸案!
【正文】
一九九九年初,陜西省會西安的西二環路正在大規模改造,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需要清理一片老舊平房區。
這片區域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拆除起來進展神速。經過一段時間的施工,基本完成了預定計劃,只剩下零星幾戶還在協商。
不過有一處房子格外特別,遲遲無法推進拆遷工作。原因很簡單,房主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手里連鑰匙都沒有,偏偏又聯系不上承租人。
工程進度不能被一戶人家拖住,拆遷隊長張成(化名)坐不住了。他當場拍板:「先把門打開,把租戶值錢的東西收好,房子該拆還得拆?!?/strong>
進門之后,眼前的景象讓人意外。地上厚厚的灰塵無人打掃,房間里還飄著一股霉味,顯然租戶已經很久沒住在這里了。
張隊長讓人把能搬的家具電器都先挪到外面,最后就剩下一個沉重的大衣柜。
按理說這種老房子里的舊家具,住戶搬進新樓房后都不會要,直接扔掉就是。
但張隊長還是謹慎地說:「看看柜子里有沒有貴重物品再說。」
一名工人三兩下撬開柜門,發現里面放著一個仿皮旅行包和三個鼓鼓囊囊的大塑料袋。工人以為是租戶遺忘的日用品,隨手打開查看。
誰知道眼前的情景讓他差點癱軟在地——里面竟然藏著一具已經風干的遺骸。嚇得他聲嘶力竭地喊:「見鬼了!」
公安部門迅速介入調查,法醫初步判定死者是一名23歲的年輕人,死亡時間大約是十年前。
這樣的命案,首要任務就是確認死者身份。同時,房屋租客孫華(化名)也成為重要調查對象。
專案組由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王副局長掛帥。他給辦案人員定下思路:「先調查10年前本地失蹤的年輕女性案件,一個個排查。」
當時DNA技術還不夠普及,警方只能用傳統方式破案。
很快,死者身份水落石出,是紡織廠女工陳艾佳(化名)。據當年的檔案記載,她在廠里因為漂亮出名,追求者眾多。
一九九八年二月的一個夜班后,陳艾佳消失了。
第二天她沒回家,父母以為她在廠里休息。直到下午單位打來電話詢問陳艾佳為何曠工,才知道她前十一點就下班離開了。
陳艾佳父母這才慌了神,趕緊四處打聽,可是誰都沒見過她。
警方詢問其父親是否有仇家,老人連連搖頭:「我就做點小本生意,一直和氣生財,不可能得罪什么人。」
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了重要線索:陳艾佳已婚,案發前剛和丈夫孫晨光(化名)鬧了矛盾,回娘家住。
這讓陳艾佳父母對女婿的懷疑更深,認定這件事跟他脫不了干系。
陳艾佳和孫晨光這段姻緣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陳艾佳的父母對女兒的選擇很不滿意,畢竟陳艾佳生得標致,不少條件優越的人家都來提過親,可她偏偏認定了孫晨光。
兩人是高中同窗,畢業后各走各路。陳艾佳去紡織廠當工人,孫晨光則復讀一年后考上了大學。在那個年代,能讀大學就意味著前途無量。
最終,在女兒的一再堅持下,陳艾佳父母不情愿地接受了這門親事。
誰知婚后不久,兩人就經常爭吵。陳艾佳指控丈夫在外面有人,孫晨光則懷疑妻子不忠。
陳艾佳失蹤后,孫晨光的態度很不以為然:「這種水性楊花的女人,肯定是和野男人跑了。我正想和她離婚,現在人都找不到,連離婚都沒法辦。」
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配偶失蹤滿兩年才能提起離婚訴訟。作為丈夫,孫晨光向公安機關報了失蹤,等到時間到了就申請了離婚。期間,他還在城里四處張貼尋人啟事。
警方雖然也調查過孫晨光,但僅憑夫妻吵架這個理由,還不足以證明他有作案動機。況且案發當晚,他聲稱一直在KTV和朋友喝酒。警方去他家搜查也一無所獲。由于找不到遺體,這件案子只能按失蹤處理。
若不是這次拆遷意外發現,陳艾佳的遺骸恐怕會永遠被封存在那個陰暗的櫥柜里。
確認死者身份后,警方又遇到了新的難題。重點嫌疑對象、房屋租戶孫華也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房東說,他們簽了二十年的租約,每五年付一次租金,簽完合同后就很少聯絡。
警方查遍了戶籍系統,雖然有不少叫孫華的人,但沒有一個是這里的租客。孫華的真實身份成謎,他為什么要長期租用一間破舊平房,又去了哪里?
所幸因為拆遷補償的問題,房東對這事格外上心。他終于想起兩年前的一件事:孫華發現自家院子里的菜地被鄰居占用了,特意打電話要房東出面解決,不讓鄰居隨意進出。
那個電話是座機打來的。警方立即通過技術手段追查號碼,當查到機主身份時,所有人都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