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望著曬蔫的玉米苗直嘆氣,河南滎陽晌午頭熱到40.
2℃,比三伏天還狠。山西沁縣的風更嚇人,碗口粗的樹被擰成麻花,氣象站測到12級狂風,瓦片滿天飛。這才五月初,老天爺咋突然發這么大火?
北邊烤著火,南邊又憋足了勁要下雨。山東這邊下午就變了天,黑云壓著地平線往東南跑,雷暴云團帶著閃電往前竄。
菏澤的老張剛把曬場的麥子往回收,風就呼呼地刮,晾衣繩上的汗衫直接被扯成布條。
省氣象臺下午連發三次黃色預警,說今晚大部地區有雷陣雨,雷雨時陣風8到10級,局部還下冰雹。“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現在霜是沒了,這比秋風還厲害的狂風算咋回事?玉米苗剛扎根,經得起這么折騰?
更讓人懸心的是中期預報,EC模式說15日后山東可能有大范圍100毫米以上降雨,跟盛夏雨季一個樣。但也有人犯嘀咕:現在離預報時間還有十多天,天氣變數這么大,這預測能準嗎?GFS模式也跟著這么說,信號倒是穩定。
回頭看看山西河北,強對流過后地里一片狼藉,剛開花的果樹被打落滿地,農民蹲在地里直抹淚。山東這會兒不同地方刮著三種風:魯西北的東北風冷颼颼,魯西南的對流風帶著潮氣,其他地方還吹著南邊來的暖風。氣溫更是亂了套,魯南中午熱到35℃,半島那邊卻只有18℃,同一天里冰火兩重天,莊稼哪兒受得了?
莊稼人都知道,五月最怕“干熱風加雹子砸”,現在高溫和狂風都來了,就怕后面的暴雨再湊熱鬧。
地里的墑情本就不一樣,西邊旱了半個月,東邊洼地還積著水,這要是來場150毫米的暴雨,低洼地不得澇死?
再說這雷暴大風,大棚薄膜被撕爛,剛搭的瓜架被吹倒,菜農們眼看著心血要打水漂,能不著急嗎?氣象專家說這次強對流跟低空干燥有關,雨滴下落蒸發帶冷氣流,落地就成了狂風,可農民不懂這些道理,只知道趕緊搶收。中期預報的暴雨到底啥時候來?
是緩解旱情還是釀成澇災?
現在誰也說不準,只能天天盯著天氣預報。就像去年夏天,預報說有大雨,結果提前三天就開始囤沙袋,最后雨倒是下了,就是沒下到旱地里。
這次不同的是,多個模式都提到強降雨,可時間太遠,變數太多,莊稼等不起啊,該提前做啥準備?有的老把式開始挖排水溝,有的忙著加固大棚,可更多人還在觀望,怕白忙活一場,又怕不防著吃大虧。
“天有不測風云”,但莊稼人的收成就在這風云里懸著,高溫、狂風、暴雨,哪一樣都能要半季糧食。
我個人覺得,不管預報準不準,提前做好兩手準備總沒錯,地里排水渠挖深點,大棚支架加固點,總比受災了干瞪眼強。看著天上的云來回打轉,農民心里也七上八下,這天氣越來越讓人摸不透,往后的農活兒該咋安排?這次極端天氣給大伙提了個醒,靠天吃飯不是等著老天爺施舍,得學會跟老天爺“掰手腕”,該防的防,該搶的搶。
至于那中期預報的暴雨,到底是“及時雨”還是“奪命水”,還得看接下來十幾天的天氣走勢,咱且走且瞧。但有一點很清楚,今年的天氣格外不尋常,莊稼人得多長幾個心眼,把能想到的防范措施都提前做足了。老天爺的脾氣難捉摸,但咱莊稼人心里得有本明白賬,應對極端天氣,早準備總比晚發愁強。
就像老輩人說的:“晴帶雨傘,飽帶干糧”,面對這多變的天,多備著點,總歸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