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讓美國再次強大,將希望寄托在關稅大棒上,希冀制造業回流美國,然而還未全面實施,特朗普發現中國的“稀土包圍網”越收越緊。
美國業界集體“喊疼”,希望中方收回成命,特朗普依舊嘴硬。
然而美國六代機研發進展受到嚴重影響,美國軍工企業稀土儲備僅僅只能支撐數月時間,將特朗普拉回現狀,戲劇性的是,黔驢技窮的特朗普并未找上中國,而是給商務部上達了一條死命令。
那么特朗普究竟下達了什么樣的命令?這一命令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中方稀土管制,美國慌了
四月初,特朗普悍然發動了關稅戰,再次上演老掉牙的“制霸劇本”,不過這一次關稅戰的節奏并未按照美國的步伐。
中國打響了反擊第一槍,對美商品125%關稅反擊,拒收波音,不過這其中讓美國最快喊疼的當屬中國稀土反制這張王牌。
稀土元素作為當代工業發展進程中極具戰略意義的稀缺性資源,在高新技術產業鏈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以“全球技術引領者”自居的美國,在半導體、清潔能源及國防軍工等高技術附加值產業領域始終謀求絕對主導權。
在此戰略框架下,特朗普政府執政時期將稀土供應鏈安全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其針對關鍵礦物資源的政策布局實屬必然邏輯延伸。
但美國稀土產業發展面臨結構性挑戰:當前全球稀土產業鏈呈現顯著不對稱格局,中國通過長期技術積累與產業整合,已構建起涵蓋資源勘探、開采、冶煉分離到功能材料制備的全產業鏈優勢體系。
據權威機構統計,中國掌控全球70%以上的稀土礦開采配額,并在稀土精煉技術領域形成代際優勢——其稀土永磁材料制備良率、高純氧化物提純純度等核心指標較國際平均水平領先10-15年,這種從資源端到技術端的雙重主導地位,使得全球稀土產業鏈呈現顯著的“中國依賴”特征。
即使是美國,其對中國的依賴度非常高,進口中有70%來自中國,而這個數字還是美國收斂后的效果。
當下,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再次收緊了“稀土包圍網”。
美國業內人士集體喊疼,請求中國收回成命,偏偏特朗普不信邪,還要求商務部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232條款對35種關鍵礦產啟動調查。
路透社指出,美方近期啟動的“戰略性關稅預置措施”實質構成對華經貿博弈的階段性政策加碼,諷刺的是,美國國防工業體系對中國特定戰略資源存在著高度依賴。
從軍事裝備譜系看,中國稀土供應鏈已深度嵌入美軍高端武器平臺制造體系:F-35聯合攻擊機隱身涂層中的釤鈷永磁體、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聲吶陣列的鏑鐵合金、戰術導彈慣性制導系統的釓基磁光晶體以及定向能武器中的鉺鐿共摻光纖組件,均需依賴中國稀土產業鏈提供的高純度原料及定制化中間品。
這種技術-資源耦合依賴關系,使得美軍裝備供應鏈在關鍵礦物環節形成結構性脆弱點,其戰略威懾能力實質上受制于全球稀土產業鏈。
特朗普下死命令
面對美國業界的這種窘境,黔驢技窮的特朗普近日簽署系列總統備忘錄,正式啟動美國深海稀土資源開發戰略,明確授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60日法定期限內完成《深海礦產勘探許可快速審批框架》制定與發放。
此舉實質是將美國深海稀土開采權下放與產業化提速責任,通過行政令形式單方面轉移至商務部體系,意圖通過政策杠桿加速突破其現有資源供應鏈的“中國依賴”瓶頸。
然而這種“深海采稀土礦”的做法,不用說,都知道將是一場環境災難,破壞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繞過國際海底管理局和國際法,任意授權勘探和開發活動。
這意味著,倘若特朗普政府真的要倒行逆施,將站在全世界的對面。
或許特朗普不在乎,但如果遭到了全世界的唾棄,這個后果恐怕是美國不能承受的。
實際上,中國“稀土包圍網”越收越緊,很大程度是因為美國步步緊逼,美國的出口管制清單涉及了中國企業1036家,而我們列入到管控名單里連零頭都沒有。
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國的反制一直是比較克制的。’
可惜的是特朗普政府得寸進尺,對華145%高額關稅,還要讓中國低頭,也算是讓中國明白了對帝國主義講道理,無異于對牛彈琴。
特朗普肆意妄為,執迷不悟,那就看這場持久戰,誰會先撐不住。
信息來源:《中方稀土管制,讓美國慌了》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