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指出,各級機關、單位應當拓寬社會力量參與信訪工作的制度化渠道,發(fā)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兩代表一委員”、社會工作者等作用,反映群眾意見和要求,引導群眾依法理性反映訴求、維護權益,推動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
在黃浦,隨著城區(qū)建設和發(fā)展的高速推進,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各類矛盾糾紛,矛盾化解緩解任務始終艱巨繁重。自2012年開始,黃浦區(qū)注重發(fā)揮社會力量優(yōu)勢,連續(xù)多輪開展“白玉蘭開心家園”——知心媽媽項目,通過第三方機構參與,推動服務對象打開心結、轉變心態(tài)、改變心智。該項目具體實施由區(qū)婦聯(lián)會同區(qū)信訪辦共同牽頭,相關責任單位、屬地街道和“知心媽媽”項目團隊等多方參與,形成工作合力。
上海一致心理咨詢中心負責具體承接“知心媽媽”項目開展。期間,項目團隊得到了各方面大力支持,共同打好矛盾化解“組合拳”,努力實現(xiàn)更多“事心雙解”。
由于和某位親戚產(chǎn)生糾紛,A阿姨為維護自身權益反復奔波。團隊負責人趙阿娣認為,鑒于其訴求有一定合理性,因而矛盾化解并非是“鐵板一塊”,關鍵是要找準突破口,以心暖心,實現(xiàn)破冰。
為找到突破口,團隊拿出“笨辦法”:每周都會準時和A阿姨嘮嘮家常,幫助解決生活難題等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通過介入前了解、尋找對象訴求點和對象內心深處能夠引起情感共鳴之處,“知心媽媽”采用“破冰”的技巧,用好走心的方法與對象建立關系,贏得服務對象的新任和理解。同時,為幫助A阿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理出千頭萬緒。在客觀翔實的證據(jù)面前,當事人終于獲得了應有的利益。
在十余年的探索實踐過程中,黃浦區(qū)“知心媽媽”項目總結出了“三評估”“四協(xié)同”“三會診”“五溝通”的“三四三五”工作法,一批突出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緩解。
“‘知心媽媽’項目通過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專業(yè)力量,發(fā)揮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優(yōu)勢,凝聚和對應特定群體,綜合運用心理專業(yè)、法律加情理相融的方法,通過和婦聯(lián)、信訪部門、責任單位和街道基層等共同攜手,有效提高了矛盾化解的質量和實際效果?!秉S浦區(qū)信訪辦接訪科科長陳曉東感嘆,“與其說‘知心媽媽’是一個第三方機構項目,我倒是更愿意稱之為一種特別的潤滑劑,為推動疑難矛盾化解打開了新的突破口”。
下階段,黃浦區(qū)將繼續(xù)深化社會力量參與信訪工作,持續(xù)推動信訪工作融入社會工作大格局,扎實做好凝聚服務群眾各項工作。
記者 / 朱影影
編輯 / 宗哲麟
圖片 / 崔旭晨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