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報告,當地時間5月2日8時58分,德雷克海峽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隨后,當地時間9時09分,德雷克海峽再次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這片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與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神秘海域”,地理坐標定格在南緯56.80度、西經68.25度,瞬間成為全球焦點。
德雷克海峽可不是普通的海域,它堪稱海洋界的“巨無霸”——既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最寬處達到970千米,最窄也有890千米;
也是最深的海峽之一,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能達到5248米。
這里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仿佛一條橫跨兩大洋的“海上走廊”,但它絕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常年狂風呼嘯,平均風力4-5級,碰上惡劣天氣,8級以上的狂風能掀起10-20米高的巨浪,因此被人們稱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
號稱“魔鬼海峽”的德雷克海峽,是橫亙在南極與人類世界的“天塹”,這里終年風暴肆虐、巨浪滔天,曾讓歷史上無數探險家的船只顛覆海底。即使是萬噸巨輪,在它的摧殘之下也像一片輕薄樹葉一般搖搖欲墜。
冬天是天氣最糟糕的時候,季風掀起的浪能有 6 層樓那么高,冰冷的南極洲環流將溫暖的洋流阻隔在外,更加增添了德雷克海峽的“冷酷無情”。
直到現在這道海峽仍是很多人前往南極的難題,阻撓人們邁出那一步。因為即使是平時從來不暈船的人,在德雷克海峽都會擁有畢生難忘的“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的體驗……
據傳說,公元10世紀前后,巴斯克人捕鯨時曾到過南大洋。在16世紀的地圖上,從南緯50度至南極已經標有“未知的南方大陸”。
1578年9月6日,英國的弗朗西斯·德雷克駕船駛過麥哲倫海峽,也本來準備沿太平洋海岸北航,不料猛烈的風暴呼嘯而來,海面掀起大山一般的巨浪,船隊頓時失去了控制。
德雷克所在的“金鹿”號船被狂風吹向南方,到10月28日暴風雨驟然停息之后,船員發覺“金鹿”號已漂進一群稀稀落落的島嶼,而在島嶼的南方則伸展著無邊無際的大海。
面對著遼闊的大海,德雷克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因為人們一直以為麥哲倫海峽南面的火地島是延伸到南方大陸的一部分,而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群島嶼罷了。
這些島嶼是南美洲的最南端,再向南并沒有連接著的陸地,只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此匯合。德雷克是對的,后人為了紀念他的發現,就把合恩角與南極之間的水域稱為德雷克海峽。
地震發生后,智利率先拉響警報。智利國家預防和應對災害服務局緊急發布海嘯預警,麥哲倫大區沿海的居民們接到通知后,紛紛迅速撤離家園,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有序前往安全區域。
就連總統加布里埃爾·博里奇都馬上通過社交平臺X呼吁:“整個麥哲倫地區立即撤離!聽從指揮!一切國家資源都已經就緒!”
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經過仔細分析,判斷這次地震雖然可能在震源周邊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中國沿岸造成影響。
自2000年以來,該區域已經發生過14次7級以上的強震。
在這片波濤洶涌的海域下,板塊運動從未停歇,一次次地震,正是地球內部力量的激烈“對話” 。
而每一次地震,都在提醒我們,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依然渺小,對地球的探索和研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