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事件為真實事件稍加改編,但并非新聞,情節全來源網絡。
- 為了內容通順,部分對話是根據內容延伸,并非真實記錄,請須知。
- 本文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鄱陽湖大戰》
元末那陣兒,世道亂得像一鍋粥,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
朱元璋,原本就是個要過飯的乞丐,后來投奔了紅巾軍,在刀光劍影里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成了一方軍閥。
可他這日子并不好過,就像在夾縫里求生,前面有張士誠擋著道,時不時給來兩下子,后面還有陳友諒跟餓狼似的,眼睛死死盯著他,就盼著找個機會把他吞了。
這天,議事廳里氣氛壓抑得很,眾人圍坐一團,朱元璋眉頭緊鎖,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桌子。
謀士劉伯溫站在一旁,神色凝重,說道:“主公,如今局勢危急,陳友諒那廝率六十萬大軍南下,來勢洶洶,咱們得趕緊拿個主意。”
朱元璋抬眼掃了一圈眾人,沉聲道:“大家都說說,咱是該回防南京,守好老巢,還是主動迎戰陳友諒?”
大將徐達“噌”地一下站起身,雙手抱拳道:“主公,依末將看,咱得回防南京。陳友諒兵力遠超咱們,貿然迎戰,怕是兇多吉少。南京乃咱們根基所在,守住南京,才有周旋的余地?!?/p>
可朱元璋卻微微搖頭,眼神里透著一股子狠勁,說:“回防南京,雖能保一時平安,可也太窩囊了。陳友諒此番來勢洶洶,就算咱這次躲過了,下次他還會再來。咱不能一直這么被動挨打,得主動出擊,給他點顏色瞧瞧。”
眾人聽了,一時都沒了主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在這時,又有軍報傳來,陳友諒的大軍已經越來越近,局勢愈發緊迫,朱元璋深知,自己必須得盡快做出這個關乎生死存亡的決定 ,這一步,邁好了,興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要是邁錯了,可就萬劫不復了。
朱元璋心意已決,根本不聽徐達等人苦勸,大手一揮,帶著兵馬就奔廬州去了,滿心想著能一口氣拿下廬州,把地盤再往外擴一擴。
到了廬州城下,這仗卻打得異常艱難。
廬州城防堅固,守城的將士也跟發了狠似的,拼死抵抗。
朱元璋站在陣前,看著士兵們一次次沖鋒,又一次次被打退,急得直跺腳,扯著嗓子喊:“給我沖!今兒個一定要把這城門給我砸開!”
可喊歸喊,廬州城就像個鐵疙瘩,怎么都啃不動。
日復一日,將士們累得夠嗆,士氣也越來越低落,這場攻城戰陷入了僵局。
這邊朱元璋在廬州碰得頭破血流,后方卻出了大事。
陳友諒得知朱元璋主力在外,后方空虛,哪能放過這大好機會,立馬點齊六十萬大軍,風風火火地朝著南昌殺了過來。
南昌,那可是朱元璋在江西的命根子,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丟了,南京就完全暴露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危在旦夕。
南昌守將朱文正收到消息,驚得差點把手中令牌掉地上,趕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他一臉嚴肅,聲音都透著幾分焦急:“陳友諒這老賊,帶了六十萬人馬朝咱們這兒來了,咱得死守南昌,不能讓他前進一步!”
眾將紛紛抱拳領命,可心里都清楚,這仗不好打,雙方兵力懸殊太大了。
前線的戰報一封接一封傳到朱元璋手里,他看著那些戰報,臉色越來越難看,額頭上青筋直跳。
此時,他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天大的戰略錯誤,可事到如今,后悔也來不及了。
他只能咬著牙,硬著頭皮面對陳友諒那六十萬大軍,再看看自己身邊,只剩二十萬疲憊不堪的士兵,這仗,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絕望的氣息。
陳友諒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六十萬大軍,兵臨南昌城下,本以為能輕松拿下這座城,一雪前恥。
誰知道,南昌城守將朱文正也是個硬茬,帶著城中將士拼死抵抗,硬是讓陳友諒的大軍在城下碰得頭破血流,久攻不下。
陳友諒氣得在營帳里來回踱步,把桌子拍得震天響:“一個小小的南昌,居然敢這般抵抗!給我繼續攻城,我倒要看看,它能撐多久!”
身旁的謀士小心翼翼地勸道:“主公,南昌一時難以攻克,咱們不如繞過它,直接揮師南京,端了朱元璋的老巢,到時候南昌不攻自破?!?/p>
陳友諒一聽,眼睛一瞪,怒聲吼道:“不行!我一定要先拿下南昌,讓那些背叛我的人看看我的厲害!”
他滿心都被復仇的火焰填滿,根本聽不進任何建議。
另一邊,朱元璋得知南昌告急,心急如焚,可也明白不能慌亂。
他強壓著內心的焦慮,召集眾將商討對策。
軍師劉伯溫手捻胡須,沉思片刻后說道:“主公,陳友諒執著于南昌,這反倒給了咱們機會。咱們可火速封鎖鄱陽湖,那是陳友諒大軍補給的必經之路,斷了他的糧草,他必然心慌,到時候再逼迫他決戰。”
朱元璋聽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重重地點了點頭:“好!就依先生所言。”
于是,朱元璋迅速調兵遣將,封鎖了鄱陽湖各個要道。
鄱陽湖水面寬闊,波光粼粼,可此時每一處港灣、每一片水域,都布滿了朱元璋設下的防線。
士兵們忙著布置戰船、設置路障,緊張有序地執行著命令。
陳友諒在南昌城下又折騰了好些日子,不但沒拿下城,還聽聞鄱陽湖被封,補給線要斷,這下慌了神。
他又氣又急,覺得不能再這么拖下去,心想自己兵力是朱元璋的三倍,怕他作甚,一咬牙,決定在鄱陽湖上與朱元璋決一死戰。
他站在高高的戰船上,望著鄱陽湖,惡狠狠地說:“朱元璋,我定要在這湖上將你徹底擊??!”
卻沒料到,自己這一決定,正一步步走向朱元璋設下的圈套。
鄱陽湖上,鉛灰色的濃云層層堆疊,沉甸甸地壓向湖面,仿佛要將整個天地都壓垮,叫人憋悶得慌。
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戰船密密麻麻,那三層樓高的巨艦,威風凜凜、高高矗立,好似一座座巍峨的移動堡壘,氣勢洶洶。
再瞧朱元璋這邊,一層樓高的戰船在巨艦的襯托下,單薄得如同紙糊的一般,渺小得可憐。
戰斗轟然打響,陳友諒的巨艦率先發動攻擊。
火炮齊聲轟鳴,震得人耳鼓生疼,一枚枚炮彈裹挾著呼呼風聲,如雨點般朝著朱元璋的船隊砸落。
炮彈砸在水面,瞬間激起數丈高的水花,一艘艘小船在劇烈的爆炸中被無情掀翻,船上的士兵們還沒來得及發出完整的慘叫,便被冰冷的湖水吞噬。
朱元璋屹立在指揮船上,盡管局勢危急,卻神色鎮定,他扯著嗓子,聲如洪鐘般大喊:“將士們,莫要慌亂!聽我號令,靠近敵船,跟他們近身拼殺!”
他的聲音,在硝煙彌漫、喊殺震天的戰場上,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毅,清晰地傳進每一位將士耳中。
大將徐達,手中長刀寒光閃爍,身姿矯健地站在船頭,宛如一尊戰神。
他帶領著麾下如狼似虎的將士,朝著陳友諒的船隊勇猛沖去,口中嘶吼著:“弟兄們,殺??!狹路相逢勇者勝,今日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眨眼間,雙方戰船便絞殺在一處。
士兵們紛紛縱身一躍,跳上對方戰船,短兵相接,瞬間展開了一場慘烈無比的白刃戰。
刀光劍影交錯閃爍,鮮血汩汩涌出,迅速將湖水染得通紅。
戰場上,凄厲的慘叫聲、激昂的喊殺聲交織回蕩,令人膽寒。
朱元璋的船隊憑借著小巧靈活的優勢,在陳友諒巨艦的縫隙間來回穿梭,瞅準時機,對其薄弱部位發起攻擊。
無奈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朱元璋的士兵傷亡慘重,一艘艘戰船在敵人的猛烈攻擊下,化作殘骸漂浮在水面。
就在局勢岌岌可危,朱元璋一方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一支流矢令戰場上陡然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