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事件為真實事件稍加改編,但并非新聞,情節全來源網絡。- 為了內容通順,部分對話是根據內容延伸,并非真實記錄,請須知。
- 本文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生斌》
武德七年,利州都督府內,武媚娘坐在窗前,手中握著一支發簪,眼神有些發愣。
窗外的陽光灑進來,映出她臉上的稚嫩與茫然。
這一年,父親武士彟因病離世,原本還算安穩的家庭,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家道也跟著迅速衰落。
母親楊氏站在一旁,神色滿是無奈與哀愁,輕聲說道:“媚娘啊,如今家里這情況,咱們也沒別的辦法了。聽說皇上正在廣選秀女,你模樣生得好,性子又聰慧,興許進宮去,還能謀個好前程,也算是給咱們武家留條路。”
武媚娘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惶恐,可很快又鎮定下來,微微點頭:“娘,我明白,事已至此,也只能走這一步了。”
她心里清楚,這一入宮,往后的日子便如在刀刃上行走,稍有差池,便是萬丈深淵。
就這樣,年僅14歲的武媚娘,懷揣著不安與一絲對未知命運的期許,踏入了那座巍峨森嚴的皇宮。
剛邁進宮門,一股壓抑的氣息撲面而來,四周的宮墻高聳,仿佛將她與外界徹底隔絕。
初入宮的武媚娘,被安排在掖庭,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侍女。
每日,她都跟著其他宮女一起,做著灑掃庭院、伺候主子的活兒。
閑暇時,她便仔細觀察著宮中眾人的言行舉止,小心翼翼地學著宮中規矩。
“你新來的吧,這掖庭的活兒可不少,千萬別偷懶,要是被管事的發現,可有你好受的。”一位年長些的宮女,一邊干活一邊低聲提醒武媚娘。
武媚娘乖巧地點頭,輕聲應道:“姐姐放心,我定會小心做事。”
她心里明白,在這宮里,多聽多看少說話,才是保命之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武媚娘漸漸適應了宮中的生活節奏。
一日,她正在御花園中清掃落葉,恰好碰上李世民在花園中散步。
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武媚娘身上,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
李世民的目光不經意間掃到她,瞬間被她的美貌吸引。
只見武媚娘眉眼如畫,肌膚勝雪,眼神中透著一股靈動與聰慧,與宮中那些千篇一律、只會低頭侍奉的宮女截然不同。
李世民停下腳步,問道:“你是哪宮的宮女?叫什么名字?”
武媚娘趕忙放下手中掃帚,跪地行禮,聲音清脆:“回皇上,奴婢是掖庭的侍女,名叫武媚娘。”
李世民微微點頭,“抬起頭來。”
武媚娘緩緩抬起頭,目光與李世民對視。
李世民心中一動,這女子不僅生得美,眼神中還透著一股子堅韌勁兒,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從那之后,李世民便記住了武媚娘這個名字。
而武媚娘,也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命運或許迎來了一個轉機。
但她心里清楚,這皇宮之中,機會稍縱即逝,要想真正站穩腳跟,還得沉得住氣,默默等待時機。
這日,李世民處理完繁雜的朝政,難得有了閑情,在御花園中散步散心。
恰在此時,他又瞧見了武媚娘。
武媚娘正手持剪刀,專注地修剪著園中的花枝,她身姿輕盈,眉眼間滿是認真,絲毫沒察覺到皇帝就在不遠處。
李世民踱步上前,輕聲開口:“武媚娘,你這花修剪得倒是用心,可有什么講究?”
武媚娘聞言,忙放下剪刀,跪地行禮,恭敬回道:“回皇上,這花枝生長雜亂,若不精心修剪,不僅影響美觀,還會搶奪養分,阻礙整株花的生長。”
李世民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贊賞,又與她閑聊了幾句才離去。
武媚娘望著皇帝遠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絲期待,她知道,自己已經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往后得更加小心行事。
沒過多久,機會悄然降臨。
某夜,李世民處理完政事,突然心血來潮,傳召武媚娘前來侍寢。
武媚娘接到旨意,心中既緊張又興奮,她精心梳妝打扮,換上一襲輕薄柔軟的寢衣,在宮女的帶領下,忐忑地走向皇帝的寢宮。
一路上,武媚娘的心跳如鼓,她不斷在心中告誡自己要鎮定。
踏入寢宮,她瞧見李世民正坐在床邊,燭光搖曳,映照著皇帝威嚴的面龐。
武媚娘緩緩跪下,輕聲說道:“皇上萬安。”
李世民看著她,目光柔和了幾分,正要開口說話。
陡然間,宮殿外狂風大作,吹得窗戶“哐哐”作響,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砸落,電閃雷鳴交加。
這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讓武媚娘心中一驚,她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角。
就在眾人被這狂風暴雨弄得有些慌亂時,只聽“嘎吱”一聲巨響,宮殿的橫梁竟不堪重負,開始搖搖欲墜。
武媚娘見狀,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一個箭步沖上前,擋在了李世民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