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提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華爾茲為下一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同時宣布國務卿魯比奧將兼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對于這兩個決定,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以及拜登政府時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杰克·沙利文分別"有話說"。
我認為沒人會對邁克·華爾茲離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個職位感到驚訝。‘信號門’群聊事件的持續發酵,已經讓他不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很顯然,特朗普為他安排了‘軟著陸‘,至少是留在政府中任職的可能性。當然在華爾茲的(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人事聽證會上,群聊和機密信息的問題毫無疑問將成為最重要的話題。
所以當前特朗普政府這么做并不是一個好兆頭,我認為他們被突發情況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也是華爾茲常駐聯合國代表的提名來得如此突然的原因。這意味著白宮還沒有選定正式接替他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人選。
白話拆解
華爾茲"走人"是白宮在"群聊泄密事件"壓力之下的無奈應急之舉。
拋開他和特朗普的私交問題,這一點博爾頓沒說錯。3月底以來,作為將媒體記者誤拉入"機密群聊"的"罪魁禍首",華爾茲遭到多方質疑與批評,要求其辭職的呼聲高漲。而就在白宮宣布他的駐聯合國大使提名的前一天,華爾茲又被拍到在特朗普政府內閣會議現場使用"信號"軟件。同時,"群聊泄密"事件的影響持續發酵,正在向包括國防部在內的更多方向蔓延,被迫"斷臂止損"或許是白宮最現實的選擇。
面對競爭激烈的外部世界,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來應對。以關稅問題為例,現任政府公布了關稅政策,然后又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撤回或調整。而這種情況,未來可能會在美國外交政策的多個領域重復發生。如果你沒有被授權、有能力的高級官員,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國防部長等等,總統就無法及時應對復雜世界里的所有事務,他們需要有能力的團隊去執行戰略,因此如果他們繼續照現在這樣做下去,我們還會看到更多像關稅政策這樣的混亂局面。
白話拆解
白宮"政策混亂"或將持續。
從目前的情況看,魯比奧"兼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同樣是"沒辦法的辦法",以至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直言"被記者告知相關消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白宮"無人可用"的現實狀況,以至于已經身兼數職的魯比奧再被安上一個新頭銜。
而更重要的是,作為繼基辛格之后,半個世紀以來第一個同時擔任美國國務卿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人,魯比奧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空間處理好美國的安全與外交事務?看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標題:"魯比奧在新職位上最困難的任務,可能將是‘保住飯碗’。"
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編輯丨陳濛 楊楠
簽審丨關娟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