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
青春是帶著“氣”的
是帶著敢拼敢闖的勇氣
是帶著守正創新的骨氣
是帶著一脈相承的志氣
更帶著與青年共赴風雨
同頻共振的底氣
福建
奮力打造青年發展型省份
以青春之“氣”
鑄就青春之夢!
聽說青春帶著“氣”?
這三位福建青年告訴你答案!
在福建,青春到底是什么?是那種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的“氣”——敢拼敢闖的勇氣、守正創新的骨氣、一脈相承的志氣,還有和時代同頻共振的底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位福建青年的故事,看看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青春“氣”,拼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高葉:鄉村創業的“追夢人”
高葉,一個普通的返鄉青年,卻有著不平凡的夢想。他用勇氣把湖美的大棚變成了夢想的舞臺,5畝大棚,每年每畝7萬多元的收益,是他扎根鄉村的動力之源。2021年,他成為湖美村的黨支部書記,身份的轉變讓他有了更大的責任感,也激發了他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決心。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高葉說。2023年,他加入了福建青創“星耀伙伴”,在專業團隊的引導下,他的思路更加開闊,夢想的種子在福建的沃土上生根發芽,綻放出更絢麗的色彩。
程燁:科技領域的“硬核先鋒”
程燁,是科技界的“硬核先鋒”。從深圳印刷廠的深夜加班,到量子云碼的誕生,他憑借不屈的骨氣,挑戰了行業的難題。他的堅持,源于對自主編碼標識技術的堅定信念。
程燁說,最困難的時候,資金鏈幾近斷裂,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將公司總部搬回了福州。黨委、政府的支持,興業銀行的金融支持,讓他在福建找到了新的起點。如今,量子云碼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是他當初堅持的最好證明。
羅世明:海洋養殖的“創新者”
羅世明,他的志氣,源于對父親的承諾,也源于對大海的熱愛。從傳統漁民“靠天吃飯”的困境,到“智慧漁業數字孿生”項目的成功,他一路“開掛”,還在第十屆“創青春”福建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臺灣青年創業組斬獲一等獎。
“我希望能用新技術改變傳統養殖,讓漁民不再靠天吃飯?!绷_世明說。大陸的教育、商機和政策,讓他突破了技術難題,將業務拓展到全產業鏈平臺運營,實現了父輩們的“藍海夢”。
福建的青春氣,是高葉的勇氣,是程燁的骨氣,也是羅世明的志氣,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福建青年的創新精神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他們不僅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成功,更以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福建青年,在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中奮勇爭先。
來源:福建共青團 編輯:寶 藍 校對:王國棟 校審:余運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