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刊文說,一名美國企業高管透露說,白宮向他證實,中國沒有打來電話。這名高管表示,顯然美國政府大大高估了關稅對中國施加的影響力。從一開始就很明顯,特朗普政府大大高估了關稅給他們帶來的對華影響力。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美國部分超市面臨斷貨(資料圖)
美國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27日表示,美國消費者將在幾周后開始感受到關稅政策帶來的痛苦效應,預計小企業和收入水平較低的群體受關稅沖擊尤其嚴重。科恩當天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向全國》電視節目中說,進口商品的分銷周期約為8周,這意味著美國政府4月2日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的實際影響將在5月底開始顯現。他表示,小企業所受沖擊尤其嚴重,以玩具店為例,一些店鋪要么選擇不訂貨,要么干脆關門。
4月23日,美國紐約州、加州等13個州集體向聯邦法院提交訴狀,指控特朗普政府濫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加征關稅的行為“違憲”。這些州總人口占全美35%,GDP貢獻超三成,他們的集體反水直接撕開了美國政治裂痕。紐約州長霍楚爾痛批:“145%的關稅讓每個家庭年支出多掏5000美元,超市貨架上的中國貨越來越少,連寵物玩具都漲了96%”。亞利桑那州算賬:中國是該州第二大貿易伙伴,每年30億美元生意被關稅攔腰斬斷,當地芯片廠連包裝盒都買不起了。
特朗普(資料圖)
隨著公眾對其經濟議程的擔憂加劇,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7日表示,他的全面關稅措施將有助于他降低年收入低于20萬美元人群的所得稅。此前,特朗普曾聲稱關稅收入可以取代所得稅,但經濟學家對此表示質疑。“當關稅削減時,許多人的所得稅將大幅減少,甚至可能完全取消。重點將放在年收入低于20萬美元的人群身上,”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網絡”上表示。
“五角大樓的平衡可能發生變化。”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對華鷹派在政府中的影響力正在減弱,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6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4月3日被解職或調職,其中不乏多位對華鷹派人物。4月8日,科爾比擔任五角大樓重要職位的提名被確認。報道稱,這位曾經“主張優先考慮中國事務的倡導者”如今的表態聽起來更像一位希望關注本土、避免未來沖突的“克制者”,他明確表示臺灣問題并非美國核心利益,尋求與中國“平衡權力,避免沖突”。
關稅戰開始19天后,中美關系似乎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的堅決反制、國際社會的實際反應以及美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壓力,都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評估其對華政策。白宮內部鷹派的失勢,可能預示著美國對華政策將出現某種程度的調整,從極限施壓轉向更加務實的方向。然而,這種轉變是否會真正發生,以及轉變的程度和速度如何,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不過,隨著關稅戰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特朗普政府可能會被迫重新思考其對華戰略。
美國白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鬧劇,最終讓美國淪為“全球最大輸家”:對內,通脹高企、民生凋敝、企業信心崩盤;對外,盟友離心、信譽破產、霸權搖搖欲墜。就連白宮內部也分裂成“甩鍋大戰”——財長貝森特吹噓“75國求談判”,而前財長薩默斯痛批“衰退概率50%”。此外,昔日的盟友馬斯克也與特朗普反目。如果特朗普失去了美國財團的支持,后續的執政將舉步維艱。特朗普的“關稅變臉秀”尚未落幕,但市場早已看透:這位“交易藝術家”的終極目標,或許只是為連任劇本增添戲劇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