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撫大地、文脈悠長,工運事業發展新畫卷徐徐鋪展。近年來,撫州市總工會在撫州市委和省總工會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工”字特色,聚焦主責主業,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創造性推進各項工作,在凝聚職工思想共識、引領職工創新創造、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等各項工作中取得新成效新進展,為撫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強大的“工”力量。
思想領航聚共識
畫好職工思想同心圓
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撫州市總工會堅持和加強黨對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市總工會黨組帶頭學、縣級工會黨組主動學,“學習強國”、全國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網、江西干部網絡學院等平臺線上學等各種方式在全市工會系統持續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策劃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干部教育培訓中心連續舉辦4期學習貫徹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暨工會干部“三力”提升培訓班,全市各級工會干部200余人先后參加培訓。組建20余支贛撫勞模宣講團和農業、醫療、教育勞模專家志愿服務隊,走進基層一線、進網站“云端”,近三年開展宣講百余場,覆蓋職工群眾3萬余人次。
文化浸潤凝心聚力。積極舉辦職工文藝匯演、紅色主題閱讀、各類職工文體活動。各種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公益課、才藝、技能比武等活動在各縣區常態化開展。累計組織送文藝下基層演出400余場次,覆蓋職工群眾36萬余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職工心中,凝聚起廣大職工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舉辦全市第二屆職工運動會,設置多個比賽項目,吸引眾多職工參與,充分展示撫州職工的精神風貌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積極舉辦各類文體比賽260余場次,涵蓋了球類、棋類、文藝表演等多個領域,參與職工達6.5萬人次。此外,全市各級工會開展各種形式職工文體活動1000余場次,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產改攻堅促發展
鍛造產業工人生力軍
勞模工匠示范引領。圍繞撫州市重大戰略、重點產業、重點行業,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主題,廣泛開展各類勞動競賽和技能競賽。近年來,全市各級工會開展變電、中醫藥、陶瓷、政務服務、消防、護理、快遞等各類勞動競賽和技能競賽3200余場,帶動職工崗位練兵40余萬人次。通過競賽活動,激發了職工的創新創造活力,提高了職工的技能水平和業務能力,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市推薦評選全國、省、市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187人,全國、省、市五一勞動獎狀72個,全國、省、市五一勞動獎章381人,全國、省、市工人先鋒號121個。連續多年開展“贛撫工匠”評選表彰活動,通過選樹先進典型,大力弘揚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創新賦能提質增效。先后創建省、市勞模創新工作室93個、名師創新工作室3個,省級職工創新創業服務站1個,為職工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提供了平臺和支持。創新成果轉化6200余項,有效推動了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組織開展數字經濟職工職業技能競賽20場,參與競賽單位近100家,參與競賽職工1000余人,帶動崗位練兵近1萬人次,積極適應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提升了職工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能水平。
先鋒培育強引擎。培育選樹各級各類產改示范51個,覆蓋產業工人30余萬人。撫州市總工會通過示范點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大力提高產業工人的政治地位,市縣兩級工會產業工人兼職副主席12人,任“兩代表一委員”91人,擔任群團組織代表308人,占比均有大幅提升。產業工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參與度不斷提高,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強基固本增活力
筑強縣級工會橋頭堡
黨建帶工建提質擴面。撫州市總工會不斷推動縣級工會黨建與工會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優勢引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撫州市新就業群體綜合黨委,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已實現全市新就業形態重點行業、單位黨組織全覆蓋。積極開展“黨旗引領?普惠職工”黨建品牌建設,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市基層工會組織總數7712個,建會率97.8%;全市職工總數63.6萬人,入會率96.5%。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和工會組織建設,不斷擴大工會組織的覆蓋面,把更多職工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推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會工作,每年與政府召開聯席會議,解決160個事關工會工作與職工的實際問題,確保各級工會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工會服務職工的全過程。
陣地建設全面升級。強力推進工人文化宮(職工之家)陣地建設,使之成為職工開展文化活動、技能培訓、學習交流的重要場所。撫州市工人文化宮更是以“工”字品牌為核心,通過“一宮多點”模式在產業園區、社區打造“共享家”,提供技能培訓、文體活動、紅色教育等服務。創新“你點單我服務”模式,年均開展活動近千場,服務職工超30萬人次。聯合職業院校開展技能培訓,助力4500余人持證上崗,同步建成“工會聚樂部”等綜合空間,為職工筑牢精神家園,為產業增添“工”力量。同時為切實解決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全市共打造了集“用餐、休息、學習、交流、應急”五大功能于一體的“工會驛站”300余家,全市工會新建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60家,為新就業群體和戶外勞動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和溫馨的港灣。陸象山“工會驛站”等7家驛站榮獲全國“最美工會勞動者服務站點”。
規范化建設縱深推進。深入學習貫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切實把從嚴管黨治會的要求落到實處。建立健全了《撫州市總工會“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工作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推動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運行。以“六有六規范”建設為抓手,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完善基層工會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對基層工會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推動基層工會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加強基層工會干部培訓,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大對縣級工會的支持力度,推動縣級工會在政治引領、組織功能、服務陣地、制度機制和作用發揮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加強縣級工會領導班子建設,優化班子結構,提高班子整體素質。加強縣級工會經費保障,確保工會工作正常開展。
維權服務惠民生
當好職工群眾娘家人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扎實推進。利用“三師一室”,開展職工維權援助活動,協調解決勞動糾紛1560余起,為職工維權達6000余人次。充分發揮“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工會+法院+人社+N”多元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平臺、職工服務中心等平臺作用,幫助職工解決急難問題。扎實開展涉工法律規定執行監督專項行動,積極推行“一函兩書”專項行動,不斷推進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向基層覆蓋。開展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活動,積極參與冬季欠薪專項整治行動,展現工會擔當。
精準幫扶保障民生。唱響工會“四送”品牌。持續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活動,聯合人社部門舉辦各類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為企業和職工搭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職工穩定就業。安排貼息資金1200萬元,大力開展“撫工貸”活動,為1866戶小微企業發放貼息貸款2.9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8萬余個。深入開展“關愛職工夏送清涼”活動,為3.7萬名一線職工送防暑降溫物資藥品,切實保障職工在高溫天氣下的身體健康。積極開展“金秋助學 鑄魂圓夢”活動,幫扶救助困難職工子女,幫助他們圓大學夢。大力推進職工互助保障工作,擴大互助保障覆蓋面,提高職工的抗風險能力。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完善困難職工幫扶機制,加大幫扶力度,讓困難職工切實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
新業態關愛創新服務。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特點和需求,加強調查研究,推動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組織建設,通過單獨建會、聯合建會、行業建會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開展適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服務活動,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春潮澎湃催人進,戰鼓雷鳴啟新篇。展望未來,撫州市總工會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團結帶領全市廣大職工,為推動撫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新撫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本報消息
撰稿:齊菲斐
值班編校:尹靜彥、徐貴保
值班主任:齊菲斐
值班編委:鄒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