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改革立潮頭 實干挑大梁”大眾報業集團駐地方媒體聯合采訪·日照行活動走進日照市嵐山區。本次聯合采訪圍繞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茶文旅融合、特色農業、新興產業等方面,探訪當地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擔當作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夫穩
日照鋼鐵的“炫酷”發展,令人矚目。
走進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區,一個類似城市大數據中心的大廳映入眼簾,巨大的電子屏幕鋪滿三面墻壁,工作人員密切關注著屏幕上的一組組“數字云圖”,這里便是公司的“智慧大腦”——鐵前集控中心。
在這個1780平方米的中心里,數百位煉鐵操作工遠離高溫、粉塵、煤氣區域,進行遠程集中操作。公司數智轉型和智能化改造項目讓他們把工作場景從生產一線搬進窗明幾凈的大廳里,坐在電腦前便能實時了解鐵前生產、高爐煉鐵、鐵水運輸等流程、數據以及各項生產指標。
2000多個監控點、401塊大屏幕、100余萬條實時數據、400余個智能應用大模型……日照鋼鐵應用融合多項創新技術,打造涵蓋工業互聯網平臺、鐵區一體化、鋼軋一體化、管控一體化的智能應用體系,構建了行業集控規模最大、產線最多、生產全流程集成度最高的“鋼鐵大腦”。這里可謂是日照鋼鐵的“總駕駛艙”,能對整個鐵區系統進行智慧控制和生產決策。
而在日照鋼鐵的生產車間里,“瞬間成型”的科技傳奇正在上演:7分鐘,熾熱的鋼水變身成卷的鋼帶。日照鋼鐵引進第五代ESP(無頭軋制)技術產線,將傳統生產流程從3小時壓縮至7分鐘。
據了解,ESP技術是全球領先的板帶軋制技術,創新性地實現了鑄機與軋機直接連接并連續無頭軋制,被譽為繼轉爐技術、連鑄技術之后的第三次冶金工業革命。相較傳統工藝,該技術可降低碳排放60%—70%、節能50%—70%、節水60%—80%、節約用地2/3,提升生產效率50%,是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突破性技術。
目前,日照鋼鐵已建成5條ESP生產線,可批量軋制0.6毫米超薄熱軋鋼卷,最薄試驗規格下探至0.5毫米,相當于四五張A4紙的厚度,比行業同類產品薄一半以上。
持續的前沿技術創新應用,讓日照鋼鐵不斷精進、引領行業發展,企業和產品更是光彩奪目:國內第一家全面掌握ESP關鍵核心技術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鋼鐵企業;世界規模最大的高質量超薄帶鋼生產基地;集裝箱用耐候鋼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1.0毫米ESP花紋板填補國內空白、市場占有率100%;全球首發LA級(低合金)ESP 薄板,創造全球最薄熱軋帶鋼新紀錄。
更薄、更高強、更綠色,日鋼產品迅速搶占市場。日鋼造頻頻亮相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等國家超級工程,一半的集裝箱用耐候鋼來自日鋼,每7輛家用車的高品質結構鋼就有一輛日鋼造,高品質熱軋薄規格產品市占率達49%,門業、家電、電器等行業市占率超20%。
自2003年誕生起,日照鋼鐵便不斷創造“日鋼速度”:開工到投產用時僅181天;2008年,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千萬噸級鋼鐵企業;2013年,獨家引進世界最先進的ESP技術和裝備,引領國內軋鋼生產工藝創新、跨越式發展;2019年,成為日照市第一個產值過千億的企業。
如今,日照鋼鐵正以ESP等顛覆式的科技創新應用重塑行業格局。日鋼“ESP 技術集成創新及應用”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紀錄,獲評“鋼鐵產業鏈綠色低碳好技術”,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環保績效A級企業”等榮譽稱號。
依托“ESP 技術集成創新及應用”、數智轉型暨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項目等,日照鋼鐵正大步流星邁向智能化新征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鋼鐵“夢工廠”正在“指尖”呈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