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引言:
"下面,請新任省經濟發展委員會主任林志遠同志講話。"
陳國強手中的茶杯一個沒拿穩,滾燙的茶水灑在了西褲上。
他楞楞地看著臺上地人。那個三天前在同學會上被他當眾羞辱的"政策研究員"。
此刻居然西裝革履地站在主席臺上,目光如炬地掃過全場,
最終那人的目光在陳國強臉上停留了一秒。
陳國強,這位S省經濟規劃處處長,此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我的仕途,要完了!”
1.
時間回到三天前。
"來,干了這杯,敬我們逝去的青春!"
同學會上,陳國強端著酒杯走向那個穿著樸素藍色襯衫的男人。
他就是林志遠,陳國強大學時代的"情敵",如今自稱是某研究院的"政策研究員"。
"志遠現在在研究院寫政策報告呢,挺清閑的吧?"
陳國強故意提高音量,讓周圍的同學都能聽見。
林志遠只是微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還行,能為國家做點事就好。"
"寫報告誰不會啊,關鍵是要像我一樣,在實際工作中推動政策落地。"
陳國強故意展示自己的名片,
"省經濟規劃處處長,雖然不是什么大官,但至少能實實在在地影響S省的發展方向。"
包廂里的笑聲此起彼伏。
陳國強看到林志遠的目光在他和蘇曉薇之間游移。
蘇曉薇,他們大學的校花,曾經是林志遠的女友,如今是陳國強的妻子。
"陳處長太謙虛了,你可是咱們班最成功的人了。"有人附和道。
陳國強得意地看著林志遠,補充了致命一擊:
"這些搞理論的書呆子,除了寫報告還能干什么?連自己的女朋友都守不住。"
場面一時尷尬。
蘇曉薇在桌下踢了陳國強一腳,臉上卻維持著得體的微笑。
宴席結束后,蘇曉薇把陳國強拉到一邊:"你至于嗎?志遠好歹是老同學。"
"怎么,還惦記著他?"陳國強半開玩笑地問。
"別鬧。"她嘆了口氣,"我只是覺得沒必要。"
"我們結婚都十年了,你現在這么得意,何必去踩別人?"
陳國強不以為然:"一個小小的研究員,哪輪得到我踩?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林志遠不是那種會計較的人。"蘇曉薇欲言又止,最終只說了一句,"算了,回家吧。"
陳國強沒想到,這次"玩笑"會在三天后的省大會上,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反噬自己。
當林志遠以省經濟發展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出現時,陳國強的大腦一片空白。
林志遠發言簡短有力,重點提到要"徹底清理經濟發展中的形式主義,整治數據造假,重點解決老工業區轉型問題"——這恰恰是陳國強負責的領域。
散會后,陳國強像個行尸走肉一樣回到辦公室,手機響起,是林志遠的秘書:
"陳處長,主任請您明天上午九點到他辦公室,帶上S省薄弱地區振興方案。"
2.
第二天,陳國強頂著熊貓眼,帶著團隊熬夜準備的材料去見林志遠。
林志遠的辦公室簡潔得出奇,除了必要的辦公用品,只有一本翻得泛黃的《基層治理筆記》放在桌邊。
"坐。"林志遠指了指對面的椅子,"方案帶來了嗎?"
陳國強遞上文件夾,小心翼翼地觀察林志遠的表情。
林志遠快速翻閱,眉頭漸漸皺起。
"這是你們規劃處最真實的數據?"
"是的,主任。"
"那請你解釋一下,為什么官方公布的X縣工業產值是38億,而實際調研數據只有19億?"林志遠冷不防地問道。
冷汗瞬間浸透了陳國強的襯衫。
"可能...可能是統計口徑不同。"
"明天一起去X縣看看。"林志遠合上文件,
"不是統計口徑的問題,而是有人為了政績,把數據做了水分。"
第二天的X縣之行,徹底打碎了陳國強"秀"出來的自信。
林志遠沒有按照陳國強安排的路線走"樣板示范區",而是直奔縣里最大的破產國企。
數百名下崗工人聚集在廠門口討薪,空蕩蕩的廠房里堆滿了廢棄的設備。
"這就是你規劃的振興成果?"林志遠問陳國強。
陳國強無言以對。
更糟的是,一周后,X縣的化工廠發生了嚴重污染事件,當地河流變成了刺鼻的黑色,魚類大面積死亡。
林志遠調出了該廠的環評文件,陳國強的簽名赫然在列。
"陳處長,這家明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工廠,為什么會通過審批?"林志遠把文件摔在陳國強面前。
"這...這是集體會議通過的。"陳國強辯解道。
"你是處長,最終簽字的人是你!"林志遠罕見地提高了聲音,"馬上組織調查組,徹查這起污染事件!"
當晚,陳國強剛到家,就收到化工廠老板鄭明的電話:
"陳處長,咱們這交情,您就放放水,隨便檢查檢查就完事了唄。"
"而且這事背后還有別的領導撐腰,你這樣搞,大家都不好看。"
"而且那個林志遠不過是個空降兵,熬不了多久的。"
陳國強苦笑著說:"鄭總,現在出了人命,不是你我交情能解決的問題了。"。
蘇曉薇端來一杯熱茶:"出什么事了?看你臉色難看。"
陳國強一口氣將事情經過告訴她:"我的仕途完了。"
"你應該主動向林志遠坦白,當初批這個項目的實際情況。"蘇曉薇建議道。
正當陳國強猶豫時,手機再次響起,屏幕上顯示"林志遠"。
惴惴不安地接起電話,而林志遠的話讓陳國強卻一愣。
完全沒想到林志遠會做出這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