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緊逼之下,日本終于不再隱忍了,身為日本財務大臣的加藤勝信公開表示“美債可以成為談判籌碼”,來幫助日本在關稅談判中取勝。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關鍵的是,中國已致信日本東京當局,并明確傳達出了是時候“聯手抗美”的信號。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在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愈演愈烈之際,日本拿出美債籌碼,究竟有何深意呢?中方又什么要向日本釋放“聯手抗美”的信號呢?
美國國債
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國,截至2025年2月,日本持有1.1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規模超過了中國的7843億美元。
特朗普
表面上看,日本的美債持倉是其外匯儲備管理的常規操作,但在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背景下,這些國債突然變成了政治博弈的籌碼。
加藤勝信
5月2日,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節目中,突然將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稱為“談判籌碼”。
石破茂和特朗普
加藤勝信的這一表態打破了日本長期以來在美債問題上的謹慎立場,也被英國《金融時報》形容為“罕見的露齒威脅”。
加藤勝信
但僅僅只過了兩天,加藤勝信便在5月4日的米蘭會議上緊急澄清,強調日本持有美債是為了“必要的外匯交易和貨幣穩定”,并非談判工具。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歷史經驗為日本提供了教訓,1990年代,時任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曾威脅拋售美債購入黃金,結果導致美債市場暴跌,最終被迫收回言論。
加藤勝信
此次加藤勝信的反復,同樣暴露了日本在關稅談判中的兩難處境,一方面日本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另一方面美國的關稅政策嚴重損害其經濟利益。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觀點認為,加藤勝信的“威脅”言論,可能是對美國施壓的試探,而緊急改口則顯示出日本對美債市場波動的擔憂。
圖片來源于央視網
畢竟美國對日本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直接沖擊了日本的支柱產業。
關稅
并且日本汽車出口占對美出口總額的近三成,2024年對美汽車出口額超過6萬億日元,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可能使日本經濟損失高達13萬億日元。
此外,日本汽車產業關聯就業人數達558萬,若產業鏈斷裂,將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關鍵的是,日本若大規模拋售美債,可能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增加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但同時日本自身也面臨美元資產貶值的風險。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日本持有的美債中,約70%由民間機構持有,包括銀行、養老基金等,拋售美債可能引發國內金融市場動蕩。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這場持續72小時的金融地震,最終以日本“戰術性撤退”暫告段落。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其揭示的深層邏輯不會消失:在全球債務泡沫與產業鏈重構的雙重壓力下,任何“盟友”都可能瞬間變成“致命債權人”。
媒體的相關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4月下旬,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訪華期間,中方駐日大使吳江浩向日本遞交了書面信件,呼吁“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系”。
中國商務部
這一信號與中國商務部4月21日的公開表態形成呼應,顯示出中日在應對美國單邊主義上的潛在合作。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中方多次公開強調“捍衛多邊貿易體系”,既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回應,也希望通過加強與日本的合作,在亞太地區形成制衡力量。
特朗普
日本亮出美債籌碼,中國釋放合作信號,這場全球經濟暗戰的背后,是國際秩序重構的陣痛。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實現“美國優先”,反而加速了多極化趨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日若能在多邊貿易、金融穩定等領域深化合作,不僅能對沖美國單邊主義的沖擊,也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新的路徑。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當美債從安全資產變成“戰略武器”,美元霸權的黃昏鐘聲已然敲響。
特朗普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載于界面新聞2025年04月21日關于“中國駐日本大使:中日經濟利益深度交融,愿同日方一道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報道
2.原文登載于環球時報2025年04月22日關于“中方呼吁共同抵制單邊霸凌”的報道
3.原文登載于財聯社2025年05月02日關于“日本財務大臣稱美債可當談判籌碼”的報道
4.原文登載于觀察者網2025年05月05日關于“日本財長否認拿美債作貿易談判籌碼,學者:不懂為什么不打‘王牌’”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