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主席去南泥灣視察,王震請他吃了一桌大餐。臨走時,毛主席看到桌子上剩下的半只燒雞,打包裝進了口袋,并說:“我拿回去燉湯,不然可惜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想開口,卻有不知道說什么。
面前的人可是他們偉大的毛主席呀,即使每天操勞國家大事,也不忘進行勞動交公糧的偉大領袖,這是所有人都由心敬重的偉人。
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已經下達指示,要在南泥灣進行大生產運動。
因為只有這樣,咱們軍隊才能自給自足,前線的戰士才能打勝仗,老百姓才能笑容滿面。
為此,毛主席沒少下功夫,經常挑燈夜讀做計劃,那會兒,在南泥灣的官兵們連個像樣的住處都沒有,更別說什么扛饑的東西了,吃些野菜就已經十分滿足了。
也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毛主席和大家同甘共苦,吃食上從來都是和老百姓們看齊,生活上更是將節約貫徹到底,就連煤油燈都要想盡辦法節省。
寫字的時候亮一點,至于思考的時候,自然就要調暗,節約兩字,毛主席比任何人做的都要好。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剛投入生產的南泥灣到底有多落后,就連最基本的農具都沒有,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大家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軍民一心的情況下,農具也在不斷補齊,就連各種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工廠也應運而生。
別說是戰士了,就是首長也得下地干活,毛主席也不曾閑下來過,處理完國家大事,他也親自參與到農業生產中,堅決不搞特殊,和大家一樣的勞動標準。
除此之外,毛主席的腳步一次又一次的丈量南泥灣的每一寸土地,大家心中都很感動,紛紛發表感想:“我們都要好好搞勞動生產呀,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這么努力,我們怎么能偷懶呢?”
到了1943年,馬上進入十一月的時候,萬人敬仰的毛主席又來到了南泥灣,所有人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他們都在想:如今南泥灣發展成了這樣的繁榮景象,大家全都能自力更生,不僅不需要靠國家養,還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們都沒有辜負毛主席的盛望。
毛主席來了之后,一刻不停的開始考察各處,不管是軍隊還是農田亦或是工廠,所有人都拿出了最飽滿的精神狀態,主席也笑的合不攏嘴。
這樣欣欣向榮的景象令人欣慰,到了中午,伙房的飯菜已經做好了,這是戰士們用自己的親手播種和豐收的糧食為各位領導做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抓來了兩只走地雞,拿出來益神養氣的中草藥小火慢燉,之后又拿炭火燒。
那味道,簡直是十里飄香,這道菜當然是主菜,等大家都在餐桌上坐好之后,毛主席率先開口:“這么好的東西,戰士們能吃的到嗎?”
毛主席體恤辛苦勞作的戰士們,他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到來,就讓戰士們的破費。
但是,王震的話卻讓他由擔憂變為了欣慰,他這才點點頭說:“只有戰士們吃好,我才能放心吃呀。”
吃完之后,桌子上還有一些雞架,但是毛主席卻細心的發問:“這些骨頭怎么辦呢?”
上菜的人一聽,撓撓頭說:“這東西就沒用了,一般我們就扔掉了。”
可是毛主席卻表現出了心疼的神色:“哎呦,這么好的東西,扔了浪費,這樣,你幫我裝起來,放進這里。”
只見毛主席將自己的衣服口袋撐開,衣服認真的神色,那人遲疑了一下,趕緊點頭應和,將東西小心翼翼的打包。
主席這不是在開玩笑,之后,這些雞骨他真的拿去熬湯了,甚至還做了兩頓,沒有味道之后,才舍得扔掉。
這就是咱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身為一代偉人,他沒有多為自己考慮,卻對得起每一個中國人民,他與人民是有血肉之情的,主席萬歲!
信息來源:延安時期毛澤東杜絕浪費故事三則延安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