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為證,日月為鑒。東西部協作就像一曲交響樂,在中國廣袤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進程中奏響奮進強音。為更好地助力高質量發展,東西部協作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用心、用情、用力書寫好新質生產力協調發展篇章。
在東西部協作中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立足新發展階段,要以改革創新精神謀篇布局,系統謀劃、重點推進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產業發展。要在西部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推動東部人形機器人、量子科技、6G等前沿技術在“三農”領域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加快構筑西部現代化農業發展新優勢。要打通堵點、連接斷點,依托東部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強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基礎性前沿性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加強基礎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產業化。
在東西部協作中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新質生產力以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東西部協作要持續拓展協作領域,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做好產業結構調整規劃,逐漸減少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穩健增加科技密集型產業比重,全方位提高新興科技產業產能和產值,讓科技創新更好賦能產業創新、產業創新更好激發科技創新,形成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的發展格局。要把人才交流和培養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大高端技術人才助力西部地區發展的力度,鼓勵在東部積累了資金和技術的本地人才返鄉創業,增加西部地區高端人才比重,從而激發產業活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保障。
在東西部協作中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東部和西部地區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
東部地區要充實政策“工具箱”,加強政企對接,積極搭建平臺,引導企業響應時代號召,著眼未來發展,通過“東部企業+西部資源”“東部研發+西部制造”“東部總部+西部基地”“東部市場+西部產品”等模式參與西部發展,讓處于高山深谷的偏遠地區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西部地區要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堅持把集群發展作為推進產業提質增效的關鍵之舉,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推動產業逐漸聚鏈成群。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惠企政策落得更實,發展紐帶系得更緊,創新平臺搭得更牢,加強信息資源共享,誠心誠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東潮西涌,共赴新程。當長三角的智能機器人走進天山腳下的智慧棉田,當粵港澳的創投力量點亮青藏高原的清潔能源,東西部協作正在書寫新的敘事邏輯——這不僅是地理界限的突破,更是發展理念的升維。以理念協同重塑協作范式,用制度創新釋放共生能量,這場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必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更加磅礴的協同動能。
(本刊編輯部)
來 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5年第9期
總監制:姚卜成
監 制:韓世雄
編 輯:張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