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于志韜,據說你家里日子過得緊巴,還在申領困難補助?」同學聚會上,當年的班長劉天佑高舉香檳杯,故意將音量提高了幾個分貝,眼神里閃爍著嘲諷的光芒。
餐廳霎時間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所有目光如同探照燈般聚焦在角落里那個穿著簡樸的男人身上。
「天佑,十年不見,你依然這么關心同學的情況。」我緩緩端起酒杯,嘴角揚起一抹平靜的微笑,眼神如同平靜的湖面。
劉天佑踱步走近,重重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兄,別往心里去。混得好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情同手足啊。」
「確實,情同手足。」我凝視著他的雙眼,笑容愈發深沉,「對了,聽說你這兩
天在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01 隱形人的崛起
我叫于志韜。
這個名字與我的性格極為吻合——低調內斂,甘愿隱于人后。
十年前高中畢業典禮結束的那天,我便與所有同學斷絕了聯系。
并非矯情使然,實在是生活容不得我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班級微信群里,大家曬豪車曬洋房曬孩子曬度假,而我只能以沉默回應這一切。
十年同學聚會的電子請柬是通過郵箱發來的。
精致華麗,顯然是出自專業設計公司之手。
署名是「班長劉天佑」。
劉天佑這個名字在我記憶中就像一根扎在肉里的刺,十年時光流轉,依然隱隱作痛。
高中時期他是校園風云人物。
籃球明星,學生領袖,年級最受歡迎的男生。
而我,僅是教室角落里的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記憶深處,他曾在班會上模仿我穿著褪色校服的窘態。
那時家境貧寒,我的校服是姐姐淘汰下來的舊衣服改制的。
全班哄堂大笑,連我暗戀的陸萱藍也掩嘴輕笑。
郵件底部附有一行小字:懇請回復,組委會將依據參會人數預訂酒店及安排座位。
我點開隨附的表格,已有近一半同學填寫了「確認參加」。劉天佑那一欄特意注明「已預訂寶馬7系接送嘉賓」。
我環視自己老舊的工作室,又瞥了眼窗外雨中的破舊社區。我該前往嗎?
我打開了劉天佑的朋友圈。
最新一條是他在某知名企業的辦公區自拍,背景是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全景。
配文道:「職場巔峰已至,人生無限可能。」
下方盡是奉承討好的評論。陸萱藍也留下一句:「佑哥果然厲害絕倫!」
我關閉手機屏幕,心想,這場同學聚會,我本不該出席。
那年冬季格外寒冷刺骨。
父親的疾病來勢洶洶,肺部惡性腫瘤晚期。
我剛從大學畢業,找工作都舉步維艱,醫保報銷后,家中仍欠下一堆債務。
母親精神遭受重創,幾近崩潰無法正常工作。
我記得那天前往民政局申請困難補助的情形。工作人員看著我年輕健壯的身體,眼神中滿是質疑。
「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應該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我默默遞上所有證明材料,包括父親的病歷和家庭債務清單。
那個嚴寒的冬季,我在一家小型公司找到了程序員職位,薪資剛好維持一家人生活并償還醫藥費。
白天上班,夜晚回家照料父母,深夜繼續鉆研編程技術。
劉天佑他們那時在哪里?
是在高檔酒吧把盞言歡?還是在豪華寫字樓運籌帷幄?
他們定然不會在意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幾千元工資,每天工作近二十小時的辛酸。
周末接私活成了我生活的常態。
小區附近的網吧變成了我的第二工作室。
我不斷告誡自己,這僅是暫時的困境。
父親在我工作第二年離世。臨終前他緊握我的手說:「孩子,別太辛苦了。」
我強忍淚水,輕輕點頭。那一刻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程序員這一行,拼的就是技術實力和通宵達旦的意志力。
我將自己封閉在出租屋內,除了上班就是學習新技術。
GitHub代碼提交記錄上,幾乎每天都顯示濃綠色的活躍狀態。
轉機出現在我工作的第三個年頭。
一個創業團隊找到了我,看中了我在開源社區的貢獻與能力。
「我們需要一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不在意你的學歷背景和外在條件。」創始人趙辰這樣對我說。
我加入了這個僅有五人的小團隊,辦公場所是一間改造過的陳舊廠房。
每個成員都懷揣著瘋狂的工作熱情與創業激情。
第一年,我們無數次熬到凌晨,卻幾乎沒有任何收入。
第二年,我們的產品終于贏得第一批忠實用戶。
第三年,我們成功獲得首輪風險投資。
再往后,公司從十余人迅速發展到上百人規模,從簡陋廠房搬遷至市中心高端寫字樓。
我也從普通程序員晉升為產品總監,持有公司可觀的股份。
這些年來,我專注于工作,幾乎與外界斷了聯系。
唯一的社交活動就是偶爾刷刷朋友圈,了解曾經同窗們的動態。
劉天佑依然活躍,依然光鮮亮麗。
他從國內頂尖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外企,朋友圈充斥著高檔場所和名流合影。
陸萱藍蛻變成一名優雅干練的職場精英,進入了全球知名咨詢機構,據說已晉升為高級顧問。
而我,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幾乎不發朋友圈內容。
工作繁忙,也無甚值得炫耀之處。
直到那封十年同學會邀請函出現在我的郵箱中。
我最終決定前往。不為其他,只想見證十年光陰流轉,我們各自變成了什么模樣。
我回復了郵件,在表格中填寫「確認參加」。備注欄思考良久,最終留空。
02 表象之下的交鋒
同學會選在市中心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
我駕駛著自己的車——一輛低調內斂的德系中端轎車,停在酒店地下車庫。與周圍豪車相比,確實顯得黯然失色。
保安攔住我,上下打量:「先生,請問您是來這里消費的嗎?」
我平靜一笑:「參加同學聚會。」
他滿臉狐疑地審視我的著裝——深色休閑裝,雖無名牌標志,但質地不凡。
宴會廳已有不少同學到場。有人認出了我:「這不是于志韜嗎?」
我點頭示意,略顯尷尬地與幾位記者的面孔寒暄。
大廳一角突然爆發出一陣喧鬧,劉天佑終于登場。
他身著一套量身定制西裝,手腕上的腕表價值不菲。
身旁跟隨著幾位當年的跟班,依舊一副諂媚姿態。
「各位,感謝光臨!」劉天佑環顧四周,聲如洪鐘,「十年未見,大家都混得風生水起啊!」
目光掃到我時,他明顯愣了一瞬,隨即露出禮節性的淺笑:「志韜也來了,真是稀客啊。」
我舉杯示意,未發一言。
劉天佑作為組織者,自然成為全場焦點。他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這十年的「輝煌歷程」。
「從世界頂尖商學院畢業后,我直接進入了財富500強企業。現在擔任亞太區業務副總監,年薪超過百萬美元。」
「去年剛剛換了新居,湖景獨棟別墅,四百七十平方米,單是裝修就投入了近兩千萬。」
「這輛車啊,寶馬最新旗艦款,全球限量,國內僅有八輛。」
聽眾中有驚嘆,有羨慕,也有人暗自比較。
我安靜地坐在角落,小口啜飲著酒店提供的高檔香檳。
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志韜,好久不見。」
我轉身,陸萱藍站在身旁,依然是記憶中的模樣,只是多了幾分成熟女性的氣質。
「萱藍,你好。」我略顯拘謹,畢竟曾經暗戀過她。
「這些年你在做什么?群里很少看到你的消息。」她在我身旁落座,優雅地端著酒杯,目光柔和。
我簡略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沒有提及公司規模和我的職位。只說在一家科技企業負責產品。
「你呢?」我反問。
「在德勤咨詢,做管理顧問。工作相當忙碌,經常出差。」她輕嘆一聲,「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一轉眼就是十年了。」
我們聊了一陣,話題從工作轉向生活,又轉向各自的興趣愛好。
不知不覺間,我發現自己放松了許多。
陸萱藍比我記憶中更加睿智有內涵,我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竟出奇地相似。
「你變了很多。」她突然說道。
「哪里變了?」
「以前你總是沉默寡言,仿佛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現在能感受到你對事物有著獨到的見解。」
我微微一笑:「可能是工作使然吧,產品經理必須思考用戶需求與體驗。」
「你是產品經理?在哪家公司工作?」
正當我要回答時,劉天佑走了過來,身邊跟著幾位當年的校園風云人物。
「萱藍,怎么跑這兒來了?大家都在等你呢。」他瞥了我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
陸萱藍有些尷尬:「我與志韜在敘舊。」
「敘什么舊?他有什么可聊的?」劉天佑大笑,「上學時就是個悶聲葫蘆,現在估計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吧?」
我不置可否,只是微笑以對。
劉天佑見我不反駁,更加得意:「于志韜,聽說你家里條件不太好?還在申領困難補助?」
全場頓時安靜下來。
陸萱藍驚訝地看著我,眼神中有疑惑,也有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