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6日晚間報道,有四名知情人士向其透露稱,又有一架美國海軍CVN-75“哈里·S·杜魯門”號航母上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在紅海失事,這是該航母在最近一周左右時間內失事的第二架艦載機,也是半年內損失的第三架“超級大黃蜂”。
(資料圖)5月2日,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從“杜魯門”號上準備彈射起飛 美國海軍
由于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因此事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兩名知情人士表示,飛機在試圖著艦時,發生了某種“攔阻失敗”的情況,前座飛行員和后座武器操作官被迫彈射逃生,隨后被救援直升機救起,兩人受了輕傷但都沒有生命危險。這兩名知情人士表示,飛機在事故中墜入大海,目前尚未撈起。這些消息人士還表示,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數小時前宣布與也門胡塞武裝停火,但鑒于胡塞武裝最近仍曾對“杜魯門”號發射導彈,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兩起事件是否存在關聯。
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將針對這些事件的所有詢問轉交給了美國海軍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方面,CNN也已經與美國海軍及中央司令部聯系,請求其發表評論。
就在上周一(4月28日),“杜魯門”號在躲避一枚胡塞武裝發射的導彈而進行急轉彎時,由于航母轉彎出現側傾,導致一架正在舷側升降機上調運的F/A-18E“超級大黃蜂”連同牽引車一起落入海中,駕駛牽引車的地勤人員采取了緊急規避措施,事故造成了1人輕傷。
(資料圖)2022年,正在CVN-68“尼米茲”號升降機上調運中的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 美國海軍
自2023年11月以來,美國海軍以“繁榮衛士”為名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引發了也門胡塞武裝對美國海軍艦機的持續反擊,這當中發生了許多次相當危險的情況,比如去年初時,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曾經使用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上擊落一枚導彈,當時導彈距離軍艦只有約1英里(1.6千米),這個距離上擊中軍艦“只需要幾秒鐘”。
(資料圖)正在射擊中的“密集陣”艦載近防炮 美國海軍
作為美國海軍在紅海海域的核心力量,“杜魯門”號航母打擊大隊近期所出的狀況實在算不得少,就在去年12月21日夜間,一架從“杜魯門”的F/A-18F“超級大黃蜂”在紅海上空飛行時,被航母打擊大隊中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64“葛底斯堡”號上誤射的“標準”SM-2艦空導彈擊中,機組兩人彈射逃生,飛機則墜入紅海。更離譜的是,“葛底斯堡”號當天還向另外一架“超級大黃蜂”發射了導彈,但飛行員緊急進行機動動作,幸運地在約30米的距離上與導彈擦肩而過。
除飛機事故外,今年2月份,“杜魯門”號還在靠近埃及的地中海上與一艘貨輪相撞,航母右舷后部和艦艉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隨即前往希臘進行應急維修,這次事故導致時任艦長的戴夫·斯諾登上校被解職,不久之后由現任艦長克里斯托弗·希爾上校接管。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