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戰場,實習期的我拼搏不息卻屢遭劉總刁難。
而劉揚——那個整天遲到早退的同期實習生卻能一路綠燈。
當我終于忍無可忍,質問劉總:“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他冷笑著回應:“天王老子來也沒用!”
正當我攥緊拳頭,血氣上涌時,他的電話突然響起。
那頭傳來的聲音讓他臉色煞白:“你知道你在跟誰說話嗎?你惹錯人了!”
劉總看向我的眼神,第一次帶上了恐懼。
01
畢業的喜悅還未散去,我就幸運地加入了遠景集團這家業內知名企業。
第一天踏進公司大廳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滿腦子都是對未來的期待和忐忑。
“歡迎加入遠景集團,小陳,希望你在實習期內能夠有出色的表現。”人事部李姐溫柔的微笑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遠景集團有著嚴格的六個月實習期制度,據說只有表現最優秀的人才能成功轉正。
我被分配到市場部,負責協助團隊處理市場分析和客戶管理的工作。
第一次部門會議上,我見到了我的直屬上司——市場部經理劉總,一個四十多歲、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劉總西裝革履,目光如炬,簡短有力的發言讓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專注地聆聽他的每一個字。
“新來的實習生,不要以為拿到了入場券就萬事大吉,能否留下來完全看你們的表現。”劉總的視線掃過我們幾個新人,聲音低沉而冷靜。
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實習期內展現自己的能力,成功轉正。
辦公室里有五名和我同期的實習生,大家表面和氣,背地里卻暗藏競爭。
劉揚是我的同期實習生之一,第一天就遲到了半小時,卻絲毫不見緊張,大大咧咧地走進辦公室。
“劉揚,以后注意時間。”劉總居然只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這與他平日嚴厲的作風大相徑庭。
小王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做事認真細致;小張家境優越,人脈廣泛;小李能言善辯;小趙是海歸,英語流利。
相比之下,我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的畢業生,除了勤奮和熱情,似乎沒有特別出眾的優勢。
“聽說市場部這次只留一個人轉正,內部競爭很激烈呢。”午餐時,辦公室的八卦達人小周悄悄對我說。
加班成為我生活的常態,每天早上七點到辦公室,晚上十一點才離開,為的就是能夠在眾多實習生中脫穎而出。
一個月后的部門考核中,我的市場分析報告獲得了客戶的好評,劉總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做得不錯,繼續努力。”同事王姐悄悄對我豎起大拇指,這簡單的鼓勵讓我倍感溫暖。
讓我意外的是,劉揚雖然經常遲到早退,工作也不是特別認真,卻總能得到劉總的額外關照和指導。
“年輕人有潛力,需要多給機會。”劉總這樣解釋他對劉揚的特殊態度,引得其他實習生私下議論紛紛。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逐漸適應了公司的節奏,工作能力也有了明顯提升。
02
實習的第三個月,情況開始微妙地發生變化。
劉總開始對我格外嚴格,每次會議上總能找出我報告中的問題,有時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小細節。
“這個數據來源可靠嗎?為什么沒有更詳細的分析?這個結論太過主觀,缺乏數據支持。”劉總的批評一針見血,讓我無言以對。
我開始接到越來越多的臨時任務,經常是在下班前半小時被通知要完成一份緊急報告。
“小陳,能者多勞嘛,我相信你能處理好。”劉總拍拍我的肩膀,語氣里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
辦公室里的空調總是開得很足,但每次加班到深夜,我的后背還是會被汗水浸濕。
同期的小王也發現了劉總對我態度的變化,有一次午休時悄悄問我:“小陳,你是不是得罪劉總了?”
我搖搖頭,回想這段時間的工作,實在想不出自己哪里做錯了什么。
與此同時,劉揚的表現越來越囂張,經常在辦公室里大聲講電話,用“某某總”的名字炫耀自己的人脈關系。
“昨天和張總吃飯,他可是特別欣賞我的想法。”劉揚總是這樣不經意地炫耀著自己的“關系”。
更令人費解的是,劉總對劉揚的這些行為視而不見,甚至還經常把最好的項目和資源分配給他。
公司年中大型項目啟動,每個實習生都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務,這是展示能力的重要機會。
小王負責市場調研,小張負責客戶對接,小李負責方案設計,小趙負責國際業務協調。
我被安排負責資料整理和會議記錄,這明顯是最基礎、最沒有亮點的工作。
而劉揚竟然被指定為項目副組長,直接參與核心決策,這個安排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劉總,我能否也參與一部分市場調研工作?我在這方面有些想法。”我鼓起勇氣在項目分工會上提出請求。
劉總皺了皺眉,冷冷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做好分內的事就是最大的貢獻。”
會后,我提交了一份關于市場趨勢的補充分析,希望能夠引起劉總的注意。
“你的想法太理想化,不切實際。”劉總只掃了一眼就將文件推到一邊,連具體問題都沒有指出。
同事王姐看到這一幕,安慰我說:“別灰心,劉總對你特別嚴格,可能是對你期望更高吧。”
我點點頭,強顏歡笑,心里卻升起一股無名的怒火和委屈。
更令我不解的是,劉揚明明犯了嚴重錯誤,導致一個客戶投訴,劉總卻輕描淡寫地帶過;而我的每一個小失誤都會被放大。
“劉揚在公司里有人罩著呢,你斗不過他的。”午餐時,小周意味深長地說,“聽說他和某位高層有特殊關系。”
這個消息讓我心中一沉,難道在這個公司,能力真的不如關系重要?
03
實習期過半,人事部開始對每位實習生進行中期評估,這是轉正的重要參考依據。
評估會前一天,我熬夜準備了詳細的工作總結和未來規劃,希望能夠打動評委。
會議室里,劉總面無表情地聽完我的匯報,然后開始列舉我這幾個月來的所有失誤和不足。
“市場分析缺乏深度,客戶溝通技巧欠佳,團隊協作意識不強,抗壓能力有限...”劉總的評價如同一盆冷水澆在我頭上。
我試圖辯解,但每說一句話就被劉總打斷,最后只能沉默地接受這些不公正的評價。
走出會議室,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明明這些月來我付出了比任何人都多的努力,為什么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與此同時,劉揚的評估會卻是另一番景象,我從門縫中看到劉總笑容滿面地與他交談,氣氛輕松愉快。
兩周后,除了我以外的其他實習生都收到了轉正面談的通知,唯獨我的郵箱空空如也。
“可能是系統延遲,再等等吧。”安慰自己的話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忐忑中,我鼓起勇氣去人事部詢問情況,李姐看到我時明顯有些尷尬。
“小陳啊,劉總提交的評估報告對你不太有利,建議你主動和他溝通一下。”李姐欲言又止,顯然有些難以啟齒的事情。
我深吸一口氣,敲響了劉總辦公室的門,決定直面問題。
“進來。”劉總低頭看著文件,頭也不抬地說道。
“劉總,關于我的轉正問題,我想了解一下您的想法。”我盡量控制著聲音不要顫抖。
劉總終于抬起頭,眼神冷淡:“業績不達標,能力不符合崗位要求,建議你另謀高就。”
“但我的客戶滿意度一直很高,月度報告也都按時完成,哪里不符合要求了?”我據理力爭。
劉總合上文件,語氣變得強硬:“公司需要的是能夠創造價值的人才,而不是只會完成基礎工作的普通員工。”
“我可以提升,可以學習,請給我一次機會。”我幾乎是在懇求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個行業。”劉總的話像是宣判,不留任何余地。
我失魂落魄地離開辦公室,一種被深深背叛的感覺涌上心頭。
04
那天下午,我躲在洗手間里偷偷抹眼淚,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擦干眼淚回到工位,我開始冷靜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第二天午休時間,我經過會議室,無意中聽到里面傳來劉總和副總張總的談話。
“市場部這次只能留一個人轉正,你確定要留劉揚?”張總的聲音透過門縫傳出。
“嗯,已經定下來了,其他人我會妥善安排的。”劉總的回答讓我心頭一震。
“那個小陳表現也不錯,客戶反饋都很好,就這樣放棄有點可惜。”張總似乎有些惋惜。
劉總冷笑一聲:“再優秀也比不上有背景的人,這是現實。”
“話是這么說,不過小心玩火自焚,聽說這屆實習生里有幾個背景不簡單。”張總意味深長地提醒道。
“我自有分寸,放心吧。”劉總的語氣充滿自信。
我站在門外,心如刀絞,原來一切都是因為劉揚有背景,而轉正名額只有一個。
回到座位,我深思熟慮,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最后的機會,而不是輕易認輸。
接下來的幾天,我加倍努力工作,同時暗中調查劉揚和劉總的關系。
“劉揚經常和劉總一起吃飯,兩人關系很好。”王姐悄悄告訴我,“有人說他們是親戚,但具體什么關系沒人知道。”
我又找到了幾位客戶,請他們如果滿意我的服務,可以直接向公司高層反饋。
“小陳,你的服務非常專業,我已經向貴公司董事長寫了感謝信。”一位重要客戶拍拍我的肩膀,給了我一線希望。
但同時,劉揚似乎也察覺到了危機,開始更加積極地工作,甚至主動加班,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聽說你還在爭取轉正?”劉揚在茶水間堵住我,語氣中帶著挑釁,“奉勸你一句,別白費力氣了。”
“每個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權利。”我平靜地回應,不想被他的挑釁激怒。
劉揚冷笑一聲:“公平?你太天真了,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公平。”
“那就讓時間證明一切吧。”我轉身離開,不愿與他糾纏。
隨著轉正日期的臨近,辦公室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大家都知道市場部只有一個轉正名額,競爭異常激烈。
05
周五下午,大多數同事都已離開,我站在劉總辦公室門口,深吸一口氣,輕輕敲門。
“請進。”劉總的聲音從里面傳出,依舊冷靜而不帶感情。
我推開門,劉總正在整理文件,抬頭看了我一眼:“有事?”
“劉總,我想再談談我的轉正問題。”我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堅定。
劉總放下文件,靠在椅背上:“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了,沒有再談的必要。”
“但我認為我的表現足夠好,至少應該得到一個公平的評估。”我直視著他的眼睛。
劉總微微瞇起眼睛:“公平?你覺得什么是公平?每個人能力不同,機會自然也不同。”
“我所要求的只是基于實際工作表現的評估,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影響。”我的聲音開始有些顫抖。
劉總冷笑一聲:“你太天真了,職場哪有絕對的公平?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才是規則。”
“所以您承認選擇劉揚是因為他的背景關系?”我直接點破。
劉總的表情一僵,隨即恢復正常:“你這是在指責我徇私舞弊?”
“不是指責,而是在陳述事實。”我的勇氣被激發出來,“我聽到您和張總的談話了,您親口承認選擇有背景的人而不是能力更強的人。”
劉總的眼神變得銳利:“你偷聽我說話?”
“我只是在尋找真相,尋找被不公正對待的原因。”我迎著他的目光,不再退縮。
劉總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我:“這些都是你的猜測,沒有任何證據。”
“我可以去人事部申請評估復核,也可以向總部反映情況。”我亮出自己的底牌。
劉總突然笑了,笑容里帶著譏諷:“你以為你是誰?一個實習期都沒過的小員工,有什么資格挑戰公司的決定?”
憤怒和委屈在胸中翻滾,我脫口而出:“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劉總的眼睛緊盯著我,辦公室里的空氣凝固得令人窒息,他冷冷地說出那句讓我血氣上涌的話:“天王老子來也沒用!你以為靠關系就能在我這立足?這里是遠景集團,不是你家的后花園!”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劉總的辦公桌電話突然響起,打破了僵局。
劉總瞪了我一眼,拿起電話:“喂,我是劉明。”
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雖然模糊,但那急促嚴厲的語氣卻清晰可辨。
“劉明,你現在立刻到董事長辦公室來!”電話那頭的聲音嚴厲而不容置疑。
劉總皺眉:“發生什么事了?我正在處理...”
電話那頭打斷了他的話:“你知道你在跟誰說話嗎?你惹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