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婚姻是否能幸福長久,在有了孩子后 ,就加入了一個重要“變量 ”。也就是說,孩子有沒有養育好跟夫妻感情和家庭穩定息息相關 。
如何養育孩子 ,由誰主要養育孩子,是一個家庭當中的重要決策 。而在現行社會環境下 ,這個選擇大多數都是由媽媽來承擔的。
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顯示,“95后”的全職媽媽占比已達到82%,但同時,調查也發現:大多數的全職媽媽是被迫回歸家庭的。
引起關注的另外一些重要現象是:喪偶式育兒 、寶媽被騙被割韭菜 、全職媽媽心理壓力大等等狀況頻出 。“全職媽媽做不得”的言論鋪天蓋地。
到底要不要做全職媽媽 ,想安心快樂地做全職媽媽需要怎么做,我們用2個章節來深入探討一下 。本章節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全職媽媽的生存現狀,以此打開思路,借鑒思考。
我先來說結論:很多國家的全職媽媽過得很滋潤 ,并不像中國媽媽這樣焦慮。下面給出一些數據和知識,給大家一些參考 。
一、樂于成為全職媽媽的日本女性
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日本很多女性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和家庭主婦 ,這個其實也是有數據論證了的 。
據統計,在OECD成員國(經合組織)中,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日本女性“希望成為家庭主婦”的比率是最高的,和日本女性較低的職場勞動率形成鮮明對比。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于2017年發表的調查顯示,15~39歲的日本女性中,每3人中就有1人想做家庭主婦。約有60%的日本女性認為【相對于去外面工作,女性更應該先把家庭照顧好】,約有30%的日本女性認為【照顧好丈夫讓他安心工作,是妻子的職責】 。
以上是日本女性愿意做全職主婦的意愿 ,那在現實當中,大約有40%的日性女性確實做了全職主婦。
那為什么日本的女性那么愿意做全職主婦呢?
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
1、做全職主婦門檻低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我們都知道想要做全職主婦, 最起碼需要老公能夠有足夠的收入支撐家庭開支 。
據日媒的報道 ,想做全職主婦 ,需丈夫年收入在550萬日幣左右(約合30萬人民幣)。如果家有兩個孩子 ,則需約35萬人民幣。
結合日本人一般結婚及生育年齡會偏晚等狀況 ,一般日本男性要實現妻子全職主婦并不是很困難 。
2、日本家庭主婦的經濟保障好
首先,日本的“被撫養家庭成員”制度實現了讓全職主婦的妻子為丈夫大額抵稅,同時妻子幾乎也不用支付額外的健康保險、養老保險、住民稅和所得稅。
日本的全職主婦妻子在丈夫退休后,可以拿到百分之百的國民基礎養老金。如果丈夫去世了 ,除了可以拿自己的養老金之外, 還可以拿75%左右的丈夫的厚生養老金。
如果全職主婦跟丈夫離婚了 ,同樣可以拿到丈夫的養老金, 而且結婚時間越長 ,領到的越多。
點擊購買專欄,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偉偉老師的深度婚姻解讀,17年經驗,上千咨詢案例,實用實戰派。撥開情感迷霧,帶你掌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