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植 每經編輯:陳旭
面對迭創新高的黃金價格,今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持續升溫。
4月底,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在黃金價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的情況下,當季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到1206噸,同比增長1%。
這主要得益于全球黃金投資需求增長。黃金ETF需求復蘇,推動一季度黃金投資需求總量達到552噸,同比增長170%,創下2022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季度水平。
在黃金消費需求方面,面對金價迭創新高的壓力,金飾消費市場依然保持韌性,一季度全球金飾消費支出同比增長9%,達到350億美元。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路易斯·斯特里特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貿易摩擦頻發,美國經濟政策反復無常,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疊加經濟衰退風險擔憂卷土重來,都導致投資者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黃金投資需求激增,推動一季度黃金需求總量達到自2016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研究負責人賈舒暢向記者表示,展望2025年黃金市場,有三個趨勢需要關注:
一是美國關稅政策不但令全球通脹存在上升風險,而且也令全球經濟增速面臨下滑的可能,因此全球投資者通過黃金投資分散資產配置整體風險的需求或將進一步上升;
二是面對高金價,美國經濟政策不可預測性令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信心產生動搖,或令全球央行購金力度維持在最近數年的平均水準附近;
三是盡管一季度金礦產量創歷史新高,但由于回收金供應量小幅下滑,這也抵消了金礦產量的增量,黃金供應與去年第四季度預期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反而是黃金投資需求較去年第四季度預期有進一步上行空間。
去年以來COMEX黃金期貨價格走勢
一季度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增加244噸
面對迭創新高的黃金價格,一季度全球央行購金力度同樣具有韌性。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的官方黃金儲備增加244噸,盡管這個數字與去年一季度相比下滑21%,但與過去三年全球央行持續大規模增持黃金的季度平均水平相當,整體表現依舊堅挺。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CEO王立新此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金價不斷創出新高的情況下,部分經濟體央行或許會暫緩增持黃金的節奏與力度,但此舉不會影響他們增持黃金儲備的決策。因為這些經濟體央行決定增持黃金,是基于外匯儲備資產配置的戰略性調整優化。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70家央行里,29%的受訪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創下2018年啟動這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受訪央行繼續增持黃金儲備的主要原因包括重新平衡黃金的儲備量、調整本國產黃金的購入量以期達到更優的黃金戰略儲備水平、擔憂金融市場動蕩、通脹風險上升等。整體而言,“利率水平”“通脹擔憂”和“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性”仍是各經濟體央行決定增持黃金儲備的主要考慮因素。
此外,69%的受訪央行認為,未來5年黃金儲備的份額將會上升,這個比例高于2023年的62%與2022年的46%。與之形成反差的是,62%受訪央行認為,未來5年美元儲備所占比例將會下降,高于2023年的55%以及2022年的42%。
王立新向記者表示,近年以來,央行黃金儲備增加與美元占比下降呈現較強的關聯性,尤其在全球貨幣體系發生變化的趨勢下,過去10多年全球央行美元儲備比例下降的同時,黃金持倉比例持續增加。
賈舒暢告訴記者,隨著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令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發生動搖,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力度或將維持在近5年的平均水準,大概在780噸左右。
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期間,波蘭央行與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基金增持黃金的力度最大。這與國家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不無關聯。比如波蘭靠近俄烏沖突區域,需大規模增持黃金儲備實現外匯儲備保值;阿塞拜疆也因周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有所升級,選擇大力度地增持黃金儲備以達到避險投資的目標。
全球央行堆黃金的積極增持,正成為推高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
此前,高盛發布報告,將今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需求的假設從41噸/月調高至50噸/月。高盛還認為,如果全球央行購買黃金規模達到約70噸/月,年底黃金價格有望升至3200美元/盎司的水平。
按照一季度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增加244噸計算,目前黃金價格的確成功突破3200美元/盎司的整數關口。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若今年全球央行購金力度延續一季度的水準,加之4月美國出臺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市場避險投資情緒高漲,年底黃金價格仍有一定幾率突破此前創下的3509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
中國金飾需求與黃金投資需求“此消彼長”加劇
面對迭創新高的金價,中國黃金投資需求與金飾消費需求的“此消彼長”狀況進一步加劇。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黃金價格連續走高并抑制國內金飾消費需求和零售商補貨量,加之零售金店數量縮減等因素,今年一季度國內金飾需求持續承壓,同比減少32%,僅有125噸。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具有投資屬性的金條、金幣投資需求量躍升至124噸,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12%,創下有史以來第二強勁的季度表現。究其原因,除了金價大幅飆升所帶來的投資賺錢效應,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與人民幣匯率波動催生的避險需求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中國市場黃金ETF需求同步激增,一季度流入約167億元人民幣(約2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一季度中國金飾消費需求之所以較過去10年同期平均水準下降約29%,主要緣于高金價導致部分民眾選擇持幣觀望,另外部分民眾也轉向購買克重更小、價格更親民的金飾產品。但是,國內消費者金飾消費總支出金額仍保持相對穩定,同比僅下滑7%,為841億元人民幣(約115億美元)。
從環比來看,一季度中國金飾消費較去年四季度回升18%。王立新此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認為,民眾對金價上漲有一個適應過程。隨著金價迭創新高,一旦民眾紛紛接受高金價環境,相應的金飾消費需求也會逐步得到釋放。
在他看來,當前受高金價影響,在同等金飾購買預算的情況下,民眾更傾向于購買小克重的金飾品。因此金飾加工企業可以推廣硬足金產品,這樣既能解決民眾的購金預算問題,又令金飾在設計和質感方面看起來具有更好的展現力。
需要注意的是,金價迭創新高所帶來的賺錢效應,令一季度具有投資屬性的國內金條、金幣與黃金ETF市場均迎來大量資金流入。
數據顯示,繼一季度資金涌入令國內黃金ETF的黃金持有量大增23噸后,4月1日~25日期間,國內黃金ETF迎來更強資金流入,持有量大增約70噸。
斯特里特表示,去年三季度以來,全球投資者持續加大黃金ETF的配置力度。今年以來,亞洲地區黃金ETF的資金流入量僅4月份就超過該地區一季度的總和,資金流入仍有增長空間。“展望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仍難以預測,且這種不確定性或為金價帶來進一步上行潛力。隨著國際動蕩局勢的持續,未來數月內,來自機構、個人及全球央行的黃金避險需求或將進一步攀升。”她強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