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廣東韶關始興縣兩車相撞起火,車內駕駛員被困,一名救人者被大火逼退,僅用5秒觀察火勢后,再次冒險貼近車身,彎腰屈膝、連拖帶拽,將受困者轉移至馬路安全地帶。救人者鐘威是始興縣沈所鎮農業辦主任,他對南都記者說,如果再發生類似事情,還會作出同樣的選擇。
面對車輛側翻著火、隨時有爆炸可能的車禍現場,鐘威的救人之舉并非一時沖動。作為一名長期扎根基層的農業辦干部,鐘威的工作大多開展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比如完成育秧工作、建設大櫻桃產業園。2024年防汛期間,他還曾連續三天三夜駐守堤壩,轉移受災群眾數十人,同事評價他“遇事從不退縮”。“經歷了基層的歷練,我更有勇氣去救人”,這些看似瑣碎平常的基層事務,卻鍛煉了他見義勇為的本能。
當下許多人會認為,公務員的工作是“程式化”的,而鐘威的出現則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從育秧到建產業園,從駐守堤壩到見義勇為,不論工作內外,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恰恰是“人民公仆”四個字的具體呈現。
火中救人之事發生后,現場視頻在當地微信群廣泛傳播,網友對鐘威的行為大加稱贊,官方也擬認定其見義勇為行為,社會與官方的雙重肯定是有力的價值認同,相信也將激勵更多平凡英雄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畢竟,鐘威曾經坦言,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在2024年韶關江灣水災疏散群眾過程中犧牲的救援隊隊員劉永嘉,一樁樁英雄壯舉帶來的強大感染力,讓見義勇為精神不斷接續。
鐘家門口,“光榮之家”牌匾高掛。父親作為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平日經常教育和鼓勵鐘威要做一個善良、勇敢的人。瞬間升至151次/分鐘的心率不僅是腎上腺素飆升的結果,其中也有面對火海的本能恐懼。即便如此,仍能完成5秒觀察火勢、找準機會迅速救出被困人員,果決與理性背后少不了知識、經驗和身體條件的支撐。鐘威也認為,這次救人背后,離不開退伍軍人父親的言傳身教,以及自身扎根基層多年、應急處突練就的經驗。
正因如此,他才在救人后強調“要先保證自身安全,評估到底能不能救”,這并非怯懦,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敬畏生命,即不僅要挽救他人性命,也要避免無謂的犧牲。兼備救援素養與人道勇氣,是當下緊急事件發生時,社會自救互救最需要的能力,這與應急管理部多次強調的“杜絕盲目蠻干、冒險施救”理念一脈相承。
鐘威事跡的動人之處,在于打破了英雄與普通人的界限,在火海中躬身救人的,與在辦公室整理文件、在田里育秧的可以是同一個人。這種統一正是對個體救援力量最好的期許,每個普通崗位的堅守者都能在危急時刻成為救助者,理性與素養賦予熱心人救助他人也保全自己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