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7日23時45分
(北京時間8日5時45分)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襲擊了
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邵云環、許杏虎、朱穎
48歲的新華社記者邵云環
31歲的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
以及他28歲的妻子朱穎
當場遇難
20多名外交人員受傷
使館館舍嚴重被毀
#“謀殺”變“誤炸”
然而
這一暴行卻被當時的美國政府
稱為“誤炸”
激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和譴責
使館建筑一側墻壁被導彈全部掀掉。新華社記者 黃文攝
大使館在爆炸中嚴重被毀的一側建筑。新華社記者 黃文攝
坐落在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院內的大使官邸被北約導彈毀壞后的慘狀。新華社記者黃文攝
新華社常駐貝爾格萊德分社女記者邵云環同志遇難的房間。新華社記者黃文攝
北約給的理由是使用了一份美國中央情報局過時的地圖,中國大使館距離北約轟炸的真正目標南斯拉夫軍事總指揮部僅僅只有180米,且兩個建筑物的大小形狀都十分相似。
B-2于1994年在太平洋訓練投彈
顯然,這樣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這架轟炸中國大使館的B-2隱形轟炸機中,裝載有6枚GBU-31導彈,也就是聯合直接攻擊導彈(JDAM),每枚重900公斤。JDAM是美軍當時精確制導武器庫中型號最輕、攻擊精度最高的炸彈,攻擊圓概率誤差低于10米,良好氣象條件下低于3米。
從導彈攻擊軌跡不難看出,五枚導彈從不同方向擊來,其中兩枚是從使館的兩個角切入,目的性非常強,很難用“誤擊”去解釋。
至于“使用舊地圖”的說法,美國國家地圖局第一時間“甩鍋”。5月16日,美國地圖局發表聲明,強調“使用我們的產品的人員,不管是國務院,情報分析家,還是陸軍、陸戰隊、海軍或空軍,都可以信賴國家地圖局的及時性準確性……我們的地圖正確地標示了中國大使館及南聯盟軍需局的位置”。由此可見,北約針對中國大使館的轟炸是“誤炸”實屬無稽之談!
#彼時中國,無力反擊
20年前的中國,雖然已經引進了多批次蘇-27戰斗機,但國產戰機方面,依然是殲7、殲8等2代戰斗機,無論是飛行性能還是航程、載荷,都與國際先進戰機相去甚遠。而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之時,我方實無力量進行軍事反擊。
這次事件也徹底炸醒了中國人,
我們要想獲得尊重,
自己的拳頭就必須硬!
炸毀前的大使館
這是一場精心預謀的可恥謀殺。那時的國人,抗議霸權主義暴行的時候也在呼喚,我們的精確打擊武器在哪兒啊!
#如今,你還敢來嗎?
如今,中國自己的五代機殲20、殲35相繼服役,我國殲10CE也在印巴沖突中大放異彩,中國造揚名世界!
殲20(上)、殲35(下) 陳肖/攝
二十六年,望中猶記。
中國軍工,有心不負!
如今的我們已經不會在懼怕任何威脅,如今的中國不會徒生事端,但事兒來了也不會怕事。曾經有人問過,如果現在美國再重演一次南斯拉夫大使館轟炸,這次我們的反應會是如何?
答案要問問它了,
看了如今的我們,
你,還敢“失誤”嗎?
編輯/云苓
審核/老虎
訂購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