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得民心者得天下:看1946年毛主席和我黨、我軍在東北如何扭轉危局

0
分享至

序章:杜聿明兵臨松花江畔

1946年5月18日,東北民主聯軍撤離四平,隨后撤離長春,一直退到松花江北岸。

國民黨軍則連續(xù)占領公主嶺、范家屯、長春、海龍、德惠、農安、小豐滿等地,兵臨松花江南岸。

從松花江南岸的鮑家屯到哈爾濱不過150公里,這個距離杜聿明的美械部隊坐著大卡車兩三天就能趕到了。

當時東北的局勢惡劣到什么程度呢?1946年6月,中共中央東北局甚至已經做好了放棄哈爾濱的準備,打算把部隊拉到農村去打游擊,獨立開創(chuàng)局面了。



國民黨“東北保安副司令”鄭洞國在長春

這種情況甚至與長征前夕有幾分相似。

在毛主席的考慮中,他對東北民主聯軍的最大期望是“堅守哈爾濱10天”!除了拖住杜聿明進攻的腳步等待關內形勢變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

由于民主聯軍還沒有建立穩(wěn)定的根據地,在農村也無法立足,北滿的山林里全是土匪和降而復叛的偽軍,作為民主聯軍司令員的林彪甚至要親自帶著隊伍去打土匪。

實際上,此時的杜聿明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他何嘗不想一舉打過松花江,占領哈爾濱,把林彪和他的部隊攆進黑龍江,但是對這位新任“東北保安司令”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沒兵。

他帶出關的國軍一共就5個軍11個師,由于前期迅速攻城拔寨,遼闊的黑土地出現了勢力真空,現在國軍一個師要防守上百公里的鐵路沿線,要想再打過松花江,杜司令實在是連一個團都拿不出來。



杜聿明在東北

更加尷尬的是,隨著補給線不斷向北延伸,國軍的汽油、彈藥也都接濟不上。

杜聿明當即向蔣介石發(fā)電報要兵,蔣介石也答應再增調2個軍到東北,讓杜再組織一次進攻,徹底解決東北問題。

但這時候有一個人不答應了,那就是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陳毅。

6月7日,陳老總指揮華野部隊向國民黨軍和偽軍發(fā)動猛烈進攻,連續(xù)攻克了泰安、棗莊、德州、高密等城鎮(zhèn),國軍大敗虧輸。

此時的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已被華野掐斷,看起來就像兩條死蛇,完全無法通行,即使可以行車,國軍部隊的安全也無法保證。

不得已,蔣介石只好把原來答應交給杜聿明的兩個軍調回山東戰(zhàn)場應付華東野戰(zhàn)軍凌厲的進攻,至于在東北的杜聿明,那只好再等一等。



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zhàn)

1946年入夏之后,全國形勢已經隨著國民黨發(fā)動對中原解放區(qū)的公開進攻而陷入全面內戰(zhàn),對蔣介石來說,到處都在打仗,到處都要派兵。

在遠水難救近火的情形下,蔣介石不得不于1946年6月下令東北?;穑瑖搽p方沿松花江形成對峙,東北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期。

一、毛主席的關鍵一招:全力建設根據地!

此時的東北局勢,已經從政治斗爭為主,軍事斗爭為輔轉變成了軍事斗爭為主,政治斗爭為輔,由富有軍事斗爭經驗的領導人擔綱負責東北全局顯然更加合適。

毛主席經過慎重考慮,于1946年6月16日向東北局下達指示,決定以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這相當于把東北的軍事、政治全權交給了林彪。

林彪一個中央軍委委員當一把手,四個政治局委員給他打配合,這在我黨在全國的組織安排中都是少見的。



林彪主持東北局會議,高崗、陳云、張聞天等人參加

隨后,東北局召開擴大會議并由陳云主筆起草了著名的《東北的形勢和任務》決議,又稱為《七七決議》,決定集中主要力量,解決東北最迫切、最關鍵的問題——根據地建設。

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對東北局《七七決議》作了若干修改后批復“完全同意”。

當時中共中央東北局內部刊物《群眾》的發(fā)刊詞最能說明我黨、我軍對時局的認知:

放在我們東北全黨全軍前面的任務就是建立根據地,建立根據地的中心工作就是發(fā)動群眾……全黨全軍應該警惕我們目前所處的情況,認識目前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拿出一切毅力來、一心一意、埋頭苦干,痛下決心,到群眾中去!

為了建立和鞏固根據地,林彪領導的東北局主要抓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在民主聯軍控制的根據地全境掀起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



土改運動如火如荼

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就不難發(fā)現,東北解放區(qū)土改運動的高潮就是從1946年6月開始的。

在合江省(即今天黑龍江東部的三江平原),從1946年6月開始,15個縣市的35萬農民在斗爭中獲得20萬坰(一坰等于一公頃,即等于15畝)熟地,并建立了農民協會,這一切只用了5個月。

又過了4個月,另外37萬貧苦農民分到了28萬坰土地,1.7萬頭牲口,3.6萬余間房屋,4萬余石糧食。

在松江省(即今天黑龍江南部地區(qū)),從1946年7月開始,解放區(qū)政府給14個縣的40萬農民分配了36萬坰土地,以及大批牲畜、房屋,有了房,有了地,有了耕牛,大批青年農民因此還娶到了媳婦。

在黑龍江、綏寧、嫩江等省,解放區(qū)政府給140多萬翻身農民分配了110萬坰土地,以及恢復生產所需的糧食、種子、牲畜。



人民群眾踴躍參加土改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6年6月到1947年5月,11個月的時間里,在東北的黨和政府共給629萬無地或少地農民分配了503萬坰土地,40多萬頭各種牲畜,4.5萬噸的糧食,甚至還有10億多元用于恢復生產的無息和低息貸款!

祖祖輩輩受夠了地主盤剝,官府欺壓,土匪掠奪的東北人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幾乎徹底翻了身,生產的積極性被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

1947-1948年,除了原來已經分配的熟地,復耕和新開墾土地達到150多萬坰,平均每一坰的糧食增產300斤以上。

1947、1948年兩年,解放區(qū)人民一共上繳了380多萬噸的公糧用于支援民主聯軍和后來的東北野戰(zhàn)軍作戰(zhàn)。

同時,解放區(qū)掀起了保衛(wèi)土改成果的熱潮,母親送兒子參軍,妻子送丈夫參軍成了普遍情況,1946年-1949年,東三省參加解放軍的青年男女達到驚人的160多萬人。



當時東北民主聯軍八縱的隊伍

此外,還成立了大批基層民兵組織和基層政權,光吉林,熱河,合江,牡丹江四個省,就組建了21萬多人的民兵隊伍,上百萬人的農會組織。

連不識字的老大娘都夜以繼日地給子弟兵做棉鞋棉襖。只為了讓地主土豪反動派永遠不能回到這片土地上欺負咱們老百姓!

1947年6月,林彪主持的東北局決定當時還在南滿工作的陳云擔任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李富春為副主任,陳云同時兼任東北行政委員會黨委書記。

1944年初,陳云主持陜甘寧邊區(qū)財經工作,兩年時間就搞活陜甘寧財經全局,這樣的能力和魄力在東北確實不做第二人想!

在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的領導下,東北解放區(qū)的經濟實現了很大程度的恢復和發(fā)展。



陳云(右)和肖勁光(左)在南滿解放區(qū)

陳云上任之初,就以高度精準的政治眼光向中央提出:在目前情況下,需要把財經工作放在不次于軍事或僅次于軍事的重要位置上。

東北財經委員會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實施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平抑物價。通過解放區(qū)的商店和農民合作社的運營,農產品的價值大大提高。

從1946年底到1948年初,僅僅隔了一年,在東北一噸大豆所能換到的粗布就從70尺增加到330尺,鹽巴從100斤增加到1000斤。

同樣的農產品可以換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了,得到實惠最多的就是農民,因此,在解放區(qū)到處都涌現出農業(yè)生產熱火朝天的景象。

第二招,通過新修水利,改進耕作方式,新增支農貸款4000億元繼續(xù)鼓勵農業(yè)生產,短短兩年,東北的耕地面積竟然翻了一倍,從1947年的840萬坰增加到1949年的1668萬坰。



分土地,抓生產

1948年一年,東北解放區(qū)共生產糧食1226萬噸,每坰地產糧從750公斤提升到1200公斤以上!這個規(guī)模大致相當于2018年陜西省的糧食產量。

1949年1-2月,解放區(qū)各省先后組織了勞動模范表彰大會,數千名勞動模范受到表彰,許多勞模代表上臺講話時,說到黨和政府領導他們翻身、發(fā)展生產與改善生活,竟不由自主地淚流滿面。

東北財經委員會使出的第三招,就是大力發(fā)展公營企業(yè)和公營農場,解決就業(yè)問題,實現黨政軍機關自給自足。

1948年,東北解放區(qū)的公營及機關農場共新墾耕地15萬坰,其中還有4個機械化農場耕地4000坰,共收13萬噸糧食。

各地政府大量恢復和興辦因為戰(zhàn)亂廢棄的廠礦,公營工廠和煤礦、鐵礦招收的職工從1946年的1.3萬人增加到1947年的5萬人和1948年的12萬人,這使得城市就業(yè)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黨領導下的東北人民政府大規(guī)模興修鐵路,發(fā)展生產

林彪主持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剿除為禍東北多年的匪患。

在東北民主聯軍撤離四平之后,一部分之前被收編的地方武裝和土匪勢力公開叛變,這些匪徒竟然叫嚷要與國民黨軍“會師哈爾濱”,在各地瘋狂進攻解放區(qū),圍攻我基層黨組織。

是可忍,孰不可忍,1946年6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民主聯軍作出《關于剿匪工作的決定》,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堅決徹底地肅清土匪,發(fā)動廣大農民,建立鞏固后方,以支持長期戰(zhàn)爭?!?/p>

根據這一指示,北滿解放區(qū)出動12個團和6000人的機動部隊,從6月份開始全力清剿猖獗的土匪和叛軍。

僅僅2個月時間,在民主聯軍雷霆萬鈞的攻勢下,在北滿的土匪勢力土崩瓦解,罪大惡極,被稱為北滿土匪“四大旗桿”的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四個慣匪,前三人在1946年11月底-12月初陸續(xù)被我軍俘虜處決,孫榮久于1947年3月被抓獲后槍決。



謝文東被抓后受審

1947年2月6日晚,牡丹江軍區(qū)獨立第2團偵察排排長楊子榮只身打入虎穴,里應外合,活捉了東北先遣軍第2縱隊第2支隊司令、被稱為“座山雕”的土匪張樂山以及所屬25名殘匪。

后來,這段傳奇的戰(zhàn)斗故事被改編為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聞名全國。

到了1947年4月,我軍共殲滅在東北的土匪10萬余人,繳槍5.6萬多支,各種炮360多門,除了小部分怙惡不悛,負隅頑抗的土匪被擊斃外,大部分投降或接受改編。

道理很簡單:其實大部分土匪還是被裹挾的老百姓,在解放區(qū)的老百姓的日子都過好了,誰還愿意過那刀頭舔血的日子?

通過強有力的根據地建設措施,僅僅一年時間,東北民主聯軍的兵力、裝備就大大增強,到1946年11月,已從1945年底的27萬人增長到36萬多人。到1947年4月,又進一步增加到46萬多人。



東北野戰(zhàn)軍的坦克部隊

1947年5月20日,毛主席給林彪發(fā)報說:“東北在你們領導之下,改革了土地、發(fā)動了群眾,建立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在全國各區(qū)中,就經濟論,你們占第一位,就軍力論,你們已占第二位(山東為第一位)?!?/p>

二、國民黨倒行逆施、失盡民心

就在毛主席與中共東北局逐步穩(wěn)住陣腳的同時,蔣介石和國民黨卻是昏招疊出,令人嘆為觀止。

第一個昏招,就是通過調整流通貨幣,對東北人民進行直接掠奪。

國民黨在接收東北后立即宣布,原來通行的偽滿洲國貨幣作廢,這個安排很正常,沒問題。

但是杜聿明于1945年11月緊急宣布,東北流通的法幣必須蓋有他的名章,否則不準流通;蓋印法幣與偽滿洲國貨幣1:1比例限期收兌,這就很要命了。



1945年,蓋有杜聿明名章的法幣

因為抗戰(zhàn)勝利之后,在關內流通的法幣已經爆發(fā)了惡性通脹,其價值比偽滿洲國貨幣低了一半以上,強行收兌相當于把東北老百姓的財產硬生生卷走一半。

更要命的是,由于收兌滿洲國貨幣的點有限,消息傳遞又不是很靈通,交通也不方便,所以當許多地方的老百姓得到消息趕去兌換時已經過了期限,導致他們手中的“偽幣”一文不值,如同廢紙。

這就完了?遠遠沒有,由于“東北剿總”隨意濫發(fā)蓋印法幣,法幣很快貶值,1947年,國民黨派駐東北的中央銀行分行發(fā)出告示,將流散民間的“蓋印法幣”收回時,兌換比例變?yōu)?:15。

到了1948年7月,東北國統區(qū)法幣的發(fā)行量已經是1946年1月的2.4萬多倍(而國統區(qū)的面積則縮水到只有東北面積的3%),無數家庭被洗劫到一文不名而破產,城市中到處都是嗷嗷待哺的饑民。

第二個昏招,是隨意制定田賦征收額度,橫征暴斂。1945年9月4日,由原國民黨“中央銀行”行長張嘉璈為主任,成立了“東北行營經濟委員會”。



國民黨東北行營經濟委員會主任張嘉璈

這個“經濟委員會”網羅了一大批所謂的經濟學家和銀行家,然而卻不經任何深入調查即宣布:田賦征實改為照偽康德十一年(1944年)稅率加150倍折收現金。

當時東北物價比1945年初上漲不過2-3倍,而田賦竟然上漲150倍!不種地也還罷了,種了地竟然都不夠交租、交稅的!廣大農民活不下去,干脆把土地拋荒,把耕牛宰了吃肉。

諷刺的是,時任國民黨東北最高行政長官的熊式輝竟然聲稱,即便征收了150倍的田賦,比關內還低“十分之六”,如此喪心病狂,簡直連偽“滿洲國”都不如了。

1945年底,在東北的國統區(qū),可耕土地的荒蕪面積竟達321萬坰,耕畜數量僅為354萬頭,村鎮(zhèn)杳無人煙,滿目凋敝。

第三個昏招,就是放任官僚資本壟斷的煤、鹽大幅漲價,而將農產品價格惡意限價,導致官僚和資本家大發(fā)橫財,而農民買不起過冬必須的煤炭,只好以大豆作為燃料取暖。

國民黨接管東北之前,在東北一斤高粱米原來可換粗鹽3斤,結果到了1947年4月,一斤高粱米只能換3兩粗鹽。



國統區(qū)嚴重通貨膨脹造成的恐慌性購糧

煤炭就更離譜了,國民黨官方收購來的煤炭在沈陽只公開銷售了一次,剩下的全部流通到黑市,價格昂貴,而且經常斷貨,搞得城市居民怨聲載道。

由于國民黨官員壟斷了東北鐵路運輸業(yè),農村生產的農產品運輸到城市,一車皮要加收10萬元的所謂“流動費”,農民無力承擔,索性把糧食堆在地里任由爛掉。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東北任職的許多偽政權官員,在日本投降之后不僅留了下來,而且大肆賄賂國民黨接收官員,反而升任要職,大搞“五子登科”,加倍地盤剝老百姓,搞得國民黨東北政府烏煙瘴氣,一團亂麻。

1947年4月,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以前就是軍統)局長鄭介民向蔣介石做秘密報告,列舉了國民政府在東北行政上的種種弊端,并且沉重地指出:東北因政治、經濟措施頗多失策,民心失望,危機隱伏。



鄭介民給蔣介石的秘密報告

然而奇葩的是,就在同一天,國民黨“吉林省主席”梁華盛也致函蔣介石,認為吉林省的老百姓都是刁民,不是黨國的政策不行,而是“這屆老百姓不行”,他振振有詞地說:

本省淪陷過久,民眾習于敵偽時代之茍安生活,不解現實環(huán)境與時間之困難,心存奢望。

這像極了一個被同學打了的小學生向老師告狀的架勢。估計蔣委員長看到這份致函也要無語凝噎,實不知梁主席這般奇談高論到底是如何總結發(fā)現,又是如何提煉而成。

三、消滅一切負隅頑抗的敵人,解放全東北!

槍桿子有了,糧袋子也鼓了,信心倍增的林彪開始指揮部隊,從松花江邊一步步反推國軍。

1946年12月中旬,杜聿明在得到增援之后開始向位于吉林省東部的南滿解放區(qū)發(fā)動猛烈進攻,他的思路很明確,就是“南攻北守,先南后北”,先消滅實力較弱(民主聯軍只有2個縱隊)的南滿解放區(qū)。



林彪主持作戰(zhàn)會議

沒想到,6個師的國軍剛剛圍著南滿解放區(qū)開始進攻,松花江以北就打響了,1947年1月5日,林彪率3個主力縱隊越過松花江猛撲國民黨新一軍,威脅長春,迫使杜聿明不得不調兵北援。

在隨后的4個月中,陳云、肖勁光指揮的南滿解放區(qū)隊伍與林彪的北滿主力配合默契,采用“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戰(zhàn)術,使得杜聿明南北不能相顧,史稱“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此次戰(zhàn)役我軍先后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近5萬人,使得國軍士氣大挫。此時,杜聿明已經拿不出機動兵力來發(fā)起主動進攻了。

1947年5月13日,林彪統一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fā)起夏季攻勢,我軍越過松花江,基本解放了長春以東地區(qū),殲滅國軍8萬余人,實現了南北滿解放區(qū)連成一片。

到這個階段,東北民主聯軍的實力已經不弱于國民黨軍,還略有勝之。



四保臨江戰(zhàn)役中的我南滿軍區(qū)部隊

1947年5月19日,林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意氣風發(fā)地說:

“去年的昨日,我們退出四平;今年的昨日,我們消滅敵人兩個師。去年之今日,我們主動撤離公主嶺;今天我們又收復公主嶺,恰恰是一周年了!”

1947年9月,民主聯軍又發(fā)起秋季攻勢,切斷了長春到四平的鐵路,殲滅國民黨軍7萬人,給剛剛到沈陽就任“東北行轅主任”的陳誠送上了一份“大禮”。

此時,國民黨軍已經在民主聯軍的打擊下龜縮于中長、北寧鐵路沿線20余個城市,過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

1947年年底,東北民主聯軍的兵力增加到近74萬人,加上民兵部隊總人數已過百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雄師”。



戰(zhàn)斗在白山黑水間的東野戰(zhàn)士

12月15日,民主聯軍發(fā)起冬季攻勢,到1948年3月,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9個師15.6萬多人,解放17座城市,迫使國民黨軍困守錦州、沈陽、長春3座孤城。

在民主聯軍節(jié)節(jié)取勝的同時,在東北的陳誠、杜聿明、孫立人、熊式輝等國民黨高層各分派系,仍然爭權奪利不止。

陳誠更是為了一己私利將國軍主力部隊分拆,摻入大量新收編的游雜武裝,排擠有一定軍事才能的陳明仁等將領,導致國民黨軍隊戰(zhàn)斗力和士氣一落千丈。

1948年1月,衛(wèi)立煌接替陳誠擔任東北國民黨最高軍政長官,但他面對極端被動的局面已經一籌莫展,毫無辦法,國軍仍在到處燒殺搶掠,抓丁抓夫、派糧派款,早已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本質的東北人民開始齊心一致地支持共產黨和解放軍,爭取早日打倒反動派。

1948年7月,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發(fā)起戰(zhàn)略決戰(zhàn),第一個戰(zhàn)場就選在唯一我軍實力對比國民黨軍占優(yōu)勢的東北。



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心發(fā)起戰(zhàn)略決戰(zhàn)

在東北野戰(zhàn)軍發(fā)動遼沈戰(zhàn)役的過程中,各級黨委共組織了183萬人的支前隊伍,擔架13.7萬副,大車12.9萬輛,搶修公路2185公里,籌集運送糧食5500萬公斤,提供棉衣100萬套。

在遼沈戰(zhàn)役第一階段,不怕犧牲的民工支前隊伍和醫(yī)護人員從火線搶下來6萬多解放軍傷員,使得絕大多數戰(zhàn)士都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塔山阻擊戰(zhàn),塔山村全村200多青壯年和附近幾個村上千名群眾一起幫東野4縱修陣地,3天就挖了8000多米長的交通壕,人民群眾把自己家的果樹、門板、炕沿全都拿出來蓋工事了。

后來,國民黨第62軍軍長林偉儔來到塔山前線時,打死都不相信東野是在十多天的時間里構筑成如此完整的防御陣地的。

戰(zhàn)役第二階段,廖耀湘率強大的“西進兵團”向錦州方向攻擊推進,卻在黑山、大虎山一線遭到東野10縱頑強阻擊。



解放軍總攻錦州

黑山人民出動了2萬多人的支前隊伍,幫助10縱快速修好了17公里長的防御戰(zhàn)壕,在戰(zhàn)斗中搶救傷員,運送彈藥和食物、藥品,甚至和東野并肩作戰(zhàn)打擊反動派,在戰(zhàn)斗中僅支前人員犧牲的就達400多人。

廖耀湘怎么都想不明白,他的第九兵團有5個軍11個師,12萬人的兵力,居然打不動東野10縱區(qū)區(qū)一個4萬人的縱隊。

因為無法突破黑山防線,廖耀湘不得不命令部隊往南向營口撤退,終于在遼西平原全軍覆沒。

可以說,遼沈戰(zhàn)役,乃至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不僅是毛主席帶領的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和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之間戰(zhàn)略、戰(zhàn)術、勇氣和智慧的較量,更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較量!



東北野戰(zhàn)軍進入沈陽

民心向背,已經注定了這場較量的結局!

向偉大的毛主席,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致敬!

聲明:個人原創(chuàng),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每日一段歷史 incentive-icons
每日一段歷史
每日一段有笑有淚的歷史
370文章數 18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qū):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兰考县| 远安县| 广河县| 嵊州市| 松桃| 林口县| 平南县| 讷河市| 宁陵县| 盐边县| 绥阳县| 富源县| 永仁县| 丁青县| 湘阴县| 岳阳县| 桐城市| 集安市| 河东区| 东乡族自治县| 南木林县| 墨江| 酉阳| 谷城县| 额济纳旗| 南开区| 龙山县| 怀仁县| 佛学| 凤冈县| 绥中县| 嘉黎县| 巫山县| 宁化县| 台东县| 双峰县| 巩留县| 祁东县| 大宁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