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當“接待員”
北碚這樣拼民營經濟》
支持民營經濟的東風,從中央吹拂到了地方。
根據時間窗口,先是中央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緊接著重慶市深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再到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7次提到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政策的“東風”越來越有力。
作為全市唯一民營經濟改革綜合示范試點,北碚區如何乘“風”而上,為民企融入市場經濟保駕護航?
本期《渝州瞭望臺》,為你深度解析具有北碚辨識度的民營經濟服務舉措。
“碚”有深意
向“盧作孚”學企業家精神
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也是一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更是北碚民營經濟的先驅,他辦企業的理念和精神,已成為這座城市重要的精神財富。
位于北碚區的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以這位實干家的名字命名,足見該區多么敬重他,同時又多么的重視民營經濟發展。
▲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北碚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就專程前往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召開傳承弘揚盧作孚企業家精神座談會。
在此次調研中,林旭陽實地查看了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的校園環境、教學設施及實訓基地,聽取了學院的情況介紹。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林旭陽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從清末民初的張謇,到抗戰時期的盧作孚、陳嘉庚,再到新中國成立后的榮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今年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企業是經營主體,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弘揚企業家精神,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全區上下要深入學習,把傳承弘揚盧作孚企業家精神作為驅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有效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更好賦能北碚經濟高質量發展。
林旭陽強調,盧作孚是北碚的開拓者和建設者,要以更大力度協同聯動,擦亮盧作孚城市名片。要加強研究傳承,整合西南大學盧作孚研究中心、民生公司宣傳部等多方資源,打造盧作孚研究品牌。要加強轉化使用,加強對盧作孚紀念館等文物資源的挖掘保護與活化利用,辦好“作孚沙龍”“作孚講堂”等系列活動。要加強場景打造,把與盧作孚相關的歷史文化元素保護傳承與城市風貌改造相融合,加快建設盧作孚企業家精神集中展示區和一體化教學區。要形成宣傳矩陣,推動創作一批具有北碚辨識度的優秀文藝作品,營造人人學習盧作孚、人人能講盧作孚的社會氛圍。
“碚”有誠意
區委書記坐鎮企業家接待日
從福建來到重慶北碚,林旭陽十分關心該區的民營經濟,他帶來的服務新舉措,就是首推“企業家接待日”,并率先客串“接待員”,與14位企業家面對面,了解企業家們真實想法的同時,現場拍板解決民企的急難愁盼問題。
“企業好,北碚就好!大家都是一家人,歡迎大家多提問題和建議。”林旭陽用這樣一句實在話,拉近了政企之間的距離。
▲北碚區首次“企業家接待日”活動舉行。秦廷富 攝
北碚區行政中心內的這次對話十分熱烈,民營企業家們從試探到拋出棘手的問題,都得到了正面回應。
重慶騰海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鴻德的“痛點”,是企業新廠區外的正式道路遲遲未能建好,大貨車無法進入。
“這條路已經獲得施工許可,預計本月就能開工。”重慶市蔡家組團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居建現場答復說,簽訂的施工合同工期為300天。
“施工進度能不能再快點?”林旭陽的追加提問,正是楊鴻德最關心的。
▲企業家現場提出意見和建議。秦廷富 攝
“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努力,會盡力加快建設進度。”陳居建說,經過多方努力,道路施工的實際工期已經加快到3個月左右,預計5月底就能建成通車。
企業家們提出的所有問題,有的現場得到解決,有的獲得了滿意的答復,即使是無法立即解決的,也將建立臺賬,明確其辦理時間,及時跟蹤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從北碚區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該區設立“企業家接待日”后,每月第一周周五由北碚區四大家主要領導接待企業家1次,企業家們可以隨時打電話預約參加。
“碚”有暖意
數智賦能讓市場公平競爭
國務院辦公廳今年印發的《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提到了“強化數字技術賦能,確保執法監督精準高效”。
北碚區在數字賦能公平交易、行政檢查等涉企服務方面走在了前面。
重慶市區縣首例“不見面開標”工程建設項目,就誕生在北碚區。北碚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區所有公開招標項目全流程電子化率及不見面開標率均已達100%。
▲北碚新城神馳中心。秦廷富 攝
解決了市場公平準入的問題,只是北碚區為民企一攬子服務的其中一環,各職能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北碚區住房城鄉建委建立了“3+1”企業服務模式,即建立政策宣傳培訓、企業提前對接、小低風險項目快速通道3項機制,組建1支幫代辦隊伍,最大限度壓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
北碚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構建了產業鏈空間數字模型,推動精準智能線上選地模式,針對企業“找地難”打造“云上看地”,采取數字化手段,整合產業用地擬供應土地信息及招商政策,以“現狀+規劃+要求”的組合方式,發布包括實景三維、現狀圖片、規劃條件、基準地價、地理位置、準入條件等內容,面向全社會全面展示土地資源信息,幫助企業縮短找地、看地時間,打造產業鏈供地新模式。
▲神馳機電。秦廷富 攝
北碚區市場監管局則成立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下設優化營商環境“1+3”工作組,以實施“六大優化提升”行動為抓手,通過構建“634”服務體系、推行創新的服務機制、實施精準高效的服務措施,讓行政檢查等工作事項更規范。
北碚區科技局建立了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出臺人才創辦企業、技術合同認定、研發體系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等專項計劃12類,支持企業推進平臺建設、技改升級、研發攻關和科技合作,同時推進信貸融資保障,累計為460家“高科雙企”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7.4億元。
各區級部門之間的“多跨協同”,為北碚區民營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創造了一站式的無憂服務環境,這對于企業自身的運營來說,是最大的“降本增效”。
“碚”有新意
推“碚+”計劃護民營經濟
對于營商環境,民企最具體驗感和發言權。
北碚區一家從事幕墻工程的民營企業家感嘆道,沒想到民營企業“吹個哨”,政府部門隨叫隨到,大家坐在一起談問題想對策,困難很快迎刃而解。
近年來,北碚區不斷迭代民營經濟的服務模式和場景,服務民企“直通車”獲評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獲評民政部第二批“全國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典型經驗”;推動民營經濟 高質量發展“三個一”機制獲評重慶經濟改革創新案例;成功掛牌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激發北碚人才潛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 亦獲市改革辦肯定,這些亮眼成績,回答了北碚區為什么會是市唯一民營經濟改革綜合示范試點。
▲重慶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秦廷富 攝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北碚在構筑營商環境服務閉環的同時,提出了針對民營經濟的“碚+”計劃。
重中之重,是營造“碚+”暖心的政務環境,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區紀委監委成立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工作專班,出臺10條剛性措施,開發“碚小紀”營商環境意見建議收集平臺,形成監督閉環機制;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推進“一窗綜辦”“一件事一次辦”“免申即享”等改革,推動項目審批時限在全市基礎上再壓縮10%以上。
此外,“碚+”計劃還有聚焦公正高效,營造“碚+”安心的法治環境、聚焦開放包容,營造“碚+”省心的市場環境、聚焦引育并舉,營造“碚+”舒心的創新環境、聚焦集約便利,營造“碚+”貼心的要素保障環境等。
▲睿藍汽車焊接車間。秦廷富 攝
不難看出,北碚區推出“碚+”服務,是為了進一步夯實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則意在構建“碚+”品牌,將政府支持民企發展的所有服務手段和場景統起來,繼而形成品牌合力,打造具有北碚辨識度的民營經濟服務體系。
從區委書記當“接待員”,到部門協同,再到“碚+”服務體系,北碚區無差別、全方位服務民營經濟,可謂誠意滿滿,來自民企的正向反饋自然是滿意多多,這種親清的政商關系,正是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
主政者說
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
扶穩民營經濟
才能“跑”得又快又好
北碚區一季度發展強勁。按照市委新春第一會部署,該區爭先進位、勇爭一流,攻堅克難、主動作為,一季度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5.9%、7.2%、17.3%。在北碚區委書記林旭陽看來,民營經濟起到了支撐作用。
談到扶持民營經濟,林旭陽說:“北碚全要素惠企強企,激發企業新動力,完善扶持民營企業發展10條措施,建立政策、需求、服務三張清單,促成50家企業新增授信超25億元。困難問題閉環解決。設立‘企業家接待日’,收集融資、用地、外貿等訴求建議,實施一網通辦、產業用地智治等數字賦能舉措,問題解決率達95%。市場主體梯度培育。實施‘強龍’‘培優’‘墩苗’三大工程,全區A股上市企業6家,規上工業企業34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99家。”
談到打造產業鏈帶給民企產業升級的機會,林旭陽說:“北碚新型顯示、汽摩、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實施招商突破年行動,簽約強鏈補鏈項目25個。設立總規模2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預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60億元。升級打造環西南大學‘一圈一港一園’,集聚高技能人才1.5萬余人,培育數字化車間53個、智能工廠6個,實現智改數轉投資增長380.6%,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66.4%。”
談到重大項目建設,林旭陽說:“北碚催生發展新勢能,集中開竣工遠鈦機車總部基地等56個項目。推進寶山大橋、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重慶醫院、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二期等重點項目投資放量。與國機集團、南水北調集團、中鐵開投等簽訂合作協議,儲備東陽陸港物流園等重大項目248項,計劃總投資1136億元。”
記者手記
“北碚北碚,信心百倍”,這樣一句流傳于北碚民企圈的諧音梗,可以看出當地政商關系有多融洽。在精神層面,北碚區辦好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助民企更好融入市場;在政商關系層面,一把手領導當接待員,既解民企痛點又為精準施策提供了依據;在營商服務層面,各區級部門擁抱數字技術,并展開跨部門協同,讓民企辦事更便捷,從而對當地的投資環境更有信心,這樣的“雙向奔赴”才能行穩致遠。
來源:第1眼TV-華龍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