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偉大的毛主席逝世,全人民舉國哀悼,有人不遠萬里前來瞻仰毛主席的遺容,看看曾經讓中國站起來的時代偉人,此時,有一個人是被拒絕的。
她叫劉英,當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時候,他急切的想看一眼毛主席,連忙寫信申請,剛開始的時候是被拒絕的,理由是他的丈夫張聞天被扣上“右傾”的帽子。
但是,劉英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論現在身處怎樣的境地,連續寫了好幾封申請信,直接地到了葉劍英的辦公桌上,看了信中的內容,大筆一揮:同意。
1. 兩人的交情
在那個充滿革命的年代,毛主席與劉英的戰友情愈發的閃亮,作為曾經并肩戰斗的戰友,對彼此都有不少的幫扶,如此一來,兩人的交情愈加的深厚。
1929年,中國工農紅四軍在毛澤東和朱德的領導下取得了福建長汀長嶺寨大捷,劉英聽聞這一喜訊,內心涌起投身革命的熱血,毅然報名參加了紅軍。
剛進入紅軍的時候,劉英擔任軍隊的會計職位,中間被多次調動工作職位,直到任婦女部長,兩人才有了初次見面,簡單交流之下,發現她是湖南妹子,性格很是豪爽。
毛主席看到她文字工地挺不錯的,就詢問她想不想從事文書的工作,就這樣,劉英來到了毛主席身邊工作,在毛澤東的親切關懷與教導下,劉英進步飛速。
她對革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內心對黨和革命事業的熱忱被徹底點燃,覺得自己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向毛主席申請前往一線工作,先后任政治指導員等職務。
后來又跟隨毛澤東、朱德轉戰贛南、閩西,參與了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斗爭,在槍林彈雨中淬煉著自己的革命意志,長征途中,危機四伏,但毛澤東與劉英之間的情誼愈發深厚。
那時候的劉英擔任中央秘書長,每天都得跟毛主席匯報工作,一來二去之下,兩人便熟絡了起來,面對分歧的時候,劉英還會與毛主席爭吵,拍著桌子:你別吼我了。
毛主席直接被驚到笑著說:你這脾氣,沒人能治得了你,但經過毛主席的觀察發現,劉英與張聞天的關系不一般,就有意撮合兩人,還特意創造兩個人的獨處空間。
直到紅軍歷經艱難險阻,抵達陜北,劉英與張聞天在瓦窯堡結為夫妻,毛澤東從前方回來后,特意來到他們的窯洞鬧洞房,他一進門就嚷嚷著要他們請客,還說寫了打油詩來賀喜。
在這歡樂的時刻,往昔長征路上的艱難困苦都化作了此刻的溫馨與喜悅,戰友情誼在歡聲笑語中進一步升華。
2. 急切的心情
那是1976年9月9日,噩耗傳來,毛主席與世長辭,彼時的劉英,剛從工作中緩過神,聽聞這個消息,整個人僵在原地,大腦瞬間空白,手中的文件滑落也渾然不知。
“怎么會?怎么可能?”劉英喃喃自語,眼眶迅速蓄滿淚水,她與毛主席相識已久,在中央蘇區,毛主席就曾關切地詢問她的工作和生活,給予她諸多指導與鼓勵。
那一幕幕畫面在她腦海中不斷浮現,在長征途中,他們并肩走過艱難險阻,面對惡劣環境和敵人圍追堵截,毛主席的沉著冷靜、高瞻遠矚,都給劉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更成為她堅持革命的強大精神支柱,劉英滿心都是急切,她顧不上整理思緒,也來不及換下工作服,腳步踉蹌地朝著毛主席所在的地方奔去,想要再見毛主席最后一面。
但是那時候的劉英被叛徒出賣,自己的丈夫也被扣上了“右傾”主義的帽子,自己這樣的身份自然是不會被當時允許,可一想到與他的戰友情,并沒有想太多。
正要出門的時候覺得自己不能一走了之,隨即向自己的上級寫了一封申請信,只是交代了自己要去看望去世的毛主席,沒過多久申請信被拒絕了。
心急的劉英又給中央寫了申請信,自從寄出去之后就沒收到回信,她連著寫了好多封信,其中的內容非常簡短,僅僅表達自己想要見毛主席一眼。
眼看自己的申請信沒有回音,簡單的收拾之后便匆匆的來到北京,住進了朋友的家中,朋友也勸他,既然名單上面沒有你的名字,你就別費力不討好了。
3. 告別的現場
劉英并沒有聽進去朋友的勸告,隨即坐在桌子上繼續寫著申請信,嘴里還念叨著:不批準我,我就找葉劍英,寫好信馬不停蹄的送到了葉劍英的辦公室里。
信中的內容還是那幾個大字,不過,下面又加了一行字:我與毛主席的交情,您是知道的,葉劍英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很是猶豫,最終還是寫上了“同意”兩字。
9月12日,人民大會堂內,舉行對毛主席遺體的告別儀式,本來就沒在名單上的劉英出現在儀式上,眾人紛紛議論,在這特殊的時刻,并沒有人將其趕出去。
劉英站在人群中的最后一排,身穿黑色的中山裝,眼淚一直在流,手絹一直沒停過,當他來到毛主席的棺前,她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還沒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
她就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毛大哥,我把鬧洞房的喜酒補上了,好不好”在場的各位都聽不懂她說的什么意思,只有毛主席的家人能聽得懂。
原來是當年劉英與張聞天成親的時候,毛主席說道:“洞房不鬧,喜酒沒喝,你倆欠我一頓啊,”這一句話,劉英記了整整40年。
儀式結束之后,劉英如何進去的原因找到了,名單上沒有她,地位也不是很高,而是葉劍英同意了她的申請書,這兩個字在那個年代是違反制度的。
當秘書問到為何同意的時候,葉劍英轉身對秘書說道:她是毛主席的人,他們兩個人的友誼并不是無情的制度所能阻止得了的,如果我沒批準,她也會想盡辦法進來。
兩人感情是不言而喻的,是多少日日夜夜培養出來的,而身份是當時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兩者互不相干,劉英是以多年好友的身份出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