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深,鄖西大地正值煙葉移栽的黃金時節。烈日炙烤大地、溝渠見底,持續數月的干旱天氣如同一場“大考”,考驗著全縣煙葉產業的抗風險能力與生產智慧。面對這場關乎煙農生計、產業發展的“硬仗”,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煙葉條線全體干部職工以“腳下沾泥、手中有招”的實干作風,不等不靠、主動出擊,譜寫出抗旱移栽的壯美詩篇,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煙草人的使命擔當。
強化溝通協調,上下聯動織密“抗旱網”
旱情就是沖鋒號,實干彰顯擔當。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以“早”字當頭,將抗旱移栽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構建起“行業動員、政府聯動、煙農主體”的協同作戰體系。
研判先行,下好抗旱“先手棋”。 早在3月,縣局便對中長期天氣趨勢進行專題研判,精準預測旱情發展態勢。針對可能出現的持續干旱,縣局動員全縣煙農提前做好儲水準備,搶抓墑情良好的有利時機,摒棄“靠天等雨”的僥幸心理,樹立“抗大旱、保移栽”的必勝信心。
政企協同,打通抗旱“生命線”。 面對水源短缺的難題,縣局主動向政府匯報煙葉生產形勢,建立“水源摸排-車輛調度-補水作業”聯動機制。在行業和政府統籌下,調配消防車、灑水車等機動運水設備,為偏遠煙區提供“送水上門”服務,發動煙農利用抗旱水箱確保每一株煙苗都能“喝上定根水”。
干群同心,筑牢抗旱“防火墻”。在羊尾鎮,煙農王師傅看著滿載清水的消防車駛入田間,激動地說:“連消防車都來幫忙,缺水的問題可算解決了,咱們種煙的底氣更足了!”
強化設備保障,科技賦能打造“硬支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堅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通過集中采購、創新應用等方式,做好抗旱移栽的充分準備。
未雨綢繆,下好物資“儲備棋”。3月初縣局便啟動了抗旱物資集中采購工作,采購一批水管、移動水箱等抗旱物資以應對山區地形復雜、水源分散等困難,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采用“移動式+固定式”相結合的模式:在集中連片煙區建設零時儲水點,配備大功率水泵實現“遠距離抽水”;在分散地塊推廣便攜式水箱,通過摩托車等交通工具靈活運水,確保設備“發放好、使用好、效果好”。截止目前,全縣累計使用蓄水坑177個,投入水泵50臺、水箱153個、水管4萬米、水肥一體機30臺,協調地方政府消防車、灑水車上百余次。
創新驅動,激活科技“動力源”。面對長期干旱,移栽進度緩慢難題,鄖西煙草專賣局迅速組建工作專班,結合覆膜情況和壟體干旱程度組織開展不同移栽方式試驗驗證,及時指導一線科學確定移栽技術方案。
強化工作督導,壓實責任擰緊“安全閥”
專班下沉,當好技術“指導員”。在羊尾鎮,技術員梁師傅連續一周吃住在田間,手把手教煙農如何根據土壤墑情調整移栽深度:“墑情良好的地塊,要深打孔,一次性澆足定根水...”在他的指導下,該村煙苗長勢良好、成活率大幅提升。鄖西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分別帶隊深入煙區,巡回開展“兩煙”抗旱移栽工作督導,及時協調解決抗旱工作存在困難,及時發現并督導整改煙葉移栽方面存在的問題,確保抗旱移栽工作有序推進。
試驗先行,找準移栽“最優解”。為破解不同地形、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移栽難題,分別開展“井窖式移栽”“干壟覆膜打孔澆水后移栽”等對比試驗,以確定不同壟體墑情下的最佳移栽方式。并緊急制定《關于做好當前移栽工作的提示》,明確“澆足水、深栽,打窩移栽不壓心”等10項關鍵提示,提供技術指南。
當“五一”的晨曦灑滿煙田,鄖西煙草人正用沾滿泥土的雙手,在煙田里書寫著最樸實的勞動者之歌。他們深知,每一株挺立的煙苗,都是煙葉人“四特精神”的生動注腳;每一滴滲入土地的汗水,都在澆灌著煙農增收、鄉村振興的希望之花。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鄖西煙草人正向著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闊步前行!(圖片由李冰清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