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5時15分,趙心童搭乘從英國倫敦起飛的航班抵達深圳寶安機場。機場抵達大廳內,“熱烈歡迎世界冠軍趙心童凱旋回國”的條幅格外醒目,在拿著鮮花迎接的親屬,以及諸多球迷的期盼和簇擁下,趙心童笑臉盈盈走出機場。
當地時間5月5日,在英國謝菲爾德舉行的2025年斯諾克世錦賽決賽中,28歲的趙心童以18:12戰勝了威爾士名將威廉姆斯。由此,他成為中國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位奪得該賽事的冠軍。
趙心童捧杯(圖據視覺中國)
趙心童母親:
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專注地去打臺球
斯諾克被稱為障礙臺球,是一項融合技巧、策略與智力的挑戰運動。其中,世錦賽、英錦賽和大師賽是3項最具影響力的斯諾克賽事,世錦賽始于1927年,是斯諾克運動中積分最高、獎金最多、局數最長且含金量最高的賽事。
趙心童如何與臺球結緣?趙心童母親文安笑介紹,在趙心童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她出去參加培訓,回來時給他帶了個臺球玩具回來。玩著玩著,趙心童就喜歡上臺球了。趙心童8歲那年,他跟著父親趙小偉去臺球俱樂部玩,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拿起球桿打了一把”。
深圳衛視5月6日報道顯示,趙心童聲稱,“第一次打臺球是我爸爸和他的朋友帶我打,我就喜歡上了。后來有比較懂臺球的前輩發現我有天賦,爸媽就帶著我在全國各地找教練和老師。”
讀書還是打球?這是孩子,也是家長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文安笑承認,這很難兼顧,因為臺球行業的專家當時建議趙心童休學半年,“讓他試一試”。之后,趙心童不負眾望,老師也說他就是打臺球的“那塊料”。
其間,文安笑也征求趙心童的意思:“假如你上了大學,在大學畢業后,你想做什么?”趙心童的回答依舊是“打臺球”。
趙心童的母親接受媒體采訪(視頻截圖)
“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快樂,他以后的人生要有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文安笑說,此后,她不再考慮其他人的看法,最終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專注地去打臺球。
“大學畢業后,還是打臺球。”正是趙心童當時的這句話,深深打動了父親趙小偉,趙小偉也因此下了決心:“他確實是(打臺球)這方面的人才,如果他大學畢業后打,那不如現在就打。”
這樣,趙心童10歲這年,父母給他買了斯諾克球桌,還將家里的一個大房間改造為球房,聘請教練指導他打臺球。
在2025年斯諾克世錦賽決賽奪冠后,《寶安日報》記者從趙心童曾就讀的松崗第一小學獲悉,當年擔任趙心童班主任的孫雪松老師曾在其學籍表的評語中寫道:“讓世界都聽聽童童的聲音!”如今,祝福成真,世界都聽到了趙心童“用球桿撞擊臺球”的聲音。
5月6日23時48分,趙心童曾就讀的母校——深圳市松崗中學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祝賀,文末寫道:“創‘趙’歷史,刷‘心’紀錄,共‘童’見證。”
醫院工作人員:
趙心童父母都已退休好幾年了
要在斯諾克世錦賽上奪冠,非常不易。趙心童奪冠后,在給父親的微信中感嘆:“太難了!”母親文安笑給他發去祝福:“堅持到最后,笑到最后。”
5月8日,人民日報總編室官方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一撇一捺)發表題為《趙心童登頂,中國斯諾克撞出新刻度》的文章稱,這是“趙心童卷入賭球風波被世界臺聯禁賽20個月后的重生”。
趙心童走紅后,各種猜測也接連不斷。
有網友認為,趙心童的成功有優渥的家庭經濟為支撐。有網友認為,趙心童盡管有很好天賦,但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投入為支撐,他要在斯諾克賽場上擁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是很困難的。
對于這些爭論,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其家人,暫未獲得回應。深圳官方人士向紅星新聞透露,趙心童的父親是陜西西安人,母親是深圳松崗人,趙心童在深圳出生、生活和長大。
5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先后來到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和松崗街道東方社區采訪。松崗人民醫院多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趙心童父母此前確系該院醫護人員,其父趙小偉曾任松崗人民醫院副院長,后任該院工會主席;其母文安笑是該院護士,快退休時,做到了醫院護理部主任。“不過,他們都已經退休好幾年了。”
趙心童的父親曾任松崗人民醫院副院長(資料圖)
文安笑一家目前仍居住在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東方社區。對于網上論爭,東方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葉玉瓊告訴紅星新聞:“網上討論的這些話題,她(文安笑)也不想就此專門回應,而且趙心童奪冠和他家境是否富裕也沒有什么關系。”
紅星新聞記者 韋星
編輯 張莉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